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川之美古来共赏

2016-05-30弦歌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骈文华美滕王阁

弦歌

《滕王阁序》是唐人王勃用骈文写的佳作。此文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手法多变,格调迥异;骈散结合,语言华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下面将本文的艺术手法作以简要梳理。

文思细密,层层扣题 本文原题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谋篇布局,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段概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华美,人才之优秀,宾主之尊贵,紧扣题目“洪府”二字。第二段先叙写清澈幽寒之水,青紫暮色之山;再写仙境般之长洲,桂殿般之楼阁,展示了一幅壮美秀丽的滕王阁秋景图,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第三段写滕王阁及周围景色之美,再一次紧扣题目“滕王阁”。第四段集中笔墨写阁中宴会场面,赞文人雅士之气概和风采,特别是“四美俱,二难并”一句,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和贤主嘉宾作总结赞美,紧扣题目“饯”。后面三段,笔锋一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雅士转为慨叹人生艰难、命运多舛,表达了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的态度。最后交代有幸参加盛会,理当应命作序,紧扣题目“饯”“序”二字。纵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层层扣题。

写景状物,手法多变 王勃在文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山绘水,将读者带入一种绝妙的佳境。1.景情结合法。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景,生动地展示了滕王阁壮美秀丽的图景,描绘了宴游唱和之欢乐。后半部分触景生情,反复抒发了作客他乡、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文中虽流露出相信时命运数的消极思想,但作者正视现实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文中无处不在。可谓景中有情,情中见景。2.色彩变化法。文章不惜笔墨,极力渲染,尽展色彩变化之美。如“紫电”“青霜”“耸翠”“青雀”“黄龙”“白云”等,真可谓五光十色,摇曳生辉。特别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尽力表现出山光水色之色彩变化,上句用色淡雅,下句着色浓重,在对比中突出了秋日景象之色。3.诗画统一法。文章第三段浓墨重彩地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了美的极致。文中写阁门美、屋宇美、山川美,写遍地宅舍、舸舰迷江、渔舟唱晚,真可谓是山清水秀、国富民强的江南风景图,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既具有诗的意境,又兼备画的情调,想时像一幅充满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读时像一首妙趣绝伦的好诗,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虚实相间法。作者登高望远,不仅驰目四方,而且思接万里。文中既实写目之所见,又发挥想像,描摹目力难极之景。如为渲染阁中气氛,作者借助联想,让乐声唤来徐徐清风,让歌声阻遏高空行云,让雅士像陶渊明那样畅怀痛饮,让文人像谢灵运那般能诗善写。如此虚实相间,不仅使读者对所写之景有具体真实之感,又使读者视野开阔,目通万里。

词藻华美,语约言丰 唐初的骈体文,还有齐梁之余风,辞藻繁多,典故滥用,即以形式上的浮艳来掩盖内容上的空虚,但王勃的《滕王阁序》却用骈文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再现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落魄与奋进的感情历程,真可谓辞藻华美,语约言丰。其中妙词佳句,今天还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星分翼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关山难越”“萍水相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之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典故如陶渊明、曹植、谢灵运、冯唐、李广、贾谊、梁鸿、贪泉、涸辙、北海、阮籍……这些典故并未使人陷入浓云晦雾之中,而是清新疏朗,意味隽永。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感染力极强。

总之,《滕王阁序》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它既发挥了骈文特有的铺陈描写手法,又运用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字字绝妙,句句传神,章章生辉,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如都督阎公所言:“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它不但以其真实的情感和充实的内容区别于六朝及其以前那些无病呻吟或嘲风弄月者,而且打破了僵死陈旧的骈文格局和陈陈相因的文风,给骈文注入了新的血液。

猜你喜欢

骈文华美滕王阁
Realizing reliable XOR logic operation via logical chaotic resonance in a triple-well potential system
滕王阁 我心中的歌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华丽』『华美』『华贵』
启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