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

2016-05-30胡贇尹瑾珩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护区历史

胡贇 尹瑾珩

摘要:科文特花园是伦敦最大的特色商品市场,保存着大量历史建筑。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经过数十年的保护更新历程,在社区组织、公众、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保护更新体系。通过物质结构和经济活动两方面的振兴,科文特花园历史街区的特征得到了强化,重筑了这一历史街区的活力。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保护管理和更新方式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英国科文特花园;保护区;历史;更新模式

对于大多数身处城市核心区域的历史街区而言,最大的问题通常在于随着社会发展无法满足当代需求而过时,面临拆除再开发的命运。最简单和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其自身进行更新,从物质结构和经济活动两方面进行振兴,强化历史街区的特征,重筑历史街区的活力。

在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根据身处伦敦中心区的特点,从强化街区传统特色出发,在解决历史街区更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案例。

一、

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的形成

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坐落于伦敦西区的圣马丁巷与德鲁里巷之间,位于联系威斯敏斯特城和伦敦城之间的核心地带。

1.科文特花园历史沿革

(1)早期历史(600-1551年)

文献中首次出现修道院花园是在1200年,文档中提到威斯敏斯特圣彼得修道院的僧侣拥有一个带围墙的花园。随后一份记录于1250年到1283年之间的文档提及“住持的花园及威斯敏斯特的科文特”。“科文特”一词在盎格鲁法语中指代一种宗教团体,等同于“修道院”。1515年文件记载当时的修道院将斯特兰德北部的区域出让作为旅馆和市场花园,将带围墙的花园进行出租,这个带围墙的花园被称为“科文特花园”。

(2)罗素家族时期(1552-1918年)

1540年修道院解散后,亨利八世将属于西敏寺的土地据为己有,其中包括科文特花园及其北部7英亩土地;1552年,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将这些土地赐给贝德福德伯爵一世——约翰·罗素,从此,罗素家族对这片土地开始了长达350年的开发及使用。

罗素仅开发了部分土地建造贝德福德宅邸和花园,并将出入口设在斯特兰德一侧,大花园沿着老科文特花园的南侧向北延伸,除此之外只有几幢简易的小房子。直到1630年,贝德福德伯爵四世——弗朗西斯·罗素继承这片土地,才改变了这一切。弗朗西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商人,他委托建筑师伊尼戈·琼斯(Inigo Jones)设计和建造一座教堂以及一个广场,一层带拱廊的建筑形成了以古典柱式为基础的规则空间,造就了伦敦第一个经设计的公共广场。这项计划因查理一世的介入而得到了大力推进,查理一世对Long Acre区域的道路和建筑状况十分不满,而这片区域正是由罗素和蒙茅斯伯爵二世凯里负责。罗素和凯里抱怨由于1625年宣言中制约伦敦建筑物的规定导致他们无法建造新的房屋;国王随后授予罗素2000英镑的费用并准许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建造任意数量的房屋。圣保罗教堂便是1631年在广场西侧建造的第一幢建筑物,最后一幢建筑物完成于1637年。

起初这些建筑吸引了贵族们的注意,但随着1654年广场南侧花卉蔬菜市场的开发,贵族们相继搬离该区域,咖啡屋、酒馆和妓女搬了进来,科文特花园成为中低阶层生活区。

(3)20世纪的繁荣与衰败

1921年政府委员会决定:科文特花园的建筑物已破旧过时,并不适应当时的交通系统,对车辆的通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因此,科文特花园应搬离现有地点。政府管理部门当时考虑了几个地点,最终决定将市场迁往巴特西的九榆树。大伦敦委员会(the Great London Council,GLC)收购了科文特花园的土地,并提出对科文特花园进行综合性再开发。开发项目计划在区域内新建一座能容纳4000人的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新剧院、商店、餐馆、办公楼、住宅、学校和公园等,并对地区内原有道路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科文特花园地区众多历史建筑将因此面临拆除的命运。然而,大伦敦委员会(GLC)的此项计划因查令十字火车站对面纳什大楼的规划许可问题搁置并重新进行规划。

1962年,科文特花园包括市场在内的剩余房产以392.57万英镑的价格被出售给新成立的政府机构——科文特花园委员会(Covent Garden Authority)。

