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问题下看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2016-05-30秦皓妍
秦皓妍
摘 要:环境会计是以社会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是会计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在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环境会计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本文在介绍环境会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环境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环境会计;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1 环境会计提出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这一变革实现了人类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重大转变。然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尝到破坏环境的恶果。面对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起,如何协调经济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各方学者的研究课题。1971年比蒙斯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以及1973年马林发表的《污染的会计问题》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1]。至20世纪90年代,对环境会计系统的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其中英国邓迪大学的R.H.格雷(R.H.Gary)对环境会计的内涵作出了具体描述,标志着环境会计已成为全球会计界的学术议题,之后对环境会计的定义形成了两种主流观点,即环境会计的“薄记”作用与“管理”作用。此外,加拿大审计署的罗宾斯坦(Rubenstein)、加拿大学者霍金森(Hejson)都对环境会计作出了定义,这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目前,环境会计研究在欧美各国相对成熟,美国的一些会计职业组织在探索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环境成本处理以及环境披露方面发布了相应的准则公告,规范了企业环境成本处理过程。另外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例如组织编写《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该书更加清晰地阐述了环境会计的含义并在环境成本的计算、分配以及应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指导[2]。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等也都采取了相应行动推动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实践。此外,国际组织在明确环境会计相关概念及定义方面也作出了较大贡献,并推动了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审计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专家工作组的第15次会议上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立场公告》,使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更加系统化、完整化[3]。
2 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经济腾飞的另一面是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经济增长方式仍旧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回顾2015年,我国1/4国土持续雾霾,影响人数占总人口数将近一半,九成地下水受到污染,1.5亿亩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为保护自然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五位一体”生态文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快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研究步伐[4]。我国现行的传统财务会计只把关注点放在了那些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的物品上,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关键意义却无所有权的事物如空气、海洋等,不能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环境 会计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将与其相关联的自然资源赋以价值和价格,并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污染破壞及应履行的治 理义务按照有关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可以促使企业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模式,努力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3 环境会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开始时间较晚,总体水平较低,但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在环境会计披露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促使企业和政府提高了对环境事项披露的关注度。此外我国学者还拓宽了环境 会计的研究领域,环境 审计与环境 管理会计应运而生。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环境会计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占总体的半壁江山,但缺陷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缺乏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也没有可以遵照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的理解只停留在意识层面,日常会计核算依旧是以传统财务会计准则为主,环境会计实务核算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提升。因此我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真正建立与健全环境会计制度。
4 我国环境会计的未来趋势及展望
4.1 完善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体系
环境会计的实施,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抵触,为推动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颁发了许多法律,但却没有一部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当前我国应当在《会计法》中增添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等内容,明确环境会计的法律地位及作用,以国家强制力的形式保证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其次是加快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在会计要素中增添与环境、资源相关的内容,防止企业逃避披露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钻制度的空子。在编制环境会计准则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切不可一蹴而就。另外,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是环境会计准则体系中应当包括的重要内容,通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时有效地反映自然资源的变动情况,有利于企业准确计算经营成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2 建立环境会计披露机制
目前,由于缺乏强制性准则规范的约束,我国的环境会计尚不具备较强的约束力,企业的趋利性使得许多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得不到披露,因此首先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法规,对企业应进行披露的有关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作出规定,逐渐使企业自觉主动地向社会各界披露环境会计的相关信息。其次政府也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监管,环保局、证监会等相关机构应履行自己的责任,加强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审查,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披露。在报告的形式上,可以先以补充报告模式和环境报告书的形式进行披露,待相关准则制度完善后,再通过独立的环境资产负债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4.3 完善环境审计制度
环境会计的实施会牵涉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要想如实有效地反映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全面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加强政府机关以及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制度。首先,要制定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规范环境审计的工作程序,保证审计人员工作有法可循。其次,要制定一套独立性较强的环境审计准则以指导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准则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审计,还涉及,环境资源消耗、环境整治、环境责任追究等方面,科学性较强,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审计人才以应对更高的工作要求。此外,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广环境绩效审计[5]。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职责,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
4.4 吸收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虽然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且缺乏研究深度。而国外开展环境会计研究的时间早,且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体系,在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此来指导中国的环境会计实践。环境会计实务工作的顺利展开不能缺少基本理论的支持,会计理论界应针对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在研究过程中,可充分吸收相关学科成果,将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与会计学有机结合,逐渐扩充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
4.5 加速企业环境责任理念的形成
促使企业承担环境责任需要在法律和道德两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应通过国家强制力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快完善相关环境法规,不仅要包括事后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进行风險预防,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加强企业环境道德责任观的形成,一个承担环境道德责任的企业即便是在法律法规没有约束的空白地带也会主动履行自身的责任,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如税收补贴鼓励企业主动去关注生态效益,此外企业自身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环境伦理作为企业的发展指导思想并付诸实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企业也要建立健全环境责任的内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内部控制,在承担环境责任与实现利润最大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形势的恶化要求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因此环境会计必定是一个全新的、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课题。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3-10.
[2]邹纪元.国内外环境会计的研究分析及我国实施环境会计对策[J].商业会计,2013(03):102-104.
[3]彭铮.环境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展望[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72-74.
[4]张以宽,孙兴华,方宇.关于加强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95-96.
[5]杨知宇.完善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4(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