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016-05-30葛周青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李将军大将军汉文帝

葛周青

苏教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李将军列传》的西汉飞将军李广射技高超、智勇双全、廉洁爱士,却因命途多舛而被迫自刎。那么,造成李广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下面结合选文谈谈笔者的浅陋见解。

文章第一段结尾借汉文帝口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的翻译是:“可惜呀,你没有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处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里值得说呢!”汉高祖打天下时代需要有谋略的勇士,“封个万户侯哪里值得说呢!”则说明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你没有遇到好时候”说明他生不逢时。李广所处的年代是国家统一的汉文帝时代,课文旁注:“明代凌约言说:‘汉文帝惜广不逢时,自以其时海内又安,不事兵革,广之才无所用耳。(《史记评林》引)”意思是:汉文帝惋惜李广生不逢时,汉文帝自认为当时国家安定,不从事作战打仗事务,李广的才华没有用武之地。在这样安定的时代,汉文帝根本不会重用李广。如此可以得出结论:李广未得其时,未遇明主。

以上是从侧面来说他的悲剧原因,文中不少地方正面塑造了他的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形象。

“广家世世受射……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李广擅长骑射,跟从皇上出行,有有冲锋陷阵和格斗猛兽的事情,说明他不畏凶险,勇猛。在上郡战役中李广杀射雕者,解鞍惑胡骑,充分说明他射技高超,镇定从容,指挥若定,智勇双全。雁门之战“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李广假装死了,瞥见旁边有一个胡人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于是纵身一跃,推开胡人少年,夺取少年的弓箭,边逃边射箭,最终得以成功逃脱。在自己受伤被抓的情况下,它能够冲破重重追捕,矫健的逃脱,不得不说他有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

除此之外,李广身上还有一些美好的品德。“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李广廉洁爱,有士较高的俸禄却家无余才,说明他不贪财,他还讷口少言,说明他为人质朴,士兵们没有全部吃,李广不吃,说明他与士卒同甘共苦。“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他待兵宽缓,深受士兵爱戴。

正因为他能够廉洁爱士,不贪钱财,同甘共苦,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士兵们都追随他,正如书中所说“爱乐为用”。

李广是如此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廉洁爱士……他的身上有着如此多的美好品德,正如文帝所说:“假如让你处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里值得说呢!”我们知道,高祖是夺政权打天下,需要有勇有谋,技艺高超、智勇双全的人。李广如果处在这个时代屡立战功,封个万户侯是不在话下的,而武帝的“武皇开边意未已”,他的开疆拓边政策可以说与高祖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课文8、9、10三段,后两年,武帝时期,李广立功的时候到了吗?被封为万户侯了吗?

第8段“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天子认为他老了,不愿意让他出征。第9段“……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皇上认为他老了,运气不好,不让他单独面对单于。公孙敖刚丢失爵位,大将军卫青想报答他的恩情,就故以调走李广。在向导故意迷失道路,耽误李广救援得情况下,李广自甘承担一切责任,说各校尉没有罪,是他自己迷失道路。诸校尉真的就无罪,是他自己迷失道路的吗?由文中可知,诸校尉不是真的就无罪,是向导受指使故意迷路,耽误时间。可最后李广没说其他话,承担了一切罪责,恰好对应课文11段“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的性格。李广从小到大和匈奴大小作战七十余战,现在很有幸跟从大将军出来攻打单于兵,但是大将军卫青却故意调离李广军队走与会绕远的路,迷失方向。在问责时,李广因自己岁数大了,不能再面对刀笔吏的羞辱,他的心死了,绝望了,于是引刀自刭了。体现了他在身不逢时时体现出的忠贞刚烈性格。

综上可知,李将军有勇有某,智勇双全,射技高超,指挥若定,廉洁爱士,身不逢时忠诚刚烈……可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于是,我们便能得出李广悲剧的根本原因。

李广的许多优秀的品质多是对下不对上,可以说他不会也没有经营好与政权高层的密切关系,因此,他就不会被重用。而汉武帝迷信,嫌他“数奇”,运气不好,不敢重用也就成立了;而卫青的私心和排挤和落井下石,最终把李广推上了绝路。这是人为的悲剧。而这些原因最根深蒂固的当时社会(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这是造成李广悲剧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司马迁写此文的用意之一,寄寓了他对李广深深地同情,正如明代茅坤所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将军,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泣可涕。”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安中学。

猜你喜欢

李将军大将军汉文帝
高适《燕歌行》“李将军”人物辨析
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大将军搬砖
汉文帝七年《朝仪》诏书研究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不开“宝马”上班的汉文帝
输者风度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陪你一起读历史(5)超有爱的汉文帝
“彭大将军”也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