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问题意识,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6-05-30马晓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意识课文

马晓培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一切学习活动都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各种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都依靠问题意识来维系和支撑。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在对课文言语形式的不断探究与追问中,不断增进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

一、培养问题意识并不是老师多提问,学生多讨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生态”,怎样能让语文课堂生态起来呢?那当然少不了学生的参与,学生要参与课堂就离不开讨论,讨论什么,当然离不开问题讨论,于是便出现了如下课堂情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这种问题式讨论教学只流于表面的形式,完全不顾及问题的设置是否有讨论探究的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教学行为。

我们现在很多的合作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不到讨论有无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到底在自主探究什么?教师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有效的合作学习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课文,这样的教师教学必然是无效的,小组合作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所以在真正的小组讨论中,教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适合讨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组织,讨论的问题一定要体现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实质内容,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二、如何培养问题意识,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建立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师生关系,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就无从谈起。

为了鼓励学生提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提交“学问集”的方法,收效显著。我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一本小册子,册子有十几张页码,上面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自学质疑”一栏,有“问题解决”一栏,让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前做好预习,把自己的问题写在“自学质疑”一栏,每个同学至少提两个问题。每周一评比,选出班级提问最多且问题较有价值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颁发有学校盖章的奖状,这个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二)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设计“主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我觉得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设计的教学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种形式是和课堂随意发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追问相对的一种问题形式,而所谓的“主问题”,指的是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的高屋建瓴式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主问题”的设计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问题情境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培养问题意识借鉴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和叶圣陶先生“宜揣摩何处为学生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的思想。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三)培养问题意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

仅能提出问题不是目的,我们要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认识,以求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并且要善于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以“问题”为桥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再带着问题去,始终保持一个“有问题”的头脑,思考的头脑,始终有一种探究的精神和毅力,使所有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

一个人的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由生疑到释疑的过程。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从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构思乃至文章所表现的生活、思想、情趣等,从中发现新天地、创造新意境。每一次从“生疑”到“释疑”的转化,都会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智能的发展。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只有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意识课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背课文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