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高职英语教材的衔接

2016-05-30翁洁王淼李倩范力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翁洁 王淼 李倩 范力舟

摘 要:中高职的衔接一直都是我国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中高职教育的实用作用被迅速要求起来。本文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和教材发展需要出发,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高职英语教材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变化的必要性,以及个人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方面的看法,为以后编写更为优秀的高职英语教材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基础教材;衔接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系统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形式。英语学科作为中高职教育的基础学科,英语教材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到中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教育部2011年8月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对高职教育的教材设置有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基础教材就更应该改变以往的模式,立足于社会的要求而更新自己内容和形式。

1 中高职英语教育目标

“职业性”和“教育性”是中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在英语教学目标上,中职英语只是简单的实用英语,词汇量就是高中层次,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学习内容模式就更为简单一些。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则是依据相关要求规定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求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听说读写”,并且能够翻译资料和简单口语涉交。

2 中高职学生特点及管理特点

目前中高职学生的三个特点:①中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多处于中低阶层,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有些甚至还是留守儿童。②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些学生大多数属于问题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③从小学到初中,中职学生教师批评较多,自卑心理较严重。

中高职学生管理衔接的特点:①培养目标的脱节。中职培养的是生产线上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而高职培养的是生产建设中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②学生管理模式上的脱节。中职普遍采用封闭式管理,高职的管理模式是开放的。③文化基础课知识掌握上的脱节。中职学生基础太差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大;而高职许多课程需要以高中理论课为基础。④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脱节。中职学生因为学习环境以及校方对学生的重视程度的影响,使得中职和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差距比较大。中高职教育都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以要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 目前英语课程衔接出现的问题

开展课程衔接,其实质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终身教育,培养学生思想进步,素养提高以及技能提升的有效结合,是培养高素养,高能力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但就英语的课程衔接操作而言,目前还存在着几点突出问题。

学校的主管部门不相同。政府支持中高职院校的发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职学校、职业中学、直属中专、成人高校以及社会办学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理技工学校,部分行业部门管理其直属中专、高职学校。就学校本身来说,比如培华,它也有培华女子中专和高职之分,但女子中专却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和学院没有直接关系。故而,内部课程的衔接就受到学校之间的障碍,两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完全不一样。

教学单元划分问题。英语课程衔接的关键在于教学单元的划分。职业教育要侧重实用性。可是目前中高职英语还是理论大于应用,甚至高职英语的有些部分编排乏味以及超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单元的划分杂乱无章,技术操作很少,再加上以往的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导致英语教学效果很差。

中职学生需求问题。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英语教材的设置不能过于匆忙。除了将课程设置为若干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单元,如果对于认为是核心课程,就在中职学生过程中加入更高要求的知识,那么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问题了。当然,太多深层的理论知识极有可能也会影响到学生技能的学习。

4 中高职英语基础教材的衔接建议

在中职和高职学校中,英语基础知识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重点强调中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不应搞照搬照套本科教材,要使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教材,着重的提升学生用英语交际的水平。

4.1 教学单元划分

在英语教学单元的划分中英语课程衔接是关键。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关于英语的课程设置不应该和普高生一样以理论为主而是更应该侧重于应用、实践性。教学单元的划分既要考虑内容难易程度也要把握技术操作尺度,学生英语的考核既要存在过程性的学习也要考虑结果性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方面

分级分类选用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客观教学规律。考虑学生的复杂性,英语学习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实用性的过度跨越,分级将普通实用性、专业实用性、广域实用性切实融入其中,减少学生学习的紧张度。

4.3 动静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静态的教学内容增加动态教材内容,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应用,可以为静态教学内容配置动态教学光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直观生动的英语教学。相关网络可以丰富英语教学的广泛内容,多视角展示教材内容。

总之,中高职院校如何选用英语教材,对于中高职是否顺利衔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统筹下,中职院校的课程与高职院校的课程才能做到很好地衔接,但是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如果相关部门不进行宏观统筹的话,那么,每个学校就会各行其道,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课程的衔接方面就会有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1.8.

[2]刘合群,陆灼华.以人为本——中职教育新理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1.

[3]王旭平,郭芙琴.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木兰诗》中“行”的读音还得商榷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