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和联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6-05-30谢永旭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比较法内涵教学法

谢永旭

一、比较和联想的内涵分析

(一)比较教学法的内涵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时向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内容,并使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辨别两事物间的相同属性和不同特征。

(二)联想教学法的内涵

联想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象的链接而展开思考,按照一定的标准由一种事物推延到另一种事物,由一种意境联系到另一种意境,利用事物和意境的相关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情感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比较和联想运用的现状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完中。该学校高中部现有语文教师为36名,学历基本为大学本科,5名教师教学经验在20年以上,8名教学经验在15-18年,10名教师教学经验为10年以内,13名教师教学经验为6年内。在校学生数为5000余人,高一有30个班、高二和高三各有21个班,班级按成绩差异搭配划分,分为特长班、重点班、素质班、次零班、零班五个层次。

(二)研究过程的介绍

本次研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对全校36名语文教师进行团体访谈,访谈分为3组2次,每组由12名教师组成,每个教师2次,访谈内容包括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认识以及课堂教学后的自我评价和认识。该校一名语文教师带两个自然班,本研究采取每个班级随机观察一次教学(即一位教师两次教学),对72次教学按照比较联想教学法的使用频率、比较联想教学法的结合使用程度以及比较联想教学法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语文教学中比较和联想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比较和联想法的内涵认识不足

比较和联想教学法的运用以教师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理解密切相关。在对该校语文教师进行团体访谈后发现,教师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认识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首先表现为,使用范围的狭窄。教师对于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内容的运用上存在偏狭认识,普遍认为比较法运用于词语内涵的辨析方面,而联想法运用于情感的体验方面。第二,存在比较和联想是相互分离的认识误区。比较和联想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对比较和联想的认识是独立的。第三,课堂教学中比较联想教学法运用的随意性。经过对教师们的深度访谈发现,教师对比较联想法的运用存在随意性的特征,一般在课前并没有将相关内容进行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性使用。

(二)相对于比较法,联想法的运用方式呈现单一性

与教师的自我认识不同的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无意识地运用比较法的情况比较全面,内容比较丰富。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了比较法的四种类型,类比、对比、横比和纵比。教师在课堂总结时,使用纵比,将朱自清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理解荷塘月色的描写特色。通过横比,总结散文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从比较的内容上看,包括词句的比较,语言的比较,情感的比较。但在联想方法的使用上,则不容乐观,教师对联想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以及在单元知识的总结中。

(三)比较和联想法的运用呈现相互分离的特征

比较使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更加明确,但是比较需要学生将先前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而先前知识的提取需要学生的不断联想,同时比较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寻找比较的维度。但在课堂教学的观察中,教师在利用比较教学法认识词义、学习语言和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常将需要的先前知识和比较的维度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这样的过程缺乏学生对先前知识的自主回顾,缺乏对比较动态过程的掌握,即未与联想相联系,其效率就会有所降低。

四、有效开展比较联想教学法的策略

(一)组织教师学习比较教学法

比较和联想在教师的教学中使用非常频繁,在笔者所观察的24次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平均有三次使用比较或联想教学,这与访谈中教师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认识形成反差。教师对比较联想教学法的不系统认识,导致在教学中使用比较联想教学法的随意性以及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因此,加强比较联想教学法的系统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比较联想教学法的内涵、种类、使用技巧等,并实行课堂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课堂反思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

(二)对比较联想教学法进行精心设计

比较联想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开展课程之前,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比较和联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文章的哪些内容上使用比较联想教学法;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设计两处比较联想法,第一处通过类比联想,学生联想自己的演讲或者通过的名人演讲,类比演讲的共性特征;第二处,在文章的几处排比中,联想过去学习排比的分析方法和作用,比较文章每一个排比段中分句间的不同。第二,比较和联想的具体呈现过程。第三,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比较标准和联想内容。

(三)比较联想教学法需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先前知识相联系

比较联想教学法的目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新内容的主动建构,而联系学生的先前知识则是新内容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比较联想法的设计要围绕新的课程内容展开,例如,《蜀道难》的比较联想设计,要围绕主题展开对蜀地地形的联想。其次,比较联想要以学生的先前知识为基础,蜀道学生并未见过,教师可以通过ppt图片的展示来引起学生对蜀道难的感性认识。

★作者单位:江西于都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比较法内涵教学法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挖掘习题的内涵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