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6-05-30潘丽君
潘丽君
摘 要:高校文化建设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因而高校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对高校文化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望可以有效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完善和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 人才培养 高校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b)-0152-02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积极的教育、学习氛围,有效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进程。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广泛的概念,会直接对高校学生以及高校教师的“三观”造成影响。所以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和完善有利于高校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全面深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高校精神教育和物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1 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逐渐成为了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育中,每所高校都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而可以说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务的沉淀,集合了高校的教学特色、教育目标、发展方向,是高校教育理念、价值观以及规章制度的体现。但是依照文化内容的差异可以对校园文化从4个方面进行分类,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不通过的文化类型所影响的角度不同,但是对全面推进人才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受到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教育体系中,高校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不断加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而不同高校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教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2.1 制度文化建设的缺陷
规章制度是校园管理的保障,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人文色彩较强且利于操作。但是在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很多时候一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无法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令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以及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弱化,规章制度的激励作用也流于形式,这也是导致现代很多高校出现恶性事件的主要因素。
2.2 精神文化建设被弱化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对于硬件设施以及校园环境的完善、建设较为重视,这些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发展的体现,同样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却较少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得校园中功利主义和商业化倾向明显,这极大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和全方位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很难发挥其积极作用。
2.3 社会精神“主旋律”没有被体现
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过分重视经济型人才的教育,而在人为教育上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由于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因而学生很容易出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个人主义问题,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问题,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极为不利。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加强社会精神“主旋律”,因而令校园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精神领域的主导性遭到了弱化。
2.4 行为文化主体结构受限
首先,一些高校中的部分教师更多的重视科研,对于科研教学外的事情很少关注;其次,学校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学生群体组织存在只影响小部分群体,校园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甚至处于不参与状态。这些都使得校园行为文化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 如何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完善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教育,尤其是高校教学。而校园文化对于高校教学而言是一种精神基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性的影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学术氛围,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促进人才个体价值的体现。因而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虽然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时代需要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保证高校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结合各类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令学生形成校园文化意识。
3.1 制度文化建设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师生的言行,还可以保证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的良好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制定“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可以为师生们营造一个优良、宽松的环境,重要的是它更加充分地激励、规范和制约了师生的言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减少了学生和教师违法乱纪的行为的发生,以便于形成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3.2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在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学校文化建设始终处于重“物质”轻“精神”的局面,因此,大部分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过分地强调物质环境的修建、布置,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在进行教学硬件建设的同时纠正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和教风,经常开展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规范行为、开启智慧的教育活动。
3.3 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就世界强国,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的教育还是局限于专业素质的培养,较少重视人文教育,导致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很难发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之中,使中国的高校逐渐意识到高校师生文化的需求不应只局限于专业素质的培训,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多元化发展和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保障。
3.4 以学生为主体推进行为文化建设
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其行为、活动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因而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着大学生群体,但从目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状态来看,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明确。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仍旧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削弱,针对这一点,教师以及挂你这应当逐渐的弱化传统观念,以规范的科学制度为基础,客观的进行校园管理以及教学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推进学生独立思想的形成,从而完善现代化的校园行为文化。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真正发挥行为文化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不仅仅需要重视文化教育还应当以实践人才的培养为重心,对此校园文化建设开始展现积极的作用。但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需要高校的努力,还需要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精神、物质、行为、制度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以此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力量,真正令校园文化在高校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飞.论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2):173.
[2] 吴琼琼.浅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9):20-21.
[3] 赵伊,黄鲁玙,齐艳娟,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41-43.
[4] 李明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