(4)20世纪下半叶至今:城市更新与建筑保护

20世纪60年代末,伦敦交通拥堵十分严重,科文特花园的批发市场影响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花卉市场的外迁,科文特花园90%的房屋关闭或闲置,虽然1971年科文特花园最早划定为保护区,但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开发为办公区的呼声一直很高,因此针对科文特花园新一轮的商业再开发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这项开发计划仍由大伦敦委员会(GLC)制定和主导。但这项开发计划遭受到当地商人、居民和保护者的联手反对,他们担心科文特花园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建筑会因商业开发而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害。在公众的强烈抗议后,广场周围百幢历史建筑于1973年被登录为保护建筑得以保存下来。,避免了再开发项目的运行,而再开发项目的规划方案也被要求进行重新制定。

此事件后,科文特花园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由代表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的30名民选议员代表组成。大伦敦委员会负责科文特花园的团队与该联盟组织共同提出名为“科文特花园法案计划”的保护开发计划并于1978年得到政府的批准。新计划虽然保留了大伦敦委员会的一些原始目标,但原计划中的新建高楼和道路体系被撤销。此外,新计划提出重点保护科文特花园区域的城市肌理及历史特性,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在不破坏历史建筑的前提下鼓励小规模地对历史建筑进行混合使用。该项计划的实施成功地保护了科文特花园独特的历史环境并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这里有一百多家餐馆及大量咖啡馆、一座电影院、12个旅馆和27个剧场,取得了空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建筑分布与风格分类

科文特花园地区承载着伦敦众多的历史记忆,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科文特花园是历史与社会的结合。另一方面,科文特花园地区集中了众多历史建筑遗产,包括一批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典范,如圣保罗教堂、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市场和伦敦交通博物馆等。科文特花园地区的建筑以乔治亚式和维多利亚式为主,也不乏新古典主义等风格。

广场沿东西轴向采用类似圣保罗教堂前的塔斯干柱廊进行围合;广场北侧和南侧是统一的骑楼式建筑,建筑界面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广场周围街道的建筑各具特色,大部分建筑在18和19世纪期间进行了重建,重建后仍保留初建时的建筑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两条街道莫过于国王街(King Street)和亨丽埃塔街(Henrietta Street)。国王街是贝德福德伯爵四世时期科文特广场最主要的街道,以纪念授予他科文特广场建设权的君主查理一世。国王街两侧建筑多数出自著名建筑师之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南侧43号建筑,该建筑完整的立面设计是当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亨丽埃塔街始终保持初建时期的街道宽度,街道两侧建筑因相近的尺度以及类似的山墙及阳台设计,其建筑形象十分整齐统一。科文特花园地区的街道及建筑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如今,科文特花园保护区内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砖红色、浅黄色的联排建筑,整齐流畅;首层商铺的展示柜中展示着各色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木质门窗等仿佛都在向来客展示着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精致、优雅、迷人,魅力无限。

科文特花园丰富的建筑资源得到了大众及政府的重视,在社区组织、公众、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保护更新方式。这一模式包括管理、参与和具体操作三个方面。在管理层面,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监督街区保护更新工程,而社区组织主要管理日常事务;在参与层面,街区居民、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保护活动,配合社区工作,共同呵护历史建筑免遭毁坏;在具体操作层面,遵循街区独特的建筑保护指导方针,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的特色与价值。

二、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保护更新之法规体系

英国“保护区”这一概念于1967年在《城市文明法》中正式提出,其定义为“其特点或外观值得保护或予以强调的、具有特别的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区”,目的是为实现对国内有历史特征和价值的区域进行成片保护。《城市文明法》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提出行政辖区内的保护区,国家也有权超越地方政府直接把任何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群列为保护区。保护区的划分原则是有利于保护该区的特点和完整性,即地段的整体效果。在1974年对《城乡规划法》的修订中增加了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的控制管理。最初英格兰地区共划定了四片以历史城镇为主的保护区,至2010年,已划定了9300多处保护区。不仅保护区类型从最初的历史城镇中心区或古城扩大到村庄、居住社区和大型开放空间等类型,其规模也不断增大。

英国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与调控方面对保护区进行严格的保护管理。英国保护区规划由三个层面的规划体系组成。第一个层面是“地方发展框架”,确定总体的发展框架,包括可持续发展、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等;第二个层面是“区域行动计划”,针对某些有特别改变或需要保护的区域提出规划框架、政策和措施;第三个层面是“补充规划文本”,研究保护区的相关问题并明确对发展的控制,从地方整体层面对街道风貌、建筑高度等进行引导,实现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引导。

与英国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西敏寺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和措施更为详细,如《科文特花园行动计划》(Covent Garden Action Plan)、《科文特花园保护与管理指南》(A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Guide)、《商业用途规划指南补充说明》(Supplementary Planning Guidance for Entertainment Use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促进保护区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

