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课”的意义及其值得反思之处
2016-05-30卓立子张建春
卓立子 张建春
特级教师余应潮说:“名师研究是一种前沿研究,是一种追求收获最大值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收集、综述、评点”,研究理念是“广泛研究、多方吸纳、整合提炼”①。当前,针对“韩军课”的评价和研究,存在着严重的表形化、单一化、割裂化甚至武断式情绪化的倾向,基于此,我认为“韩军课”评价和研究要在统合观照之下,进行跟踪式、纵横向结合和前后比较式等研究,既要探寻其意义,也要作出必要的反思。
一、统合和观照:评论和研究“韩军课”的新视角
课例是名师的教学行为,是其实践研究的呈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价和研究名师课例的表形化、单一化、割裂化甚至武断式情绪化的研究倾向,不仅不是科学的方法,而且伤害感情,误导一线教师。针对对韩军《背影》课的讨论和批评,笔者曾写《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②一文,于网络研讨群内被人开玩笑称为“和稀泥”,本文绝不为反对某人或附和另一人,也决不是发泄个人情绪,思考虽浅显但真切,我再提出:名师课例研究要遵循统合观照的研究方法。
(一)统合研究的必要性
统合研究是指宏观视野之下对某位名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尽量较多地搜集名师的教学案例,多角度地感受其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从而对名师的思想体系,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进行评价,评价其意义,当然也可反思不足。
统合研究需系统搜集名师的课例和论述,作出揣摩、感悟和品味;统合研究要注意跟踪式、纵横向结合和比较式研究;统合研究要从名师的教学观点和思想、教学模式和设计、教学艺术和技巧、教学目的和效果等多方面多角度探讨。
当前“韩军课”的评价和研究存在为批判而批判和为表扬而表扬的倾向,着其一点批判或重其一点表扬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评价和研究“韩军课”进行统合研究是必要的。
(二)观照研究的重要性
观照是一种无利害感的活动,要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保持对对象的客观独立性立场。③其一般保持三个基本立场:一是观现象而照见事理,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二是观此对象而照见彼对象,运用联系的观点,举一反三的全面分析;三是观此世界照见彼世界,引发对现实生活本质的回顾和反思。观照可取得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和核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理解对象本身;第二层次是通过普遍联系,理解各对象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第三层次作用是由第一、第二层次作用归纳出的,是向理性真理的迈进。
“韩军课”评论和研究,不仅要观照某个具体课例,而且要观照多个课例,并且要由课堂意义思考课程意义,作出评论甚至提出批评。唯有此,才能从一定高度上重新感受、认识和改造,这样的观照活动实现的是对现实的超越,完成的是教师的自我建构,是十分重要的。
二、统合和观照下“韩军课”的意义评论和不足反思
统合和观照是评论和研究“韩军课”的新视角,是公允的科学立场。我的统合是对近期产生极大争论的《背影》《雷雨》《老王》诸课的统合,观照也是对这三个课例的观照。如果站在偏狭的立场,我完全可以选取韩军极富代表性、收到巨大声誉的课例来评论和研究,因是基于统合和观照,因是基于真实思考,故以此三课例评论意义,反思不足。
(一)统合之下观照“韩军课”的意义
統合观照韩军三课例,其教学是其“新语文教育观”的体现。“新语文教育观”主张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运用“三环节强化语言教学”:强化语言揣摩,强化大量阅读,强化自我习惯。其三课例可以说具有较强烈的课程意识,具有较科学的课堂形态,具有较有创意的文本解读。
1.较强烈的课程意识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性、细腻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强,因此需要语文课程教材化和语文教材教学化。课例是语文课程教材化和语文教材教学化了的“物化”形态。课堂如果使课程内容得以层次明析、细腻清晰地呈现,实现了课程目的,就具有了课程意识。一堂课乃至几堂课实现课程目的时绝非面面俱到,而是着力于其一点或几点螺旋式行进的。
韩军《背影》课例,以“生与死的感悟”为教学着意点,以对文本和互文性文本进行诵读,进行着“识字解词、积累字词训练;背诵语段、积累语言训练;体悟人物及关系;阅读人物、辨识人物;咬文嚼字、推敲文字、理解人物训练;创意的汉字审美、联想想象训练;用‘背字概括文段文意的训练;不断重命名‘标题的训练;贯穿课堂始终的朗读、默读训练”④等九大语言训练。
其《雷雨》课例⑤,结合作者创作感受和创作背景,剧本有戏,指导学生课堂观戏;剧本是文,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课堂注重剧本整体,抓住观赏线索,纵向横向相结合,指导学生观赏了剧中人物之间关系所引发的生活事件组合,品味了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的刻画,分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剧本强烈的矛盾冲突,紧扣文本,详加验证,深入人物心理内核,直抵现实深处,追寻社会本质。
