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的和谐·主动·发展
2016-05-30刘旋
刘旋
摘 要:双语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间还参杂着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和情感意志活动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互相作用,是一个自然和谐的统一体。教师如果能抓住教学中的情感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达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主动;发展
双语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间还参杂着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和情感意志活动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互相作用,是一个自然和谐的统一体。在我6年的教师生涯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教训,现在回头想想这些失败的原因,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太过严厉、处理的方式和过程不够自然引起的。总结经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形式或是内容“自然和谐”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方式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细胞,让学生的智能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教师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和谐、主动、发展”这六字方针,使之成为我的教学准则,形成我的一套教学特色。
一、和谐
(一)人和人之间都要发生关系,更何况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会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这种关系如果是密切的、融洽的以一种和谐的关系体现出来,就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好的基础。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产生师生关系,教师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真正建构者。但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或者是一副严师的模样,而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悦,让每个学生没有压力做到敢说、敢讲。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引导学士参与教学过程,对于学习语言的学生只有多说、敢说才能在智力和非智力上得到全面发展。
2.学习的过程中,新知与旧知的和谐
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总结新知和旧知的联系,找到内在联系和关联,从旧知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适时的加入新知识,带领学生总结这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新知与旧知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知:要把学生放在心中,只有你把他们放在心中,爱学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感受到这种平等的关系后才能产生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更要爱自己的学生,不管他是哪个民族,不带任何的偏见,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你无私的爱会让学生在一个汉语言环境中不胆怯、有自信。
二、主动
素质教育提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有很大的潜力,也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调动学生身上的主动性。素质教育是把学生当成主体,课堂的教学核心也是“主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惰性,如何能克服这种惰性是突破口,教师要花心思在备课上,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在知识上做到由别人让我学变成我要自己学,从不知到少知或由少知到多知的转化,在能力上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一)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在上双语课时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不能填鸭式的教学,要学会从生活入手,从贴近学生的事务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一个质的飞跃。当教师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借用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引起学生的关注,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高涨的情绪中,在慢慢传授知识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民语班教授汉语,就一定要接近生活,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引入一个最新的话题。我在民语班给学生上课前总会聊一聊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的聚精会神的听我讲,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慢慢的跟着我进入学习重点,不知不觉中掌握课堂知识。
(二)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引导学生去获取,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能一味的追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带领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定义、法则形成的过程,经过这些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的过程后,学生掌握知识会更加扎实。当学生体会到“会学”的滋味,其思维能力逻辑性和灵活性会增强。
三、发展
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是以“和谐”为基础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增加“主动”性的,而“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长远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建立一个教师爱教、乐教、会教,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良好氛围,这是新世纪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
现今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做法,努力让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从指导、理解、掌握和应用不同层次入手,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从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使学生智力、能力、个性方方面面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在教学活动中“和谐”是重中之重,“主动”是根本而“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只要牢记“和谐、主动、发展”这六字方针,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飞雪.和谐主动发展-数学[EB/OL].http://www.xchen.com.cn/dyjy/jsjylw/279460.html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