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喜欢寂寞,又憎恶寂寞”

2016-05-30柏朝霞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鲁迅

柏朝霞

【摘要】: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被称作一代青年的人生教科书,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两地书》第二集——厦门时期,鲁迅的那份孤独寂寞之情全然展现在星币之中。阅读《两地书》,看见他无处不在的孤寂感受,寻找他作为先驱者的被放逐和独自抗争。在喜欢与憎恶寂寞之间可见鲁迅的独异之处。

【關键词】:鲁迅;《两地书》;寂寞;独战;人生哲学

孤独是一剂中药,苦苦的,涩涩的;孤独是秋冬里的风霜,常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凛凛地袭来,让人倍感寒冷;孤独是一根绵绵的长针,在你不够坚强的时候,慢慢地刺着,让人心痛难耐。然而,当这一味药剂慢慢煎熬时,那腾腾的热气可以送来温暖,那浓郁的苦味可以抚慰伤痛;于是,我们品味孤独。寂寞当若夜半独歌,寂寞当若孤灯夜读书,寂寞当若凝望静坐,寂寞当若静听一支曲;寂寞是峻峭的你行走在人群中的一份孤独,是忧郁的你品尝杯中茶的一丝清寂;然而,我们享受寂寞。孤独与寂寞向来是一同行走的伴侣,不分不离。

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苏轼词曰“高处不胜寒”,不管是做“圣贤”还是登“高处”,路途也全然是孤独寂寞为伴。

鲁迅是“圣贤”,也曾于“高处”俯瞰,他的生命中无一处不充斥着孤独寂寞,他一向特立独行,孤独自省。“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喜欢‘群”。这种本性是天生已有的,于是他一生“爱孤独,不喜事,而喜驰骋于思索情绪的生活”。[15]他向来都是不能久坐于群里面的人,也常常辞谢掉群会的邀请。这样的真性情最直接地体现在生活中,与鲁迅生活最贴切的《两地书》,便把这种心情流露得透透彻彻。从这里出发,我们去体察鲁迅的孤独寂寞,是如何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旅途的;让鲁迅回归平凡与本真。

1、孤寂常在

在孤岛中度寂寞生活,咀嚼着寂寞,即足以自慰自赎也。[1]鲁迅曾与许广平身处两地——厦门和广州,在厦门的生活让鲁迅感到寂寞后的无聊之极,而他有着“内倾”的不同,更还学会了用寂寞来“自慰自赎”。在厦门生活的一段日子,是鲁迅一生中最安静的时光。在这个背山面水,风景独好的地方,可以养生,可以饱尝新鲜水果;薪水很多,课程很少;研究任务也轻而易举拿下,有多余的时间自由支配;有一班好友相随,有一批学生簇拥尾随。“生存”、“温饱”、“发展”的三大人生问题庶几解决。然而,正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却是鲁迅作无聊之叹最多的日子。鲁迅慨叹天下的浅薄者很多,而愿意躲在屋子里看书,他处处对“群”有一种恶感。在《两地书》厦门——广州这一章集里,他就说到当时的厦门是一个“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上”的地方,“人物各式具有”,多是一帮“群住吃之的无耻之徒”。他慨言,“世界大概差不多,地的繁华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没有多大关系”,厌恶之情甚之。厌恶之后,寻觅不到任何喜感,觉得到处都是寂寞无聊,学校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闲得无聊;周围人语言的无味无情,更是无聊;就连厦门四时皆春的好气候,他也觉得乏味得很。收受到学生的爱戴,他却对他们不抱太大希望;受到他人的拥爱,他逃至甚远;只剩下了编讲义和吃饭的循环生活,简直无聊到无可言喻。翻看鲁迅这一时期的信札即知。这里“太静了,倒是什么也不想写”[2],“一句也写不出,连‘野草也没有一茎半叶”[3],“我竟什么也做不出。一者这学校孤立海滨,和社会隔离,一点刺激也没有;二者我因为编讲义,天天看中国旧书,弄得什么思想都没有了……”[4]。孤岛中寂寞的生活是孤寂长河的一流,只是具备着一点代表性而已。

鲁迅的整个生命中时刻存在着孤寂,如影相随。回到早年时代,翻看回忆可知,鲁迅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夫的大家庭里,有过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孩童时代,家庭的突然败落,使得一切都发生了变化。13岁时祖父入狱和父亲病逝使他的幸福感遭到了打击,悲伤油然升起,由少爷变成了寄人篱下的乞食者。乡邻、长辈亲朋的流言,典当铺、药店的白眼,使他过早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早熟地成长。17岁时不得不到不需要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去读书,去学被人排斥的洋务之学,母亲临送时手握资费的哭泣眼泪,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哀伤,使得他终无法摆脱由此产生的孤愤。母亲的忍辱负重,倾情奉献让鲁迅无以有任何的违背,只能吞下母亲为他端上来的一杯苦酒——与朱安的婚姻,隐忍近二十年之久。在“寂寞的家,孤独凄凉”无限,他只能过着“寂寞如古寺僧人的生活”。在南京,在日本,个人的孤寂扩大为民族的孤立,整个中华民族同样蒙受着白眼和侮辱,鲁迅感受到的是巨大的被遗弃之痛。于是,他弃医从文,办杂志,出版小说集,终也是梦幻般的无用劳力,更添“寄意寒星荃不察”的孤寂悲凉。把孤寂的灰烬存留在古书中,研佛抄碑,做自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独自啃噬着寂寞。后来作文以驱散、抵抗孤寂,而环境却不允许他如愿,更加之朋友的抛弃、兄弟的离异,乃可为他后半生最最刺痛的失落与寂寥之根源。“悲凉而可哀的氛围,是充满了鲁迅的记忆的,以这而驱散寂寞,难道所留下的不仍是寂寞么?”[5]

