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从政修养内涵及启示
2016-05-30黄样兴
黄样兴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从政者正己修身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对当今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仍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为政以德、正己修身”等中国古代主张,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强调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极的养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政修养的内涵,并发掘其时代价值,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将修身作为从政的基础性工程
中国文化传统历来注重修身对立身处世和从政的基础性作用。《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德”路径,并強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的也都是通过修己来实现“安人”“安百姓”等目的。孔子还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把施政与从政者的道德、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正人先正己、正己为施政之要的从政理念。孟子称“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气”,主要内涵也是“义与道”。
传统文化对于修身与从政关系的认识启示我们,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当前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个危险”,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并指出,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党员、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和使命,首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增强自我修养的必要性,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自觉地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常修为政之德,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二、把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修养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并将此作为从政修养的核心内容。儒家构想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十分向往、矢志追求这个理想社会,“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仁”的价值观,即“爱人”“泛爱众”。同时,儒家也现实地提出了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小康社会”这一实践目标,仁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实践目标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中,提出了“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近者悦,远者来”的仁政观。对这种理想社会及其价值观的执着追求构成一种理想人格:志于道、志于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这种执着与坚定表现在:无论何时,“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何种境况,“贫而乐,富而好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要时为理想不惜献出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党员、干部吸取传统文化中修身之道重在执着追求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养分,在理想社会的追求上,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立忠诚笃信之志,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锻造党性基础上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品格。“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无论何时何地,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地去拼搏、去奋斗,展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作者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