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
2016-05-30刘山山
刘山山
【摘 要】融合教育的提出给听力障碍的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听障生融合教育着手,分析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及各相关服务成员的角色与作用,针对相关服务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相关服务团队合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听障学生 融合教育 团队合作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促进教育与经济、政治多元文化的良好互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围绕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来进行,维护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某一层面上说,特殊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融合教育提倡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将有助于特殊儿童开发特殊教育潜能,回归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一、听障学生融合教育
(一)融合教育概述。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国际融合教育拉开序幕以来,特殊教育工作者、特殊儿童的家长对“隔离式”的特殊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提倡让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将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融合教育原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于听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听障学生要求接受融合教育的愿望越发强烈,是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教育公平、补偿聋校义务教育及听障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听障学生教育要做到真正的融合,需要多个相关服务专业共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听障学生的潜能,才能使他们以最佳程度地融入社会。
二、听障学生融合教育服务团队的成员
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融合,还包括学校的融合、家庭的融合和社区的融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相关服务团队成员的选择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需求特点来加以选择:
第一,普通教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是实现融合教育的主体,包括各级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特殊教师一般就是具有聋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师,对听障学生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学校教辅人员。这里的教辅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学校辅导教师。
第四,语言康复师。在语言学习方面,听障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需要专业的语言康复才能赶上一般的学生。
第五,心理治疗师。由于听力的缺失或损伤,听障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听力,导致听障学生认知局限,甚至会认知偏差,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听障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参与。
三、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团队合作
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校教辅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在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中,一直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的角色,承担诊断、康复治疗、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等重要责任。
(一)普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个案管理者的备选人员。
(二)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教师即聋生教师是个案管理者的最佳人选,在团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起着整合专业服务,将相关专业服务融入教学的作用。
(三)学校教辅人员。掌握并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协调并安排专业人员到位服务,建立并管理学生资料,提供行政支援,规划与调整专业服务资源,是团队顺利运作必不可少的角色。
(四)特殊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心理治疗师、听力治疗师、社会工作人员和职业康复人员)。他们熟悉学校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明确服务目的与团队运作方式,协助教师和家长落实专业建议,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听障学生转接其他专业。
(五)家长。父母是听障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和养育者,因此,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父母是不应忽视或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总之,在听障学生的教育中,融合教育能让学生更早接触普通人群,参与社区活动,接受全面教育,为将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过有品质的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各相关专业的服务人员要以听障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的知识技能为听障学生服务,以宽阔的胸襟接纳其他专业人员,促进听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白瑞霞.高等聋教育呼唤融合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9(01).
[2]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3]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4]张宁生,陈光华.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2(02)﹒
[5]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本顿,奥布赖恩.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8]田瑞云.全纳教育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J].岱宗学刊,200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