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积极教育以帮助中学生战胜挫折

2016-05-30王学强罗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战胜教育者

王学强 罗珣

[摘要]针对中学生在“心理断乳期”遇到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挫折,通过创设积极情境、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教育学生合理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等途径来帮助中学生战胜挫折。

[关键词]积极教育中学生挫折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98

随着身体生理机能的成熟及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中学生进入了一个幻想与现实矛盾的“心理断乳期”。在此阶段,如果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挫折,常常会产生抑郁、 焦虑、 恐惧、人格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引导中学生积极正面地看待挫折,帮助中学生战胜挫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中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预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积极教育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培养个体的积极力量上,通过多种积极的方法和举措,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积极战胜挫折。

一、创设积极情境,为学生排除心理挫折的环境障碍

挫折情境是指中学生的需要不能被满足的内外障碍和干扰等因素,是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最原始原因。积极教育主张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重视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建设,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和成功,为学生战胜挫折提供帮助。首先,学校要做好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等与中学生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环境的建设,帮助学生排除心理挫折的外部障碍。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从而为中学生战胜挫折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再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校园竞赛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对挫折的认知水平

挫折认知,即受挫中学生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知和评价,是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最直接的原因。对挫折的正确认知也是中学生战胜挫折的先导和前提。所以,教育者应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地采用一些教育方法和心理学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挫折,积极面对挫折,提高中学生对挫折的认知水平。

首先,要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掌握解决心理冲突、应对挫折心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者要帮助和引导中学生认识挫折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还要教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然后“对症下药”。教育者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挫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挫折既是绊脚石,也是垫脚石。中学生要在挫折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发现自我,肯定自己的优势与强项,抓住机遇,战胜挫折。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释放消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包括快乐、兴趣、满足感、爱、自豪、感恩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的情绪主要包括愤怒、厌恶、内疚和恐惧等。遇到挫折时,积极情绪可以帮助青少年摆脱消极情绪对思维的控制,促进学生探求思维和行动的新路径。在平时生活中,积极情绪还通过构建智力资源提高个体将来应对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个体的社会联结和依附,增加社会支持。所以,在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释放消极情绪。

教师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主要方法:尊重、关心、关爱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积极地赞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讲述对现在幸福的体验和对未来美好的设想等。

四、教育学生合理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

教育者要主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这些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主要有精神宣泄法、放松调节法、自我安慰法、情境转移法、适度补偿法、榜样激励法和升华法等。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遇到挫折在所难免。教育者可以实施积极教育,以帮助学生战胜挫折,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战胜教育者
战胜假日忧郁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战胜“可怕”的一刻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我战胜了自己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