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手护手 练手健脑

2016-05-30诚成

为了孩子(3~7岁)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拇指手腕手掌

诚成

健康教室·宝贝养生经

*手,人体皮纹最复杂的地方,神经纤维最集中的部位,达100万根。

*手,拥有人类身体器官中最精巧的19块小肌肉,

*“十指连心”,手是人类神经感觉最敏锐的地方。手指上每平方英寸所含的神经末梢数量高达50000个,为脑细胞提供极其多的资讯,促进脑细胞的发育。

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电子设备的使用无度,令我们的手指手腕已经不舒服了,而我们依旧在玩,爸爸妈妈在玩,孩子们也在玩。

英国的《柳叶刀》杂志去年有一篇文章称,“手机应用程序病”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其症状有:从拇指开始,手指手腕疼痛、肿胀、麻木,并伴有颈椎病、腱鞘炎等。这种病除了伤及我们的双手、颈椎、眼睛,还会降低对手机等设备之外事物的注意力,进而影响与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

是时候改变了!

游戏:边玩边练

手指的动作复杂、精巧、娴熟,会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活动手指刺激大脑,远比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对人的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鼓励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远离手机,让心更亲近!

(参考图片拍照,这是静止的,运动的图就是左右手传球的瞬间,放一张静止图,一张传球瞬间图。共2张。)

左右手对传球

需要的用具:

球(球的大小很须适合孩子的小手)。

方法:

站立姿势,双手持球,屈肘,左右手来到胸前,掌心相对,依靠手腕手指的力量左右手对传球,慢慢加大双手间距。每传一次计数“1”,累计数到“100”。

转腕托球

需要的用具:

孩子平时玩的小皮球。没有球的话,也可以用书本代替。

玩法:

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掌托球,手臂向上举,托球超过头顶;屈肘,上臂自然下落,手掌仍然朝上托着球,从前向后转腕内旋,使球经腋下来到身体右后方,手掌依然朝上;不要中断运球,继续沿着原路返回,回到起始的位置,计“1”次,重复10次。换左手托球,做10次。

(可参照图片拍照,头顶一张,身前一张,转到身后一张,共3张。)

手摇“沙槌”

需要的用具:

自制“沙槌”2个。

制作方法:

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矿泉水瓶,鼓励孩子和妈妈一起往里装入相同分量的绿豆(黄豆或者大米皆可),注意不要装满,留出可摇动出声的空间。不同的填充物、不同的分量,在按特定的节奏摇动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玩法1:手腕操

盘膝而坐,双手握着自制“沙槌”,前臂放在大腿上,手腕超出膝盖,上下转动手腕,计数30次。(配照片。)

玩法2:变奏秀

放孩子熟悉的音乐,节奏稍强的,比如鸟叔的曲子,跟随音乐的节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摇动“沙槌”,边摇边跳起来吧!(配照片。)

手疗瑜伽:动手又健脑

握握手,好朋友

看书写字时间长了,也要解放双手,休息一下。

练法:

1.双手手掌相对,十指交叉,紧紧握住,略微放松,再紧握放松,重复2~3遍。

2.双手手掌相对,十指指尖朝天,左手大拇指在前,十指交叉;回到手掌相对十指指尖朝天,右手大拇指在前,十指交叉。重复2~3遍。

(参照图片拍照)

拍拍手,活气血

拍手可不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利,小孩子也可以练。现在的季节,露在外面的小手觉得冷的时候,就可以拍。

练法:

1.站立姿势,吸气,双手手臂张开,呼气双手手臂来到前方,击打手掌,重复10次。(配照片)

2.保持站立姿势,吸气,双手在头部前上方相互击掌;呼气,手臂下落,双手手掌在臀部后方击掌。一上一下为一次,重复10次。(配照片)

3.站姿,眼望远方,用右手掌拍左手手背,从轻到重,20次。换左手掌拍右手背,从轻到重,20次。(配照片)

站立姿势的拍手法掌握之后,还可以边走边拍,协调全身上下。

结合手印的瑜伽冥想:SaTaNaMa

SaTaNaMa的梵文寓意:从真实的开始,渐渐成长,到消亡,再到重生,如此循环往复。结合手印的瑜伽语音冥想,可以通过双手指尖的触碰,经由神经系统传递并激发到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

练法:

闭上眼睛,身体坐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唱“Sa”时,大拇指的指尖与食指指尖相碰触;唱“Ta”时,大拇指的指尖与中指指尖相碰触;唱“Na”时,大拇指的指尖与无名指指尖相碰触;唱“Ma”时,大拇指的指尖与小指指尖相碰触。

2分钟之后,双手的手掌心放在膝盖上,眼睛依然轻轻闭着,静静地呼吸,默默地冥想1分钟。

猜你喜欢

大拇指手腕手掌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大拇指的作用
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摊开手掌
扳手腕
手掌上的童话
掰手腕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手掌上的“小洞”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