其《老王》课例,围绕“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设置了“学习字词;朗读关于‘命的论述;找出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比较‘幸福与‘幸运;从十大幸福指数的角度,理解比较老王与杨绛的命运;概括归纳的本文主旨;分析老王送香油、鸡蛋的功利目的及其合理性,杨绛的被吓着和给老王香油鸡蛋钱的理由;模拟杨绛给老王写愧怍信;插入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模拟北京新市长给老王打电话;教师示范拟写给老王的挽词,并吟唱”等语言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韩军三课例着意于情感渗透教育,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发挥了教材的凭借价值、资源价值、示例价值和积累价值,是指向于课程标准的,实现于课程目标的,有着较强的课程意识。
2.较科学的课堂形态
要构建基于学生理解策略的课堂形态,基于学情、学力来思考学法、学策等,教学必须是实践行动着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课堂要建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智慧,课堂形态要为学生能力和智慧提供范式和图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李海林说“遍览现代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著作,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在外在形态(即语文教育存在形式)上的关系,一直在人们讨论的视野之外”⑦。韩军课例是现代语文教育存在形式的某种可能的讨论。
韩军《背影》课例形态包括以下环节。(1)预习:①识释字词;②背诵有关“背影”的段落。(2)朱家人;(3)四世同文;(4)感悟生死;(5)泪水祭洒生命;(6)生之脆弱、生之短暂;(7)夫之背、父之背;(8)温暖、背债、背井离乡之影;(9)背运的、即将见背之影;(10)幻灭、虚在之影;(11)走入朱自清。真实课堂第一步,体现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第二步展示了学生细读文本过程;第三步给出了不脱离文本的拓展探究;第四步用朱自清“欣慰”短信缓解孩子们被摄住的心的压力。
其《雷雨》课例以“周”字贯穿教学,梳理情节,阐述人物,描绘命运,概括主旨,终抵“神秘”。课堂着眼于戏剧整体,运用“闭锁式”结构赏析戏剧情节和冲突,从人物命运结局出发,从后果的猝然爆发中梳理复杂的前因,将现在和过去发生的事件从交织交叉中梳理出来,观赏戏剧内在结构、内在情节、内在人物关系等。抓住线索推进教学,井然中开展着自由阐发,重在体验、重在过程,力在组合,利用涵咏式诵读、体味式感受、体验式参与、对话式交流等多样手段,以独特的戏,独特的审美体验铸炼独特的审美情趣。
其《老王》课例,文本探究学习中,为拉近学生生活和文本的距离,设置“以写促读”教学模式:模拟杨绛给老王写愧怍信、模拟三轮车公司领导劝说老王、模拟北京新市长给老王打电话、为老王拟写挽词等写作训练。还原情景式教学是使学生身处文本历史情景,进行阅读的教学方式。《老王》文本内容情景和情感情景以及体现的生活情景远脱离于当代中学生的情感习惯、生活习惯、社会认识等,“情景还原”就促使学生的“读”得更深入;深入地读使理解继续前进;读懂、读透是深入读后力求达到的目标。
韩军三课例力求为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语文思维、语文文化、语文品质等找到落脚点,其课堂形态进行了启发引导、循循善诱、设疑铺垫、步步牵引的思维训练;进行了较有创意、趣味横生、扎实有效、精到、丰盈、典型的语言训练;进行了“生命生死意识;从人性本身认识人物,造成悲剧的社会意识”的情感渗透教育。克里克说:“教育看作是每一种影响——引起或改变人的生长,知识建构或知识形式的影响。”韩军三课例教学形态对学生精神生长,知识建构和知识形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较有创意的文本解读
语文课程领域的文本解读,从解读的主体看,分为教师解读和学生解读。从解读能力和深浅来看,一般教师能力强于学生,深度深于学生。因此走进课堂时,师生必须碰撞、交流,缩小差距,汇聚出结果,即学有所得,这是课堂存在的理由。语文科文本解读要以文本为基础,有条件地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必要的时候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或者互文性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认识世界或加深对世界的认识。韩军三课例文本解读是立足于文本的,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加入了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感受甚至互文性文本的较有创意的文本解读。