鲁迅的笔墨离不开对寂寞的触及,很多篇幅的字里行间渗透着、折射着孤寂。鲁迅清醒地认识着自己的孤独寂寞,但似乎却也难以离开它。回忆“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6]用“呐喊”以现出自己和他人的寂寞,并用以慰藉那些孤独寂寞的逝者。狂人是被家人关在屋子里的与世隔绝的疯子,是人们围观的对象;孔乙己只是一个“还欠着十九个钱”的被遗忘的不知何时死去的孤者;夏瑜仅仅是一座孤坟,无人理解、无人同行,似乎牺牲也毫不足惜;咸亨酒店、整个鲁镇也寂静至极,单四嫂子就在那间静得空虚的屋子里孤零零一人由生到死;阿Q更加可悲,姓氏、名字、籍贯都一概不确定,是一个似乎有他无他并无关重要的可怜虫;就连“故乡”也那么苍黄、萧索、死沉,与我、与闰土都毫无干系地死灰般残喘。同样地,每一株“野草”是独立的个体,自我成长,自我守望,享受着无尽的孤独言说。“过客”毫无归宿,“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7]。他不知道自己怎么称呼,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知道要一直走下去,去一个在前面的地方,他在似路非路的行途中机械地走,无止境,无停歇。“影”不愿意容于黑暗,更不想容于光明,弃掉天堂、地狱、甚至黄金世界,终彷徨于“无地”,他高呼“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8]。他也是一个毫无依托的独行者。“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9] 雨雪看似两不分离,但是只有雨死掉变成精魂,才能成全雪,一存一亡,唯有生死才得以实现美好,也只有两者彻底分离才能成全彼此,孤独感可想而知。是的,整个的生命都陷入了无边的孤独寂寞之中:“过客”是孤独的,人生的漫长旅途是寂寞的;“影”是孤独的,作为个体的存在是寂寞的;“雪”是孤独的,美好的寄托更是寂寞的。

2、孤行独战

因叹在寂寞之世界里,虽欲得一可以对垒之真敌人,亦不易也。[2]323

在寂闷的空气中,添一点火花的声响。[10]整个世界都是寂寞的,这种浑然天成的寂寞里,人们的孤独愈加蔓延、感染,人与人之间的不相为和,不仅仅是亲朋们,就连对抗者都悄无声息地藏匿起来。同路人难寻,连敌人都难觅。魯迅的孤独寂寞似乎是被全世界放逐的内心深层的痛。当鲁迅初涉文坛,曾就预感到自我的孑身一人,“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11]。这一孤寂的预感陪之终生,是一种先驱者被放逐的孤寂,不是古之圣贤的上下求索而不遇的失落感,而是对整个民族不觉醒的失望。“鲁迅的孤独,是清醒的现代理性同强烈的入世责任感交煎的结果。没有前者,他的孤独顶多不过是‘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国无人,莫吾知兮和‘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之类的忧患与索漠;没有后者,他也许就只是一个洁身自好的现代隐士。”[16]这种感受不仅来自本身,更多的乃是来自时代,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导致鲁迅生活的中国是一个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混乱民族,世界既抛弃了中国,又不允许它完全倒下。这就使鲁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先驱者较早认识到这一状态,并站在巨大的高度上唤醒处于混沌中的大众,以及稍有觉醒的国民。但是,难度空前之大,这一些先驱者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孤独寂寞中,因为他们行走太远,无人理解与相随,精神与心灵的被放逐、被遗弃,造成了孤寂的最痛感:先驱者意识到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与实现这一必然的现实条件的不充足性之间的对立——外在放逐;先驱者的深刻思想所达到的高度性,与国民大众浅显的甚至于蒙昧的精神思维之间的对立——内在放逐。被放逐于时局之外,被抛弃于群体之外,融不到主流中去,不管是谁都会失望,失望过后的孤寂才谓真切。内在与外在的全然放逐,鲁迅能不感到孤寂无处存放、能不感到无归属之地、能不感到生命所承受的巨大重量吗?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从一开始探索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起,就达到了时代思想的巨高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12]。他的视野穿梭在辽阔无边的时间和空间里。于外,从19世纪文明到20世纪的新精神,从东方古国如印度到西欧多民族的文化;于本民族,从孔孟老庄到洋务派和维新派,都作了认真详细的探索和独立开放的审视与思考。更甚者,他还悉心研究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人类的发展,都独具特色。他的思想远远超前,被认定为世界型的思想文化巨人。在这一系列的探寻中,鲁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纲领:立人思想。可是,却遇到了坚实的碰壁。肯定并提升人的价值的思想,是时代的现实性和鲁迅的高度思维共同融合下的产物,而并不被沉默的大众,寂寥的民族所接受,寂寞太久到麻木不仁的国家哪里听到过如此深刻而精髓的喊声呢?哪里能从仅仅一声口号中醒来呢?鲁迅孤寂未免。就连当时的激进者和革命者都不能理解与接纳。如同辛亥革命的失败就在于一直孤单无助,没有广大民众的拥护,没有启蒙思想作支持。鲁迅“吾行太远”的思想此刻与同时代人分离。他曾叹息,“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日月逝矣,而寂漠犹未央也”,“而今之中国,则正一寂漠境哉”[13]。这一时期的寂寞心境常常萦绕鲁迅心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14]。他曾在这寂寞中歌唱:将来是一个容不下吃人的人生存的世界!救救孩子!在看不到希望的失望中得救!他也曾彷徨于自己的内心:祥林嫂在人们的一次次遗弃中徘徊;吕纬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魏连殳在进与退中行走;一群被世界放逐的人们无所归依地向前走去,直至死亡。就连死亡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更加地不被人理解,“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5]。欢喜死亡、欢喜腐朽,是任何人都不曾感受得到的。个人与外界、与他人的隔膜、对立,不被容纳,被放逐的感受,让本就孤独寂寞的鲁迅增添了不可抑制的悲凉。鲁迅在一信里写道,“别人猜测我,都与我的心思背驰,因此我觉得我在中国人中,的确有点特别,非彼辈所能知也”[16]。继续着他的“吾行太远”。而鲁迅却于悲凉中同自己抗争,激昂与愤慨从不停歇,这正是鲁迅之为鲁迅的所在。

