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的符号消费倾向及反思

2016-05-30毛静

亚太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高等教育

毛静

摘 要:当社会上符号开始成为消费目的时,我们的高校教育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符号消费正在逐步侵蚀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符号消费的一些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消费主义;符号消费

当物质极度匮乏,朝不保夕的年代成为过去时,人们将对生理需求的追随转而投向了更高层面的心理需求,以此为特征的物化衡量,开始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人们的消费观不再仅限于物质形态上的使用价值,而是转变成为了人们“身份认同”的一个媒介。消费不再是一个工具性活动而是一个符号性活动。这种符号消费的倾向在社会蔓延的同时也席卷了我们的高校。

一、符号消费观的演变

“消费文化”肇始于20世纪前半叶的西方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将人类的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从物化消费中脱离出来,并赋予了它特定的内涵和社会形态[1]这时候的“消费文化”已经开始强调了对使用价值的抽离,转而演变成了相对纯粹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此时的消费已经与生产渐渐脱离,决定产品定位的不再是生产要素而是人们的需求和消费本身。

作为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符号消费”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他在《消费社会》(1970)中告知:人们就是通过消费不同的物品来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将自己与某种类型等同而与其他人相区别,即人们现在消费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2]这种用物化衡量身份的“符号标准”随着工业革命的扩散,开始在世界各国得到发展。

19世纪后的美国消费主义,主要是以“上流社会炫耀性”消费为其主要特征的,即购买商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更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满足。[3]在这样一个时代,消费是为了社会声望、社会地位、社会荣誉而进行的,要追求名望,就必须消费是每个上流阶层心中,对物品追求的最好诠释。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社会分层为三个基本维度:财富和收入权力以及职业声望,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着阶级政党和地位群体。而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提出了“时尚消费”这一概念。可见无论美国还是德国”符号消费“已经渐渐进入黄金时期。

高等教育在建立伊始并没有任何消费主义倾向,人们接受教育只是为了获得知识,并没有特别的目的性,教育只具有单一目的即传授知识。但随着消费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开始越来越倾向于目的和符号。

二、高等教育中符号消费的表现形式

当消费开始带有评判功能的时候,符号变得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作为一种衡量身份的象征“符号消费”在高等教育中,主要通过对学校类型,层次、学位高低的追求来达到释放。一般而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知名高校对于学生的标签效应

“消费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改变了通过工作来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消费作为一种身份“符号”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种符号特征不仅体现在商品消费中,文化也受到了波及。在高校内部形成的等级体系中,“985”“211”似乎已经成为了金字塔的顶端,高中毕业生、考研群体、考博人士,无一例外的在报考时,更多的倾向了这些知名高校。只要能达到入学标准,无论专业、无论学费,都不是关注的重点,进名校才是其最初也是最后的目标。在生活中,孩子考取的学校类型与层次,俨然已经成为了家长攀比的量化标准。

(二)专业选择功利性

在这种功利化社会大前景的影响下,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态度和期望变得越来越现实,进入高校后的大部分学生群体,对专业的选择不再是出于自身爱好的考虑,而是出于对将来就业的打算。回报与前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正是在这种金钱目标的驱动下,造成了社会上大量专业人才的闲置。专业的设置最初以社会需求为标杆,很多学生出于就业考虑大批量报考,但在毕业之后由于社会需求的饱和,“热门”变成了“冷门”,曾有人做过一项统计,过去排在热门专业榜的计算机、法律、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已经不再那么“热销”。[4]

(三)学位层次“攀高”、“崇外”

当高等教育在扩招政策的影响下,慢慢转化为大众教育时,过去精英教育所带来的工作包分配,已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在这个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论是国家引导、还是企业限制,无形中都在拔高对学位层次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社会,似乎只有获得了硕士、博士才是真正的高端人才,而“洋博士”的兴盛,又给大量的学生造就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目标,似乎只有受过外国教育洗礼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这种极度崇洋、盲目攀高的教育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正在成长的新一代学生的价值观。

三、高等教育中符号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异化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对当代人的精神再造、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学校进行学习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的社会化过程之中,任何社会思潮的兴起,都会对他们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观,产生一定冲击,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踏入社会以后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希望。而如今消费主义的蔓延、需求的升级,已经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名利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教育本质的异化,在误导了大量学生的同时也迷失了自身的使命。

(二)大量文凭过剩

当文凭越来越成为一种能力象征的符号时,有“钱图”的工作、优越的生活环境、优厚的待遇似乎无不与文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还是经济相对贫困的家庭都开始了所谓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文化追寻之路。对学习的热衷固然可喜,但如果仅仅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一味强调高等教育的符号价值,那么势必会造成高等教育的过度消费,进而引起文凭的贬值。这种能力与工作极度不匹配的过度教育不仅扭曲了学生的学习观,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三)深化的教育不公

无论企业还是国家,无论人才招聘还是财政拨款,“985”“211”这类名校享有的资源,都是其他普通类高校所不能比拟的。这种被默认的高校符号标签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也显得司空见惯,在这种结构性资源匮乏的影响下,教育的公平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有钱的通过各种途径上好学校,没钱的上自己上得起的学校,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另一种新的教育消费性贫困,这种贫困扩大了学生间的差异。

四、消解高等教育符号消费倾向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校文化责任的价值向度

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第22次学术年会上,有学者就提出:“现代技术虽然推动社会和人类的不断发展进步,但本质上却推着人远离自己。我们需要反思现代教育的本质,实现现代教育的转型,使教育具有“安顿人的心灵”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人的主体精神出发,发挥人灵性中的“精神之光”,以指引科学理性的正确导航。其中,如何使教育回到人真正成为培养、培育、唤醒人的活动,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重大问题。这时候的大学更应该承担起,其教育育人的本真责任,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承载的能力素养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等教育赋予个人最好的“礼物”。

(二)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

研究表明用人单位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造成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5]刻板印象的存在使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忽略部分信息,有助于简化认知程序,但会引发与事实有偏差的观念和看法[6]。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名校的放大效应就是刻板印象的一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名校毕业生更加优秀,选择用人的企业,考虑的不是学生的个人能力而是一些片面的“符号化”特征。这种唯“符号”是用的用人机制使得符号消费倾向愈加严重。为了减轻这种不良的社会效应,用人单位应该建议一套,以学生能力,道德素质为判断的衡量标准。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完善相应对策

政府以提升学位层次来缓解就业的方式,无疑更深层次的加重了高校的“符号消费倾向”。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苛刻要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推助器,学生高层次的学历证明又反过来吊高了企业的用人要求,长此以往的不良互动,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政府应该放慢高校的扩招步伐,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应该使其回归到“精英教育”的行列。对企业,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合理引导,规避因学校层次产生的社会不公现象。在资源分配上,国家更应该考虑那些自身发展不足的学校,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建立具有自身特质的教学模式,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孟庆艳.符号消费观念的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1(11).

[3]李昕.符号消费——文化资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8).

[4]冯华.从调查结果看高考专业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6-06-28.

[5]姚鹤.就业歧视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干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6]孙里宁.体形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高等教育
Film review:WALL·E
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在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上的演讲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