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

2016-05-30付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构建

付婷婷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地变革,不断地调整,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服务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并且積极地参与其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009-02

近年来,志愿服务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知,它同时也成为了社会人士或者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与此同时,在社会福利系统中,志愿服务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与传统意义上法定服务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从孝道主义原则出发的法定服务,主要是基于等价交换之上所提供的私人性服务,同时根据需求提供亲属或邻里之间非正式的照顾服务,而志愿服务与之原则大不相同,志愿服务的自愿性相对较强,属于一项公益性活动,因此,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中大力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够良好地促进团结、友爱、奉献以及互帮互助等时代新风的树立。

一、构建志愿服务主体

志愿服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大因素是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就志愿者来说,其主要服务内容就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根据需求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者服务质量的优劣与否,对其志愿服务活动的绩效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志愿服务组织者,其主要职能是对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确保整个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要想使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者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着力于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主体。加强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者队伍的建设,首先能够很好地将志愿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从而拓宽志愿资源的范围,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其次,高校可以将志愿者的资料科学系统的进行储存管理,将其分类管理,从而使志愿资源的配置工作更为方便合理,同时,还应对一些经验丰富、踏实肯干、服务质量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重点培养,以此来激励其他志愿者,使得高校志愿服务水准得以提高;再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只限于高校之内,可以通过不同队伍、不同社团、不同校际甚至不同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志愿资源共享,同时使志愿服务主体的外延得以完善。最后,因为志愿服务主体队伍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特别重视其风险管理,对于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平等问题以及人身安全等问题,社会逐渐对此加大重视力度,但是大多数高校仍然对上述问题不够重视。就目前有关志愿服务的体系而言,其中的制度尚未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所以说建立良好的志愿服务队伍并且不断完善管理实践,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风险管理来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把一切与志愿服务有关的部分与风险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志愿者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一致的志愿者招募准入制度

关于志愿者的招募,各大高校需要制定一致的准入规范制度。不同部门的招募形式各不相同,但是都必须依照统一的规范来进行。近年来,志愿者工作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发展时间较短,任何规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其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一定要依照统一的制度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荐优秀志愿者优先入党,使得志愿服务成为评价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二)大力举办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完善的志愿者招募制度来筛选出优秀的志愿者,这样就可以把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不但要对志愿者做好相应的技能培训,对志愿者本身进行基础课程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培训应该着重于对优秀志愿者事迹的宣传、对志愿者精神的讲解以及志愿者工作经验的交流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行为是由其动机产生的,而他们是因为自身的需求从而产生动机。要想志愿服务的动机能够持久,必须加强志愿者综合素质与服务精神的培养教育,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升华自身情感,从而充分体现其志愿服务价值。但是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交流会和总结会,以此来持续强化志愿者精神。对于志愿者人员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志愿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培训以及新旧志愿者一帮一,可以很好的避免此类问题,顺利完成接力对接。

三、构建合理的志愿服务项目

就目前的国情来说,构建合理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主要难点在于资金的缺乏以及项目运行上。首先,高校可以增加志愿服务的专项资金,或者与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建立“志愿基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志愿项目建设的后续保障等等,比如说志愿者的服务培训方面。对于那些长期从事志愿活动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志愿者,在成熟的条件下可以自行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这样可以很好地推动小型志愿服务的项目建设,从而使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得以完善。从项目建设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在起初的立项阶段就需要对各类项目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优化项目比例,对于各类大型项目以及小型项目之间的计划比重需要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等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大型长期项目,其项目属于团中央、教育部的组织部门进行管理,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型短期的项目普遍是以高校所在地区或者热门公共事件为依托,建立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短期项目,比如说“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年志愿者、震后心理辅导志愿团等。前者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最佳平台,而后者需要志愿者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小型项目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是其服务目标以及对象相对明确,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志愿者的门槛较低,这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变得更为容易;二是其运行过程相对简单,并且资金投入较少,更加适合于类似大学生公益社团这样资金不足的志愿组织进行长期运作。各大高校应该将大型精品项目作为建设作为重点,同时支持小型优质项目的建设,加强建设长期项目的力度,从而形成合理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在各类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投入项目的资金应该合理地分配于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例如硬件设施的投入、项目运行的组织开销、志愿者的补助以及资料、设备等的管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项目运作的组织开销,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构建志愿服务平台、协助服务过程、志愿活动的宣传与推广以及绩效的监督。此外,控制志愿成本对于项目建设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志愿成本与志愿服务的经济成本有所不同,其主要是指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机会支出成本。志愿服务项目的构建,应当充分权衡大学生的志愿成本亏损与志愿者的成本底线二者间的比例,确保大学生自身能够接受。对于那些困难较大的志愿服务,其相应的志愿成本就会较大,应当给予参与这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一定的激励或补助,或者能够确保志愿者能够在服务过程中体现其服务成本,实现自我价值。

四、着力于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首先,要确保组织的保障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度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力度,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组织保障机制。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用资金,使得志愿服务工作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中断。其次,要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安全进行并且加强法律对于志愿服务体系的保障与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应该将志愿者的安全保障放到首要位置,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同时为志愿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从而保障志愿者的安全以及应有权益。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根据志愿者的年龄、特长以及知识技能进行分配,确保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契合。最后,应该严格制定志愿者的综合考评制度。考核的方面较为广泛,既包括量化指标,比如说培训课程到课率、志愿活动的到场次数等,同时还包括一些非量化指标,例如志愿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或者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考核之后还应撰写志愿服务活動总结。相关组织还应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可以依照于社会的效益、学生的实际收获以及经费效益等的三个方面,从而使志愿活动的影响力以及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起严格的评价制度之后,要确保其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且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当然,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各个过程中,都应该强调志愿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中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了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伴随着一大批青年群体加入其中,使其成为了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同时很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说,高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相关组织应从不同层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氛围。

参考文献:

[1]廖爱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16-118.

[2]罗琴,张俊,高霞光.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75-77.

[3]赵枞安,陈昀岚,牛娟娟.安徽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调研报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2-115.

[4]李凯.志愿者组织建设管理规范与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及服务保障运行实务全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构建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