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6-05-30欧阳旭华

教育界·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欧阳旭华

【摘 要】传统应试教育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者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为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对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为提升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中学化学教学    应用

一、前言

由加德纳提出的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分为语言智能、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种,其智能间彼此独立,每个人因对此八种智能的拥有程度不同,所以个体间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差异。将此理论应用于实践性和基础性都较强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启示

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绩水平的干预作用,即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目标范围,而以成绩的高低作为学生智能差异的衡量标准,促使教学方式统一采用以班级为对象进行相同文化课程讲授的形式,教育的教学功能逐渐受考试和测验主导;而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个体间多元智能组合程度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教学的作用是对学生个体优势进行挖掘,通过设置体现个性差异的课程、符合不同智能特点的教学活动、多种多样的评价观,可以实现学生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平等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对学生智能的全面培养,更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确定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产生正确认知,并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基础性学科,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其中,其教学目标应突破数理语言智能培养的局限,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追求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同步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个体的智能发展特点全面掌握,作为多元智能教育的突破口[1]。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原则确定中的应用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更注重教学的全面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例如,在对初中化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结合《常见的酸和碱》的同一班级授课成果,采取个别或小组授课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即使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也应在统一授课后,教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个别的辅导和答疑,使学生都能够对存在一定理解难度的知识系统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文静的学生提供相关的自学阅读资料,使其习惯自主学习,为好动学生创建小组活动,使其产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初中化学的学习,为其化学思维的形成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尤其注重对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多种智能相互协调实现。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通过讨论法、情境创设等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其智能全面发展的课堂环境;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锻炼的机会;应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尽可能实现因材施教;应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发现自身优点,建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2]。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出的八种智能,尽可能通过教师的设计实现其全面发展。

1.语言智能方面:学生在表述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时存在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语言智能不足导致的。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多发言,或通过加大小组讨论任务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等形式对其进行锻炼。例如“2H2+O2=2H2O”,其正确表述为“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学生通常表述的“2个氢气和1个氧气生成2个水”是错误的,这可能导致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难度增加。

2.数理智能方面:数理知识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例如其化学反应规律、化学计算题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加工处理能力的锻炼,通过启发、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使其形成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对传统初中化学教学的完善和补充。

3.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化学中所有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现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例如,NaOH溶液和AlCl3溶液互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前者滴于后者会先生成沉淀后消失,后者滴于前者会先无沉淀后生成沉淀,只有学生细致观察才能够发现。

4.音乐智能方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有体现。例如教师为方便学生记忆,会编一些有韵律的口诀,这有利于学生音乐智能的培养。例如“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2、3铁,2、4碳,铜汞二价最常见”等。

5.除此之外,初中化学设计中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对烧杯、酒精灯等易碎品的使用,可锻炼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教师有目的设计的课后任务可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将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可锻炼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等[3]。

四、结合实例,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其既是应试教育的热点,又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学会以化合价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正确判断,了解其实质,掌握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为教学目标,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在引课阶段,可结合学生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通过观察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导入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的数理智能和自省智能在此得到锻炼;其次,教师以“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为核心组织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寻找化学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结果得出“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升降现象就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的数理智能和视觉智能;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偏移的同时,视觉空间智能得到锻炼;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自省智能;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升失氧,降还氧”的口诀,在与学生达成共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音乐智能;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自省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多元智能理论认同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认为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只注重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初中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相关智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它学科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相关尝试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芝.多元智能理论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王晓燕.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3]杨东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对教学中几个疑问的探讨与思考
例谈低热固相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