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2016-05-30杨倩如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危楼沙场稼轩

杨倩如

凭栏对雨,默读辛词。雨帘前,我读到了什么?

落日楼头,满目忧愁,风雨和流年给你雕出了一道道树皮般的皱纹,而眸里依然金戈铁马,依旧醉里看剑,依旧充盈血泪。时隔千年,泪或已冷,血犹燃烧!

断鸿声里游子熬,碧树孤高天寂寥。

稼轩,你用血和泪,壮然写下这些词,但你的血和泪,改不了朝廷所求的苟安。你的词,在风雨里揭开一道道血痕,词中的一声声斥责和悲泣,让后人与你同慷共慨——纵有一身才华、百般武功、万丈雄心却无所用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扬州的繁华已成明日黄花,英雄泪洒处,危楼栏杆。想当年你呼啸沙场,军旗猎猎,豪情万丈,剑指青空。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求田问舍,你又心有不甘。灯下兵书载着你挑醉看剑,梦里沙场任你呼啸纵横。你流了泪,是不是你回到了分麾下炙、翻五十弦、匹马战元贼的青年时代。

什么都会过去的,稼轩!可为什么你揪住往事,不堪回首却偏要回首?当年你只身匹马怒闯敌营全身而退时,盔缨染红了记忆;那时你豪气干云挥刀杀敌,赢得生前身后名,却换来了什么?

换一腔热血空燃为烈酒,换一生肝胆徒愿手刃敌酋首,换一副经纶沐雨任江流,换一次登楼点点泪洒异乡秋,换一身寂寞独赴死而无人挽留,换一赋层楼欲说还休,换一夜阑珊暮然回首灯火犹!

我以前不解:为了一座倾斜即垮的危楼,为了一艘了无生机的破船,为了一本页残尘满的旧书,你会如此痛心?现在我明白了:你要了却君王天下事,你要让北方重回母亲怀抱,你要让百姓摆脱奴役。

雨淅沥沥地下着。我心中更加寒凉,你胸中藏万件甲兵,到头却“身老沧州”,我仰头望向灰蓝色的天空,阴沉着脸的苍穹似是为你垂泪。雨丝细如牛毛。整个大地,静寂寂的,像是一场哀悼。

雨还在下,是谁的眼泪在飞?你作《美芹》的时候,眼里是否有泪?当你的《九议》也不被信任时,你心里是否有痛?当“横绝六台、扫空万里”的你到最后被当做归正人看待,你口中是否有怨?我还想问,你自己觉得这样做,值得吗?值得吗?

可你不说。

你只是化腹中积愤、万卷经纶为你的那一页页千古绝唱,自怨自艾的自嘲自讽——“却道天凉好个秋!”我相信出现在你词中的那个字“秋”,是你英雄末路上心情的最好体现。

你老了,隔了这么多年,你已不再骁勇,鬓角的白发便是铁证——可又算得了什么?在你眼中,无论年岁,为国尽忠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这两言我挪来形容你是最贴切的罢。你眼中是天下,是社稷,是国家,是民族,是疾苦,是民瘼。我宁愿相信就算在你晚年,天命知之以后,眼中依然不容沙染,一如你那颗永远跳动着的,纯血色的心。

可当今天下,能有几人有这样的心呢?

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中的“认识了哪些人物”,以抒情化的语言和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原了辛弃疾慷慨悲愤、壮志难酬的生命。文中多处引用、化用、连用辛词,既契合写作对象,又显得意蕴深厚。特别是第二人称的运用,如面对面地娓娓而谈,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既便于直接抒情,又显得亲切自然。同学们可借而鉴之。

猜你喜欢

危楼沙场稼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稼轩词里拟人多
稼轩词锤炼字句与对仗的艺术
2017,朱日和沙场阅兵
写在地球日
剑歌
登昭明楼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沙场点兵
沙场大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