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阅读之本 立学养之道

2016-05-30欧阳荣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太宰课外阅读读书

欧阳荣华

阅读是平淡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在这个突破口,我们会获得生命的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一个人的阅读史其实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精神成长史,故阅读与学养有着直接且核心的关联。阅读让我们谈吐不俗、余香满口;阅读增加我们的学识涵养;阅读改变我们的精神气质。故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爱阅读,会阅读;尤其是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摆渡人。

一、阅读书目的推荐与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就是善待自己,充实自己。因此,我们要尽量寻找高质量的书来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后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笔者再结合自身的阅读经历,整理出25部课外阅读书目,在高一新生报到时推荐给学生。附录如下:《论语》《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鲁迅杂文全集》《围城》《边城》《谈美书简》《平凡的世界》《活着》《目送》《追寻生命的意义》《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悲惨世界》《欧也尼·葛朗台》《战争与和平》《飘》《双城记》《老人与海》《歌德谈话录》《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除了上述推荐的,也可以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只要有兴趣,就可以翻一翻、读一读。不拘于时、地;也不拘于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广泛涉猎,必有收益。

书推荐给了学生,但学生未必会去读。所以有必要引用名家关于阅读的金玉良言来申明阅读的好处,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具体的一部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的做法是分享读书随笔。如读完《红楼梦》,笔者写了题为《红袖漫言且轻狂》的系列读书随笔,摘录如下:

红颜薄命之宿命论启示。曹公在《红楼梦》开篇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中滋味,因人因时,固然不同。“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颜薄命说,在当时当朝,不知掬下了多少多情女子的眼泪,其中更不乏感同身受、同病相怜的共鸣者。虽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只不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岂可躲过情劫?故,世殊事异,俯仰一世,犹应怀一颗平常心。祸福旦夕,顺逆有时,终须泰然处之。

切不可步秦可卿、林黛玉以及晴雯这类“伤己型”女子之后尘。此三者本是千娇百媚身、灵秀聪颖禀,皆因自矜己才、思虑过度、殚精纵心而毁。美好青春,昙花一现,何其惋惜!

切不可学王熙凤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之“害人型”女子。心眼太多、性子太强、锋芒太露、心肠太狠、一味逞强恃威、工于心计、趋利避害,终会落个众叛亲离、孤独终老的下场。何其可悲!

亦不可效薛宝钗之“忘我型”女子。容貌、才情、家世、性格、品行等无一不完美,无一不令人称羡。这样的女子,是集万千钟林毓秀于一身的圣贤。她的存在,就是为了恩惠别人,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故而周遭人人领她的情,人人念她的好。可是,宝姐姐,你终归不是神仙圣人,生在尘世凡间,可否率性地笑一回,任性地哭一回,随性地爱一回?为别人活,累其一生,何其委屈!

综上所述,我等凡夫俗子,无论贫贱富贵,来此人世一遭,何其不易。故,既要葆天真单纯之童趣,又要享风花雪月之情趣,还应思淡然自足之理趣。多学学平儿、刘姥姥、史湘云以及柳湘莲,便会释然自足很多。

二、阅读活动的开设与阅读方法的指导

高中的学业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张,如何保证学生的阅读,确是个问题。为此,笔者给学生明确规定每天必须保证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以读书笔记上的摘抄为凭证。“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要养成摘抄以及圈点批注的习惯。

如笔者安排了一个课前5分钟的“读书汇”活动,每节课一位同学利用课前5分钟,与同学分享自己最近看的书。分享的主要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示。PPT展示内容包括:作者与篇名、故事梗概、经典文摘等。在“读书汇”中分享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谈谈自己阅读该书的感受以及朗诵个别段落。例如,当笔者示范时,就与学生分享了读书感受:

从逃学少年霍尔顿种种荒诞无聊行为的表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周遭一切人事的怀疑与批判,但在他的内心,我们又可以明晰地感受到他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是孤独的,同时他的言行也是异化的。就是这样一个怀疑、孤独、异化又满心纯善的少年,让年轻一代找到共鸣,也引发所谓知识份子精英们关于孩子成长的反思。

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王小波与冯唐肯定是深受塞林格影响的,这从他们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与语言上就可窥端倪。作为普通读者,我们膜拜这本书,是因为它为人类奉献了一个词语——守望。这是一个超越族群,超越时空的词语。守望,是一种心灵期待,是一种精神呼唤,更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文明传承。但凡我们有思想,有良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守望星空,守望大地,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的心灵达不到这一点,那么优秀的文学、音乐与艺术作品,会帮助我们。

守望与被守望,都是幸福的。

而这个分享的过程,对师生来说,就是一个生命互相触碰与成长的过程。

三、读写并举,化语言碎片为思想华章

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对写作有一句精辟之言: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阅读——积累——领会——运用是写作的不二法门。高中作文在讲求文法语句章法基础上更注重个性风格、思维素养、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学生看问题有角度、有深度,有力度。阅读的积累,主要靠读书笔记与背诵两种方式,而我们在摘录或记忆的同时,即是将书中的吉光片羽内化为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态度的过程。而写作是将这种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表达出来。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下这篇学生习作《读书的滋味》:

很多人说,人的阅读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所读过的书籍就会垒成一座高山,他站在山巅,就能看得比别人更高更远,尽览广袤天地。读书,能让人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但我不这样认为。我看过很多书,却从未有豪情在胸中,读书于我而言,自有另一番滋味。现在我提起笔却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我“读书的滋味”,我翻遍了家中所有书,终于在苏轼的《玉楼春·次马中玉韵》里找到了这样一句词——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知道您的仙骨不被寒暑侵染,也可随时间变化,即便经过千年的相逢也不过就是旦暮之隔而已。这就是我想对那些书中人物,以及那些写书的人说的话。

有段时间我沉迷于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把他的《维庸之妻》《Goodbye》《秋风记》《人间失格》全看了一遍,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被称为太宰治的“灵魂之书”的《人间失格》。在这本书里,人性的丑陋与虚伪无处遁形,世间的丑恶像一把又一把利剑,将男主角叶藏刺得遍体鳞伤。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也是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这世上唯一让他感受到爱的,是那位在别人眼里“难看又穷酸”的恒子小姐。可是恒子最终自杀了。叶藏眼中的“美好”,被世界全盘否定。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这是书中叶藏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太宰治的内心独白,因为叶藏就是太宰治自己。他孤独,敏感,一生自杀了四次,终于在1948年如愿以偿,离开人世,那年他只有39岁。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太宰治已经过世了整整67年,可是当我细细品味他的文字时,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呼吸和心跳,他没有衰老,就那样站在我身边,向我讲述叶藏的故事,向我倾诉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没有所谓时间空间的界限,有些人永远不会死去,只要你翻开那本书,他就在书里等着你,即便是“千载相逢”。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太宰课外阅读读书
日子
日子
日子
日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