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河流域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2016-05-30周燕林
周燕林
摘 要:安徽省淮河流域面积、人口均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加快绿色发展对于提升流域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该流域绿色发展的路径:以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为重点,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友好型产业体系。
关键词:淮河流域;绿色发展;挑战;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9-0147-03
一、基本情况
淮河是我国七大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约1 000千米,主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降雨量年际、年内差异大,洪涝灾害频繁。流域内水系密布,土地肥沃,是传统农业生产区,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淮河干流安徽段位于淮河中游,全长431公里,占干流总长的43.1%。安徽省淮河流域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八市,总面积7.1万平方公里,人口4 362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0.7%和65.5%。域内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67.1%,河流、湖泊众多,农业发展潜力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岩盐、铁矿石等资源储量较大,是华东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
二、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治淮工作的不断推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自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安徽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安徽省淮河流域整体实力得到提升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一系列部署,绿色发展成为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主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安徽省淮河流域面积、人口均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促进流域绿色发展事关安徽省能否顺利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目标,能否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对提升流域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带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淮河流域绿色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
一是自然灾害频仍,影响发展的连续性。淮河流域地势较为平缓,一年中6—9月雨量占全年60%以上,雨量集中,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加上落差大和众多支流汇集等因素,“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极易发生自然灾害。据统计,建国以来,发生较大的旱涝灾害40多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
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影响发展质量和效益。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49∶33,与全省(11.5∶53.7∶34.8)相比,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受资源禀赋制约,工业以煤炭、电力、化工、食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流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省的61.2%,贫困人口较多,占全省的77.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谷地”,是我国典型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区域之一[1]。
三是水资源约束严重。人均水资源量在470立方米左右,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不及全国的1/4,是极度缺水地区。目前,流域以不足全省1/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1/2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发电、煤炭生产的用水量,特别干旱年份缺水率达30%。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水资源供需形势更加严峻。若不采取措施,预计到2030年常年缺水率大约为15%,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约束。地表水不足导致过度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降落形成漏斗,部分地区存在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四是水污染形势严峻。与2013年相比,入境支流水质下降明显(劣Ⅴ类断面增加3个),安徽省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变为中度污染,其中Ⅳ—Ⅴ类占20.5%,劣Ⅴ类9.1%。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仍超过水体纳污能力,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 59.1%。水污染使部分水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进一步加剧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矛盾。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大、利用率低,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给流域水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此外,从历年的监测资料来看,各主要跨界支流在进入安徽省之前就已经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水污染事故年年发生[2]。
五是生态环境脆弱。林地面积少,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低尤为突出,八市中只有六安市(38.28%)高于全省水平(28.65%),淮南市为全省最低,仅为9.39%。近年受人为活动影响,湿地面积锐减,水域植被衰退。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用水被挤占,据研究,偏枯年份淮河生态缺水21.8亿立方米,现状最小生态用水的满足程度仅为68%,有水无流或河湖干涸萎缩的现象突出,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整体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凸显,与安徽省其他区域相比,生态环境脆弱性突出,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三、淮河流域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安徽省淮河流域要以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为重点,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构建友好型产业体系,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谷地”加快崛起。
(一)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强化绿色发展的水环境支撑
1.加大干支流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实行“河长制”,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保障河道生态基流,进一步改善干流水质。按照“一河一策”的模式,强化洪河、颍河、涡河等主要支流水污染防治,确保主要支流和天河湖、龙子湖等主要湖泊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核心,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改善流域居民饮水质量。建设瓦埠湖、焦岗湖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水体水质不降低。研究建立流域与行政区域和相关部门联合监督、协作执法的协调联动机制[3],预防和解决跨界水环境污染。
2.深化工业废水治理。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加大造纸、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实施清洁化改造。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染控制及管理,加快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鼓励企业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全面推行区内企业废水量、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
3.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随着域内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污水排放日益严重。必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落实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保障已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和效率。以建制镇、乡集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老城区逐步降低雨污合流比例,新建城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新肥料、生物农药及新技术应用,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综合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场地、河流底泥等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合养殖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实行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强化绿色发展的水资源保障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加强节水管理,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快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田间工程和管护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和增加重点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因地制宜发展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城镇和工业节水,鼓励工业企业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鼓励社会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采矿排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开发。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节水改造,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发展“节水型住宅”,扩大再生水利用,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等创建活动。全面加强节水宣传教育,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把淮河流域建成高水平的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加强洪水资源利用研究,对煤矿塌陷区实施河湖连通工程,调蓄部分水量,增加有效供水[4]。
(三)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化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
建设生态林业,构建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推进石质山造林绿化,强化森林管护,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淮河流域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森林防火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善减灾控灾和监测预警体系,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加强沿淮、黄河故道等湿地生态保护,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加快六安六大水库、瓦埠湖、香涧湖等重要水源地涵养保护,开展八里河、龙子湖、沱湖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矿山复绿行动,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岸线,实施退田还湖还湿,恢复沿淮湖泊洼地生态服务功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管和监测,实施国家水土保持和山洪沟治理重点建设工程。划定为淮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在红线区域内,禁止建设破坏主要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禁止改变区域生态用地。
(四)构建友好型产业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共生、伴生和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和综合回收率。推进煤矸石、煤泥发电以及煤矸石制砖和生产水泥,鼓励粉煤灰生产建材产品、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等能量梯级利用。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快霍邱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加强阜阳市、界首市、凤阳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培育推广工农业复合型模式。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煤炭、电力等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改变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快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扶持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严格产业准入,适度限制高耗水、高排放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伦来,唐鹏展,杨灿.淮河流域安徽段工业化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8).
[2] 齐翠翠,潘成荣,匡武,袁步先.淮河安徽段跨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12).
[3] 顾洪.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全力推进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J].治淮,2016,(3).
[4] 蔡建平.加快淮河中游综合治理 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J].治淮,2013,(8).[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