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05-30陈春艳
陈春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8—0051—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朗读能使生硬的文字变为立体的声音,将文字所表达的感情变得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朗读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了解朗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朗读书本的文章,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完成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朗读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教师应该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然而目前在我们国家的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且仍然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因此对于其他方面的培养严重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容易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朗读文章的时候,要求读通句子,即教会学生正确朗读字音,不增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反复地见到字词,对字词的识记达到熟练的程度,加强对字形的认识,进而达到识字及识词的目的。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正确、熟练及流畅,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感。基于这个基础,教师再加强对学生的教导,使得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生自觉自愿朗读的好习惯。
语言的学习要依赖语言的自身感知和累积,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以老舍先生的《草原》为例,老舍先生用自己亲身的感知向我们描绘了草原的天与地,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们一遍遍的重复朗读,从草原上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以及蓝天上的白云朵朵,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美丽的情景用心体味“那里的天格外的蓝,空气是那么清新”,体味“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人的一生记忆力最佳的时候就是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教材教会同学们朗读,以及熟练的背诵,使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直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累积语言素材,学会各种不同的表达语言的方法,从而学会如何使用相应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学生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感受,进而发展语言。
二、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文章
朗读的时候要带着感情,让进入大脑的声音带来强烈的画面感及形象感,使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学生通过采用轮换读、齐声读、分角色读、指明读、朗诵、领读这些方式,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把读和思考融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赏析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以《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为例,可以先叫几个同学上台表演,出演小壁虎的学生生动形象的表现可爱天真的小壁虎,在自己断了尾巴可是却又没办法借到尾巴的时候难过的心理活动,以及之后发现自己长出了新的尾巴的时候高兴的样子。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有积极性,并结合日常累积的朗读经验,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通过朗读的方法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阅读教学的成果也更加显著。
三、提升说话及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朗读
朗读文章对提升口头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地理解,而且要亲切地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已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大量重复的朗诵阅读有利于培养较好的语感,内化语文教材的有利方式就是背诵,背诵可以积聚在朗诵过程中培养语感。大量重复的朗诵阅读可以给学生们带来“出口成章”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累积的丰富的词汇及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时发挥着模仿和借鉴的作用。将正音、变形释义和识字在朗读时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起到熟悉句型、累积词汇、规范口语和洗练语言的作用,从而使平时的说话习惯变得清晰流利而又充满感情。如果曾经背诵的文字,在写文章时合理运用,这样写文章就能做到呼之欲出。前任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现实情况当中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可以加强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提升学生说话的水平及能力,同时在写作这方面也能够积聚充沛的感情。朗读还帮助学生们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使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们的知识领域也大大拓宽了。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