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学习筷子使用的相关问题探讨
2016-05-30彭志盼
彭志盼
摘 要:筷子是我国人们用餐的重要工具,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这一技能,以促进幼儿生活上的独立,锻炼幼儿精细动作能力,培养其多种感官的协调。中班幼儿正是学习筷子使用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结合幼儿兴趣,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其学习筷子使用的兴趣,教导幼儿熟练使用筷子。本文就中班幼儿学习筷子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班幼儿;筷子使用;学习
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运用到多个关节的肌肉,对提升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激发幼儿思维能力、锻炼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有关筷子的知识,调动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尽快学会使用筷子。
一、中班幼儿筷子使用现状及问题
中班幼儿正是学习如何使用筷子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基本上没有几个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的使用筷子,并在筷子有关的游戏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幼儿无法正确使用筷子,且能够利用筷子将泡沫制作的活动道具夹起来的幼儿不超过整个班级的80%,其中,有35%的幼儿夹的十分艰难。据调查表明,幼儿园在幼儿用餐时间多提供勺子作为幼儿的用餐工具,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幼儿使用筷子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同时幼儿使用筷子吃饭速度会减慢,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一定影响,因此,很多幼儿园并不支持幼儿在幼儿园使用筷子进餐,这也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难以得到使用筷子的机会。
同时,在家中,一些家长因为幼儿用筷子吃饭较慢,而且会掉饭粒,因此多让幼儿用勺子,大大减少了幼儿用筷子的机会。一些幼儿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未能得到家长的正确指导,满足模仿家长使用筷子的动作,也导致幼儿的用筷姿势不正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筷子使用的学习效果。
二、中班幼儿学习筷子使用的方法
1.转变对幼儿的教育观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的幼儿应已经能够使用筷子,5-6岁的幼儿应能够熟练的使用筷子。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放开手,为幼儿提供使用筷子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幼儿,增加幼儿的自信,使幼儿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尽快学会使用筷子。
2.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中班幼儿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征及其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协助收集筷子、图片及其相关信息[1]。以便在课前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筷子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极强的表现欲,邀请幼儿分享在家中跟家长所了解到的关于筷子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共享,使所有幼儿都能通过别人的分享解决心中存在问题。同时要求幼儿将从家中带来的独具特色的筷子展示出来,当幼儿发现几乎每个人带来的筷子都有所不同时,会惊奇的感叹“筷子家族”的强大,从而提起对筷子的兴趣,迫不及待的使用筷子。
在幼儿兴致正高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对幼儿进行筷子使用方面的教学。用筷子是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和动作协调[2]。因此,对于幼儿来说,筷子使用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持幼儿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幼儿平日里十分喜欢的零食,要求幼儿使用筷子食用。并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的零食,例如较为粗长的薯条、扁平的虾片、又小又圆的彩虹糖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幼儿进行夹东西的游戏,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零食从一个盘子中夹到另一个盘子中,夹的最快最多的幼儿能够得到教师的奖励。使幼儿能够在享受食物的同时获得使用筷子的技巧,并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理,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对筷子使用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教师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思考筷子的其他用途,并与大家一同分享。在幼儿分享过后,再由教师向幼儿展示服务人员咬着筷子练习微笑、利用筷子串糖葫芦、用筷子卷棉花糖、用筷子固定骨折部位等的图片,或是播放用筷子演奏乐曲的视频,使幼儿了解到筷子的多种用途,得到思维的拓展,提升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用筷礼仪进行培养,要求其在使用筷子不随意敲打碗盘,不随意挥舞筷子,不用筷子指向他人,养成良好的用筷礼仪,成为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3.加强家长辅导。家长作为在家中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的人,需要对幼儿使用筷子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辅导。家长应善于做幼儿的领路人[3]。在幼儿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很多幼儿在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会因为经常失败导致情绪异常沮丧,逐渐丧失了对学习使用筷子的兴趣,家长应对其进行鼓励,并提供泡沫块、橡胶等比较容易夹的东西,并在幼儿夹起时给予赞扬和奖励,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重新提起对学习使用筷子的兴趣。
4.教师差异性教学。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情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快速学会使用筷子的幼儿给予鼓励,并为其提供使用筷子的机会,对于学习速度较慢的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尽量引导其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在幼儿用餐时,教师可以安排能够熟练使用筷子的幼儿使用筷子,对于不够熟练的幼儿可以筷子和勺子共同使用,完全不会的可以先使用勺子,并观察、模仿他人使用筷子。
目前我国能够熟练使用筷子的中班幼儿十分有限,教师和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多为幼儿提供使用筷子的机会,采取幼儿较为感兴趣的方法,使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尽快学会使用筷子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李贞.有趣的筷子——中班综合活动[J].山东教育,2011,6(6):72-73.
[2]马丽.快乐《指南》“筷”乐游戏——记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筷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8):105-106.
[3]徐文娣.中班幼儿学用筷子现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J].江苏教育研究,2010,11(32):45-47.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