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以读为本”课堂教学策略

2016-05-30苏俊红

甘肃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以读为本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苏俊红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48—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去,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存在不少困难。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回归小学语文本色,根据语文教学实践以及新课标的精神,制订语文“以读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情境教学法等。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渗透情感、美育等因素,借助图画、音响、实物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动情入境悟神,以达到明理的目的。教学中还要能够设障立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多方面与课文的“信息差”,然后进行适当疏通。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而获得好成绩,从内心产生阅读兴趣。

二、初读感悟,整体感知

所谓“初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一篇课文的通读,其要求是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其目的是为了稍后的精读课文,研究赏析,体会作品的情感等打下基础。这一环节,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去读,要求读时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会正确断词、断句,做到准确流利。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通览全文。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初读时应培养学生掌握自读课文的一些好方法,如,动笔圈画出那些似懂非懂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以便与同桌讨论与交流或请教老师,同时培养学生读中善思、读中善疑的习惯,为精读赏析做好铺垫。

三、精读理解,品味语言

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说促读,让学生思维碰撞激发表现欲,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美读悟情,熏陶升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是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推崇美读,他指出:“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要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可采用配音诵读、比划动作诵读等形式,以达到课标所说的“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怒吼吧,黄河》这是一篇充满革命激情,充满爱祖国、爱中华民族情感的课文。在指导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所表达的这一情感基调,用昂扬、充满激情的语调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光未然、冼星海那种热爱祖国、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时而……”这组排比句时,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

五、延读创新,拓展运用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画一幅画,作一首诗;也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下拓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及创新能力,又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课文内容的美。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以读为本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