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方法

2016-05-30石进仪

教育界·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教学情境有效教学

石进仪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以问题为牵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构建知识。因此,要实现高中政治有效教学,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关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情境    时政热点    生活应用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

很多学生对于政治课的认识就是枯燥无味,他们的这种想法给政治教师加上了“枯燥无味”的标签。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想让学生体味政治课堂的魅力,自己就应该在课堂上充满活力。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感情之间的交流,那么教师的教学就是“贫血的教学”。作为师生双边获得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必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方法,努力构建一个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高中政治课堂呈现出精彩与灵动,以此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的心理情绪,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政治知识。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着力化解重难点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使所提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教师每次提问都务求问在关键处,突出课堂教学重难点。如果设问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失败的。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第二框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个难点,我处理时先不讲理论,而是给学生讲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群众大胆尝试土地承包责任制。然后设问:“从这个经济改革的事件上看,你认为谁对社会变革起到了决定作用?为什么?”通过探究,学生明白历史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伟人,于是本课难点迎刃而解。又如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重点,但学生觉得太抽象、不好理解。于是我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展示赵本山的一小段东北小品,然后问大家:“赵本山的小品老少皆喜爱,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他的表演为什么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认可?”由此让学生自己得出“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结论。

三、结合时政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以时事政治激发学生兴趣,把时事政治作为激发兴趣的内容材料渗透于课内外,又把时事政治作为激发兴趣的手段和形式。这种方法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一)收看新闻,收集时政材料来“引趣”。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介绍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重大时事,以进一步充实教材、更新观念,使思想政治课常学常新,活力常在。(二)政治课堂教学渗透时政以“荡趣”。将时事政治的典型材料渗透于课堂教学,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增强理论观点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三)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增强兴趣。时事政治激发学生兴趣法能及时抓住社会的热点和敏感点,材料鲜活,使教学内容与时代脉搏一致,使学生乐于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展开激烈的辩论,培养思辨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为此,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构建知识后,教师要注重采用任务教学法、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和总结,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教师抓住了学生这一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问题,课堂才会更加高效。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高中政治课的许多内容抽象、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只有创设出一定的真实环境,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师生双边活动才能活跃,学生也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理论的内涵。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电化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描述幻化为具体的直观、动感场景展示给学生,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增强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原本教条的政治理论通过电教手段的动态显示,变得情趣十足。例如,在讲授《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电影《辽沈战役》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再现的历史镜头充分感知当时敌我双方决策层的战略思想,由此明确社会现象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毛泽东同志提出先打锦州的战略决策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住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光辉典范。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新课改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以高中政治课堂的鲜活、精彩与灵动,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在师生共同构建的高效课堂上自主探究、快乐成长,同时也使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教学情境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