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听和说,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6-05-30蔡荣芳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公鸡情境内容

蔡荣芳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表明,三岁至八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骤长”时期。作为老师,如果利用好现实条件,并且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听说训练,则有助于促进其听说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并最终指向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认知方式来丰富听说教学与听说训练的内涵,使学生保持盎然兴趣的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结合平时的教学,笔者以为我们可以这样:

一、指导朗读训练,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到听和说的魅力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于内容的了解必然处在一个浅显的阶段。在教学中也发现,倘若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了蜻蜓点水的感悟,已经非常让人欣喜了。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回归基础的“读”。读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默读、朗读、自由读、齐读等等。当然,光有读还远远不够,在读中还可以尝试融入“表演”的成分,这样既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又能把学生的激情带出,再让其表达,语言也必将从原先的苍白无力转向多彩多姿、充满活力。

二、引导看图说话,在“眼见为实”中让学生感受听和说的奥妙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色彩丰富的图片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介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需要其看的图也以单幅图为主。图片中信息容量不大,学生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将包含的信息尽可能地提取出来。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好问题的情境,问题设计得好,必然能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内容,说出他们提取出来的信息,也就直接实现了听说训练中“说”的内容。从观察到理解再走向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一年级看图说话《说说我的家》时,出示图片的同时抛出问题:这幅图上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要是你在这幅图中,你会怎么样?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让学生的观察有的放矢。通过引导学生说内容的方式,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家庭。从家庭成员到成员关系,再升华到自己对家的感情。考虑到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我尝试将其要说的在纸上展现出来,之后根据自己所画的画,再介绍自己的家。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带领孩子听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精彩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能够及时摆脱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的模式。他们的学习活动急剧转变为以纯学习为主的方式,不少学生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往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儿童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对于故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听说训练成了自己迫切的追求。孩子都有好奇心,他们爱听故事;孩子也有表演心,他们爱讲故事。把握好这两点,充分利用好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引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曾读到一篇题为《小公鸡学吹喇叭》的文章,在布置预习任务以后,学生经过自己的拼读以及家长的帮助后,基本能将故事的大致内容讲出。按照每小组两名代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分配好“讲”和“演”的角色,即一个学生讲故事,另一个学生根据讲的内容进行表演(包括表情、神态、动作,这里更多的是强调动作上的表演),作为观众的学生根据这几个学生的“讲”和“演”进行评价。在这过程中,学生表演的欲望充分调动起来,表演的热情很高,把小公鸡学吹喇叭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过后,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小公鸡身上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尽管语言表达不同,但是最终都能得出一个共识——做事不能骄傲。

五、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可以表达的氛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努力创设情境,立足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打通学习与生活之间的通道。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打电话》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或者家人在接打电话时的语言和神态,并告诉给大家听。经过对学生回答的整合,明确打电话的要求:说话要有礼貌,要清楚交代打电话的原因,需要交代的事情说明白等,再确定此次的主题:星期天我给同学打电话。同桌之间互相拨打与接听。点名学生进行表演——电话内容中有的讨论去哪里玩,有的问作业,有的讨论动画片……课堂上沟通交流的气氛极其活跃。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在坚持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这些孩子从低年级就埋下亲近语文、向往语文的种子。而这也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鲍徐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公鸡情境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公鸡咕噜噜
小公鸡应该学打鸣
小公鸡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两只小公鸡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