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经验生长
2016-05-30王菲
王菲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语文老师理当跳出传统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框框,立足于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围绕他们的经验生长精心设计灵动的实践、积累平台。
一、了解学生需要,适时点拨引领
很多老师都遇到这样的烦恼:尽管自己做了精心准备,上课时也对文本情感、表达等分析得细致入微,学生也能披情入境像模像样地有感情朗读,煞有介事地评头论足,饶有兴趣地仿作续写……但真正到了自己去独立阅读一篇新的陌生的文章时,他们又变得束手无策,甚至一些平时反复强调的字词的音形义,也会不可思议地一错再错。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学会”,老师所给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与他们已有的经验接轨,这好比是空中楼阁,维持不了多久。
在教学中,很多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问题,但在学生眼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透彻。比如读罢《轮椅上的霍金》一文,学生往往对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佩服不已,但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表述传递了这一信息,学生并不能研读清楚。这时,我们老师就要适时点拨引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瘫痪与“科学巨人”“只能”和“一直”、医生说的2年和霍金的40年等强烈的反差,从而感悟到对比手法在传达情感上的作用。当我们不断去发现学生与老师、文本之间的信息差,并做好之间的过渡,学生就会乐意接受,积极建构,让经验不断生长。
二、尊重主体地位,鼓励个性表达
我们面对的语文教材,已是一个既成的、相对固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是时刻在变化着的动态接受体,在不动的教材和动着的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的重任。我们老师在钻研透教材的同时,更要倾心去研究和把握学生学情,尽最大可能地将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这种让学,才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才能让学生抛开顾虑,自由阅读,自主表达,个性表达,并在学习个体间擦出思维的火花,在自我言说及认同他人健全自己原先的经验结构。如《孔子游春》一课的第二自然段对泗水河边优美的景色进行了一番生动的渲染,如果我们老师不去让学生自己阅读品味,而是津津乐道比喻和拟人的精妙,学生必然会不耐烦甚至生厌,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读,并鼓励读出味儿,读出自己的体会。学生都是不甘心服输的,所以各种充满个体情感色彩的表演读会让美美的文本变得更美,这时再让他们试着动笔续写几句,个个将会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体现拟人的作用,毫无羁绊地进行个性表达。
教学参考书对每篇课文指出的情感认识和我们老师在课前文本细读中产生的阅读体验,往往都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最好的课堂就是抛开各方面的信息,跟着学生的节奏,漫步于字里行间,静心聆听学生适时发出的心灵之声,往往会有想不到的惊喜。
三、允许暂时错误,丰富思辨内容
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源。而且,我们让学生将可能发生的错误及时呈现于课堂,对于促成新的正确认知、能力也大有裨益。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先“授之以渔”,或者“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很多老师都会滔滔不绝地告诉学生通过寻找中心句、抓住关键词、串联段落大意等方式去完成概括的任务,但这种公认正确的方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拿着这把“万能钥匙”,却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总是说不到点子上。这是因为传授方式本身的强迫性使然。如果我们抛开这些空洞的条条框框,而是陪着学生从开始重走一遭,那么,尽管学生会走得磕磕绊绊,并可能經历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同伴否定,但最终还是能摸出一些道道,这时我们老师再去给予点拨、总结,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时就不会再走弯路。
还有一种现象也很有意思。在教学生字新词时,我们老师颇费苦心地又是找音近形近字比较,又是反复强调某个部位容易出错,可到头来错的还在错着。这其实也是因为我们老师要求太高,太急于求成,省去了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的过程,这样的直接奉送和约法三章未必能融进学生个体经验之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静待学生抽枝长叶,逐渐枝繁叶茂。
不由想起陶行知“教知如接木”的比喻。是的,成功的嫁接需要顺应树木自身的条件方能茁长成长,成功的学习也当关注学习主体自身的经验基础。当学生不牵强、不排斥、不被动,方能积极反思,主动调整,坚决否定,真心吸纳,让原有经验不断趋于完善和广博,逐步构建具有浓烈个人色彩的语文素养系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