韩军《背影》课立足文本,紧扣文本,解读出“生命感悟”,同时并没有否认“父爱子愧”,相反“父爱子愧”恰恰是根源于、立足于、发端于“生命情深”的。韩军《雷雨》课解读从剧作者感受出发,拂去社会学、政治学的尘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概括主旨,终抵“神秘”,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复归式解读。韩军《老王》课则从“探究造成老王悲剧命运的原因”出发,经过系列训练、理解、体悟得出了对于人各有运的觉悟,对于命运不平的叹惋,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等观点,解读出造成老王悲剧的社会之因:社会不健全,领导不关心,政府不作为等。
文学文本既构造生活之形,又改变生活之形,最终创造出非自然形态的文学形象及其体系,造成了比现实美更强烈的审美效应。教学的文本解读是教学进行切入的角度,遵循解读原则,解读是多元个性的,教学也可是多向多角度的。对韩军课例的文本解读应学习其创意性,只有多一份包容,语文教学园地里才会多一处鲜花盛开的地方。
(二)統合和观照下韩军课的反思
新课标组组长温儒敏教授评价韩军《背影》课时说:你的课是成功的。特别是深入到对于生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把握住了文章的深层意蕴,而且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发引导,也是必要的。因为你作为教师对作品有深入的带着自己体验的理解,才能讲得如此精彩。如果能扣住语文要素再下点功夫,那就更好。我们在借鉴韩军三课例的意义时,也发现其确实需要强化语文要素比重和加大学习力度,并探寻语文要素学习方法。
1.加大和加强语文要素学习的比重和力度
语文教育如果不能立足于学科本位,不能以关注语文、语言的学习为基础,其必然带来诸如当前泛化、虚化、高蹈化等教学问题。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科内容及其在确定教学时的核心角色。
韩军三课例或多或少地在语文学科要素学习方面比重不够或力度不强,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议加大语文要素学习的比重,加强语文要素学习的力度。
2.明确和指导语文要素学习的指向和方法
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科内容,建立在语文科学知识和实践的坚固基础之上,但更建立在学习语文要素教育行动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学要明确和指导语文要素学习的指向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服务。
李华平教授《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⑨针对韩军设计“遥寄天堂——一封愧怍的信”的环节给出的建议值得学习。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具体指导:(1)模拟杨绛,是指听说老王“早埋了”时的杨绛,还是写作《老王》时的杨绛,还是现在的杨绛?(2)“一封愧怍的信”,应该怎样在信的内容上表现出愧怍,而既不脱离原文又不简单重复原文?(3)怎样在信件中通过语气、语调、用词、句式等,表现出愧怍?
后课改时代,“语文要素”这一原核性概念,对于重建语文学、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疑对当前教学的虚无和泛化现象具有纠偏正轨的作用,它是我国语文教育学科觉醒的自然诉求。明确语文要素学习的指向和指导学习方法是需要教师加倍努力的事情。
统合观照韩军课例,可以看出其教学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生成和完善,其意义更在于行动研究上作为课堂操作范式的影响,其阅读课堂从认识论、方法论上研究教学内容教授法(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和谐)和教学内容组织法(教学内容和师生之间的运动规律),以及学生语文学习法(学生掌握语文要素学习方法和养成语文要素学习习惯,当然这点需要作出反思,汲取教训)让学生学会学习等。
参考文献
①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58-59页。
②卓立子:《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年第8期。
③胡有清:《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0页。
④韩军:《〈背影〉教学中的九大语言训练环节》,《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年第10期。
⑤韩军:《〈雷雨〉课堂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版第4期。(关于该课例评析皆基于此)
⑥韩军,车凤鸽,李军艳:《〈老王〉课堂实录与点评》,《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B版第1期。
⑦韩军:《〈背影〉课七说;〈背影〉课堂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B版第4期。(关于该课例评析皆基于此。)
⑧李海林:《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语文学习》,2004年第4期。
⑨李华平:《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