孤独是人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有人让孤独漫布全身,让孤独侵蚀内心,直至消沉殆尽;有人不畏孤独,也绝不玩赏孤独,专与它抗争;没有同人、没有敌人,宁可孤独地向孤独抗战。鲁迅便是后者。虽然空气寂闷,他也要添火花;虽然苦闷常常袭来,他也要用无赖手段当作胜利唱响凯歌;虽然时常遇到黑暗和虚无,却也偏要向它们作绝望的抗争。他有他自己的法子,歇一会,或者睡一觉,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他向往着“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17]的人生。鲁迅向来就是斗者,是不折不扣的战士,用笔描绘他的抗争蓝图,用纸记录他的抗战轨迹。杂文中的每一篇什几乎都是对现时问题的披露,都直接把战士的枪口对准制造黑暗的人群与事物;野草的根茎也牢实地深扎于土地里,坚不可摧,任凭践踏、删刈,也要大笑、歌唱。他高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让“地火在地下运行”。鲁迅一直充当着地下的地火,燃烧着,越烧越旺。

鲁迅曾说:“我喜欢寂寞,又憎恶寂寞”[18]。憎恶寂寞,在厦门的那段生活里体现出了他的憎恶之情。喜欢寂寞,对它有着百般的渴望与期待。他居上海五年,觉得这“真是是非蜂起之乡,混迹其间,如在洪炉上面,能躁而不能静,颇欲易地,静养若干时”[19]。“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20]。他也一再引用裴多菲的詩句:“听说你使你的男人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恼的夜鹰,而今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待他罢,使他因此常常唱出甜美的歌来”。憎恶寂寞,就专与这痛苦捣乱、抗争,让其成为革命家;喜欢寂寞,就能激发习作灵感来创作,让其成为文学家;这一憎一喜的矛盾,相辅相成的思维,让其成为思想家。鲁迅之“行太远”,鲁迅之孤独寂寞也就昭然若是、显而易见了。

注释:

[1]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本文所引《鲁迅全集》除特别注明之外均为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此后不再加注。

[2]《鲁迅全集》第3卷,第389页。

[3]《鲁迅全集》第3卷,第391页。

[4]《鲁迅全集》第11卷,第562页。

[5]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年版,第58页。

[6]《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441页。

[7]《鲁迅全集》第2卷,第184页。

[8]《鲁迅全集》第2卷,第170页。

[9]《鲁迅全集》第2卷,第186页。

[10]《鲁迅全集》第11卷,第321、72页。

[11]《鲁迅全集》第1卷,第50页。

[12]《鲁迅全集》第1卷,第57页。

[13]《鲁迅全集》第8卷,第25-26页。

[14]《鲁迅全集》第1卷,439页。

[15《鲁迅全集》第2卷,第163页。

[16]《鲁迅全集》第12卷,第37页。

[17]《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18]《鲁迅全集》第11卷,第452页。

[19]《鲁迅全集》第13卷,第68页。

[20]《鲁迅全集》第3卷,第556页。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鲁迅《自嘲》句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鲁迅的真诚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游移于情礼困境:魏晋士人阶层的人生哲学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