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
2016-05-30王晓红
王晓红
摘 要: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课堂为学堂,还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探索中发现,学习中合作,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88-01
0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越浓,注意力越集中,兴趣越浓,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涨。有兴趣,学生才能学起来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才能敢想、敢说、敢问。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该教师都是以一种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的。巡视时发现学生作品的处理有不妥之处,教师总是平和地提示:“你做得不错,但如果这样去试一试,效果可能会更好。”和学生一起,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每个作品的优点,真诚地肯定作者的成绩。如果某个作品出现了一些启发性的闪光点,就与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对该学生表示赞扬和鼓励;即使学生在操作上有误,也只是以建议的口吻引导学生纠正。在这种平和、友好的气氛下,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尊重、欣赏和信任他们。做一个欣赏学生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增加了对该学科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正在努力塑造的一个新角色。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满意的微笑、点头认可、口头表扬、鼓励性的评语能强化学生兴趣心理。相反,教师对学生不正当的批评、指责,甚至嘲弄,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兴趣扫尽。在教学中,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去战胜困难,使学生在失败的时候也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得到强化。
二、重视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的操作技能性占主导地位。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忍而解。
重视多操作,多动手能使学生对各种基本操作,软件功能的运用变得越来越熟。我们要鼓励学生做到敢动手,勤动手,学生技能水平自然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熟练。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克服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恐惧感。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要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时间内,亲自操作,亲自获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的得多。
三、强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要站在发展的高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思想方法及如何运用软件教学上,都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思想方法及如何运用软件来实现自己的创意上。如在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只有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精心设计、精心实施,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实现能力的迁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提倡协作,培养学生大局意识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就是要求教师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总之,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计算机软件、硬件形势的发展,教學方法上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是否已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准,教学形势要多样化,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