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2016-05-30陶光琼
陶光琼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过渡,这个过渡的难点,我觉得是在作文的教学上,对低段學生的作文要求往往是能根据图意写几句通顺的话可以说内心里对作文还没有概念。但到中年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局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见,对中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已有一定高度。那么,学生的习作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下面,以我从事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写作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显得无精打采,为应付交作文而写作文。
(2)不知如何下笔写作,语言组织能力差。
(3)习作抓不住重点,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一篇习作像是一本流水账,找不到具体、生动的描写。
二、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班上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长往往只看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懂得让孩子加强习作培养。
(2)学生没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写作时,常常找不到素材。
(3)教师节的引导不得当,很多老师一谈到习作课,都说觉得头痛,让学生写了两节课,而往往找不到一篇优秀的文章。
三、解决办法
1.鼓励学生拥有自信心
为什么学生写作文是在应付老师,完成任务?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觉得自己写不出好文章,缺乏自信心。那么老师应该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怎样树立呢?那就是多鼓励。中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要让他们写得多优秀,是不可能的,但要尽可能地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如:某一个词语用得好、某一个句子很优美、某一段话很感人。老师提出来共同欣赏一下,也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从而增强写作的自信,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有句话说:写作来源于生活。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不能缺少真实,而生活中就有许多真实的素材。那如何引导学生们去留心观察呢?小学中段,都有关于写小动物的文章。在习作前一个星期,我试着让学生先说说小动物,由于孩子们普遍喜欢小动物,学生发言很积极。“我家的猫全身都是黑的”、“我家的小狗最爱吃骨头”、“妈妈给我买了一只仓鼠,它的样子很可爱”……听着都对,可他们对小动物的描述是概括性的,缺乏具体描写。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观察家里的小动物,经过仔细观察后,把小动物的新发现记录下来。看谁的新发现最多。一个星期后的习作课上,学生们不像以前那样咬笔头了。交上来的作文中有这样写到的:我一直以为我家的小猫全身一片黑。有一天它伸懒腰时,我发现客观存在的腋窝下藏着一小块白毛……;也有一个同学写到:我家的小狗多多最爱吃骨头了,还经常把没肉的骨头当成填玩具,用脚踢来踢去……;还有这样写的:我都放学回家了,仓鼠才起床,它用前脚抹了些口水,先给自己洗涤脸,再梳理皮毛,它真是又懒又臭美。显然。经过仔细观察后写出的作文,语言生动了,描写具体了,更好的是,学生们有了细心观察的习惯,并作了记录。
3.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篇优秀的习作,不能缺少好词佳句,很多老师都有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但学生不会用,什么时候该用哪些好词佳句?这就要关系到学生平时的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阅读广泛,对一些词句的理解自然就领悟了,在习作中,平时积累的词句也能自然而准确地运用。农村家庭的孩子,课外书籍少,老师可带领他们借阅学校图书,或是让学生交换阅读各自的课外书。
4.抓重点
三、四年级的作文,多是记叙文,学生普遍有记流水账的毛病,一篇习作,什么都在写,但废话多,没重点。针对类似作文,教师应帮助学生“抓重点”。班上有一学生这样写《我的妈妈》:妈妈不爱贪小便宜,我过生日,妈妈带我去吃东西。我点了可乐、薯条、汉堡、鸡腿,这些东西真好吃,我把所有东西都吃完了,一共花了四十元,老板多找了五元,妈妈退给了老板。面对这样的文章,首先肯定选材很好,但文章要重点突出妈妈不贪便宜的品质,而不要过多描写吃东西。可这样引导:当妈妈数着多找回的钱时,表情怎样?(如皱皱眉头)动作怎样?(又仔细数了一遍)语言描写(对老板说“你多找了五元”)。这样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都有了,很好地体现了妈妈不贪小便宜的特点。这样通过引导、评讲来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少说口水话,少记流水账。
5.鼓励学生勤动笔,写日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可鼓励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我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作业,那就是在作业最后以日记的形式写写当天印象感受最深的事,可以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段话,内容广泛,哪怕是在课外书中摘抄的优美语句都行。如果能长期坚持,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就中年级作文教学,我在二十来年的教学经验中,从实际出发,谈了些个人的方法,我想,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越西县大花乡武警春蕾希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