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工作

2016-05-30王锋

教育界·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激励职业教育

王锋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是国家教育方针、学校教育目标的实施者,其工作态度、教育理念、管理思想直接关系到学校学风、校风的形成,再加之职校学生有其特殊性。为此,笔者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思考进行梳理,与同行们交流,以期批评指正。

【关键词】职业教育    班主任工作    舆论    激励

一、摸清学生底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要摸清学生底子。因为班主任面对的学生群体比较复杂,班级中存在班委会为首的正式组织和个别学生中为首的“非正式组织”,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一样,只有摸清底子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所以班主任必须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技能情况、道德品质及纪律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家庭情况。摸清学生底子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册,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通过谈话、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通过个别家访全面掌握、了解学生情况。只有这样,班主任做起工作来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二、正确的班级舆论是班主任工作的“助力器”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或各自为政,那么无论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教育方法多么高明,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谓班级舆论是指班级成员对是非、真假、美丑、善恶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和态度。实际上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针对职业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混天度日、自暴自弃的现状,班主任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一是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组织师生进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展开讨论,归纳出积极向上的结论,进一步达到教育规范和防范的目的。如对前几年的“马加爵事件”展开讨论,归纳出当代学生应该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同时应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三是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潜能的发挥。职业中学的学生因文化课成绩普遍不理想,思想消极时有发生,可以通过肯定其专业技能来激励其成才。

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因此在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学校教育。传统的说服式、“填鸭式”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班主任如果继续采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就会显得无能为力或者事与愿违。因为学生时常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难怪有人说老师在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一个月不顶学生在校外一天的见闻感受深刻。因此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讲演赛、文艺演出或公益性活动等,让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陶冶情操、体验成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长期“课题”

学校是担负教育任务的社会机构,其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把活生生的人“加工”成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而社会是一种“秩序”社会,这就要求学校根据社会经济的不同要求,培养出不同规格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有所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如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文明礼貌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班主任在抓好学生专业的基础上决不能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修养、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应该抛弃的,形成一种较稳定的被社会、他人所认同的道德品质。当然,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五、恰当、适时地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用激励的方式进行教育,要比用批评的方式效果好得多。经过调查、观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由于基础、智力、方法等因素导致其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劲头不足,甚至自暴自弃,这就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对其进行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应在某事、某时中寻找其值得激励的方面。对待学生既要“严”字当头又要充满爱心,时时刻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如表扬、肯定、赞许等,其形式有口头、书面等,运用激励手段贵在把握“恰当、适时”两个原则。

六、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每个管理者参与管理过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时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那么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呢?第一,除了抓好现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外,班主任应该着手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细则,时刻提醒学生对照检查。第二,勉励学生追求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达到自我检查、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三,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活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第四,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寻找问题,着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约束机制在一个班级逐渐形成之时,就会为这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创设优越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激励职业教育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