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与管理

2016-05-30白春雷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用管理

白春雷

【摘 要】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能使图书馆及学生馆员双方受益。聘用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解决人力资源不足与信息服务需求激增的矛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要正视目前学生馆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完善学生馆员管理工作,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生馆员 图书馆工作 作用 管理

学生馆员也称馆员助理,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中,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学生。引进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馆员承担了图书馆部分的基础工作,既缓解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勤工俭学的机会。

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它从本质上改变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长期形成的固有关系,增强、拓展和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性质和职能,促进了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符合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针和“图书馆之声”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作用

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无论从图书馆角度,还是从参与管理的学生馆员角度,都有诸多益处,是双赢的结果。

(一)受益者——图书馆

1.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好帮手

随着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员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图书馆既要保证原有的服务水平,又要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延长开放时间,而工作人员却没有增加,繁重的工作量和相对匮乏的工作人员之间、读者需求与图书馆服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合理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图书馆部分基础性工作,如值班、图书拆包、上架以及阅览区管理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专职馆员不足的问题,也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并使部分馆员可以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深层次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2.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桥梁纽带

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馆员。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其实就是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的桥梁。因为学生馆员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又为读者服务,他们集学生、读者、工作人员三种身份于一身,既对读者的借阅心理、学习心态、需求趋向十分了解,又对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制度、图书结构与质量、图书分类、机构设置等知道得比较清楚,所以由他们给读者提供服务,一定能够产生十分好的效果。他们一方面能够收集广大学生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为图书馆工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及管理措施反馈给广大同学,成为图书馆的宣传窗口,有助于读者熟悉图书馆并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拉近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

3.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学生馆员大多是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多方面的专业特长,是一支精力充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有效地培养和合理地利用这支力量,挖掘他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在图书馆对外交流和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将对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有利于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和谐,各行各业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努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支柱,当然也应该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图书馆首先要从改变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开始。这是因为,读者如果仅仅是图书馆资料的一个借阅者、被管理者,甚至被监督者,那么他就自然无法确立一种主体意识和感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缺失了主人翁意识,自身权益又得不到很好保障的读者是不会热爱图书馆的。而学生馆员参与图书管理,恰恰改变了双方之间传统的主被动关系,消除了彼此以往心理上的对立思维定式,能将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融为一体,从而有利于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二)受益者——学生馆员

1.减轻经济压力

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是学校勤工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馆员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在学习之余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书刊管理,通过劳动获得一定报酬,既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缓解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可以提高大学生对通过劳动取得经济收入的认可度,使他们亲近劳动,形成动手能力。

2.提高了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学生馆员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近距离接触图书馆,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他们对图书馆各项职能的认识与了解。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图书馆各项工作,逐渐熟悉了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馆藏情况、文献分布、排架规律等,接触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和各种必要的基础学科参考文献,有助于学生馆员专业成长、知识面的拓展以及知识结构的完善。学生馆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馆员融入各种学术团队,有利于学生学术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学术影响力的养成和发育。

3.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对于学生馆员而言,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个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他们通过与图书馆员的密切接触,在服务意识、热爱劳动、热心助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了自身的劳动能力;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学生馆员需要经常地与各种各样的读者沟通、交流、解决各种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以促进学生馆员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馆员阅历,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到图书馆参加实践活动,是真真正正把图书馆变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

二、学生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时间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学生馆员对馆藏分布、文献分类、排架方法从了解到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才不会影响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但学生馆员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无法保证工作时间的稳定与持续性。如由于实习、考试、课程变动、学校活动等原因中途辞职,给图书馆人员管理和工作安排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馆员管理与培养的难度。

2.考核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对学生馆员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也就很难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管理手段不够完善

有些图书馆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学生馆员的管理工作,缺乏监督与考核,学生馆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图书馆与学生助理之间是简单的劳动与报酬关系,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工作范围内,缺乏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有效沟通,使学生馆员缺乏归属感。学生馆员参与工作仅仅是为了拿到报酬,体会不到工作的樂趣,慢慢就会对图书馆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

(二)改进学生馆员管理的措施

1.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2.改善参与环境,强化参与意识。

3.把好选拔关,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最优配置。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生馆员参与能力。

三、结语

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也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展和延伸,对图书馆和学生馆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思考如何将学生馆员与图书馆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不断拓展学生馆员的工作内涵,摸索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奚淑霞.浅谈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6):256.

[2]李文.我馆聘用学生管理员的成就、问题与设想[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08):52-54.

[3]何海燕.刚中带柔,严里显宽: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310-311.

[4]林绮琴.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生馆员管理[J].钦州学院学报,2009,24(03):125-128.

[5]郭晓彤.学生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新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87-88.

[6]王华.加强学生馆员管理促进图书馆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4):42-43.

猜你喜欢

作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