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解题能力,让低年级学生轻松解题
2016-05-30刘琴雯
刘琴雯
学生在低年级这个学段对分析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牢固的阶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
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对知识有所渴望。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教学《认识乘法》一课时,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为背景创设情境,让“熊大”邀请学生去森林参观并请求学生帮忙解决一些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主题图,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提出符合图意的问题,并解答。在教学中创设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都能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实物操作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又好动的特点,课上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并通过积极思考来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每次让学生操作时,首先都要引导学生看清题目意思,再思考:根据题目要求,在操作時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怎么做。
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摆一摆:第一行摆8个○,第二行要求摆的○比第一行多3个。摆时,要思考第二行应先摆几个○,然后再摆几个,一共摆了几个,让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摆的结果。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
○○○○○○○○ ○○○
8+3=11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逐步理解数量关系:摆出来的第二行的11个○,是由与第一行同样多的8个○和比第一行多的3个○合起来的。
2.转换法
很多解决问题所给出的条件比较难理解,可以将这些较难懂的语句改为通俗易懂的语句,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小芳再跳几下就和小丽同样多?”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它在问什么,其实就是在问“小芳比小丽少跳几下?”或者“小丽比小芳多跳几下?”。再如,“红花、黄花各有10朵”,其实就是“红花有10朵,黄花也有10朵”。
3.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法
对于一些不便于用实物来操作的解决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比如,可以画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注明条件和问题,以此来分析数量关系;也可以画圆、正方形、三角形之类的图形来表示相应的条件和问题,以此来分析数量关系。
例如:“一条长为24米的绳,第一次剪去8米,第二次剪去6米,现在比原来短几米?”这道题只要画一条线段,然后按给出的条件画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三、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的大课堂中,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例如:“老师带25人划船,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可以租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这道题有多种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写出最佳方案。又如,买文具。教师可在班里设置小小商店,标出各种文具的价钱。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3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1元5角,学生拿出5元,让“售货员”准确地找零钱。让学生亲身体验买文具的过程,学会如何计算应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问题。
四、判断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条件与问题有关,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解法,从而培养解题能力。
例如:“树上有24只鸟,第一次飞走14只,第二次飞走3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有些学生抓住了“飞走”这个词,就用减法解答。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都要先让学生明确求什么,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解法。做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原题怎么改,才用减法解答。又如,“24盆花,送走一些后还剩6盆,送走多少盆?”有些学生一看到24和6,马上列出24÷6的算式。在分析了数量关系后,学生恍然大悟。完成后让学生考虑如何改条件和问题,就能用除法解答。这样的判断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