三、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保护更新之公众参与

英国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除完善的法规体系外,非营利性保护组织和民间力量也是科文特花园保护区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的管理运作体系中,西敏寺市政府作为保护更新的主导,负责保护区保护更新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制定与大部分资金拨款。然而,政府并不能保障长期稳定的运作资金,如1990年遇到市场低迷,政府资金有限,科文特花园的保护工作不得不暂停。所幸的是,1995年英国“遗产彩票基金”及时为科文特花园注入资金,这才使得科文特花园保护更新项目重新扬帆起航。“遗产彩票基金”成立于1994年,以创新的方式致力于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它在政府拨款之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遗产保护资金。

对科文特花园保护区而言,没有“英格兰遗产”(English Heritage),就没有今日的凤凰涅槃。“英格兰遗产”(English Heritage)是英国政府有关历史文物古迹的法定组织,它的官方名称是英格兰历史建筑和古迹委员会,它是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由国家文化部赞助,其主要的权利和责任都严格遵循国家文物法。上世纪80年代初在科文特花园建筑面临拆毁之际,“英格兰遗产”启动特别程序一夜之间登录了百幢历史建筑,使众多蕴含历史价值的建筑保存下来。

英国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体的公众参与,二是以民间组织为载体的参与。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成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组织形式。科文特花园保护区内外的民间组织为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科文特花园地区信托(Covent Garden Area Trust,以下简称CGAT)是对保护区保护与更新贡献最大的民间公益性组织,这一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保护区日常管理的主要机构。该组织成立于1988年,是一个注册慈善团体,以保护97英亩科文特花园地区的历史建筑和独特的历史环境为职责。基金会成员来自于那些工作或生活在科文特花园并对其感兴趣的人。信托主席由社区和地方政府的秘书处指定,其他信托成员可通过其他相关组织或机构提名推荐。CGAT出版了一系列与科文特花园相关的书籍、照片和文档,为科文特花园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史料基础。此外,CGAT组织的一些公众教育项目和文化活动也涉及科文特花园的保护与更新,旨在为市民了解科文特花园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特色提供介绍。同样也是保护组织的科文特花园社区协会(Covent Garden Community Association,简称CGCA)成立于1971年,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和提升科文特花园的环境和价值,因此得到众多的社区及公众的支持。通过CGAT、CGCA等保护组织的推动运作,组织各项民俗、商业活动以及艺术展览,通过良好的宣传渠道吸引关注,从而使科文特花园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

各类遗产保护组织和民间力量在保护遗产过程中,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保护活动,影响和加强了周边民众对遗产的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保护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遗产保护的良好局面。

四、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保护更新之实践措施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缺少修缮及有不良视觉形象的地方会感到不适和害怕。因此,保护的第一步通常对建筑和公共环境实施改善。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地方规划部门集中力量改善历史保护区内步行街道的小品、座椅等,并整修历史建筑立面。

威斯敏斯特市政府联合科文特花园地区信托基金会根据科文特花园的具体情况制定科文特花园建筑修复指导方针,要求保护区内的所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都应按此标准进行”。

1.历史建筑的日常维护

科文特花园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日常维护,并制定了相应的维护准则以供参考。这一准则涉及屋顶和排水设施、墙体、门和窗、砖墙、商铺门脸和商铺标识等部位,全面而具体,是科文特花园保护更新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屋顶和排水设施

排水沟和落水管等排水设施确保建筑不受雨水的损害而处于良好的状态,一旦排水设施发生阻塞或损害,建筑物极短时间内便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排水沟和屋顶必须每6个月进行检查和清洗。

(2)墙体

墙体修复需十分谨慎,维修和勾缝需由专业建筑工人进行,老建筑的灰浆勾缝应采用石灰砂浆或石灰砂浆与水泥的混合物,不能采用水泥砂浆,以免对砖墙产生破坏。

(3)门和窗

门和窗均为易老化的建筑构件,应每年进行详细检查,或经常进行重新装修以保证门窗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门窗外部的木工应定期涂刷油漆,以起到防腐的作用;涂刷同时对窗户上松散的细小构件一并进行修理和更换;铸铁排水管或金属格栅也需要定期涂装防锈。

(4)砖造

科文特花园保护区中有许多精美的砖造工程,它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维护,砖造维护如清洗和修补需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5)商铺门脸

科文特花园特殊品质大部分来自于这些独特的建筑门脸,因此日常维护十分重要。在18、19和20世纪早期的建筑中,店铺窗户通常由古典立面元素构成一个建筑框架,如带基础和柱头的壁柱、装饰带(柱顶过梁和挑檐问)、檐口和壁架。这些立面特征应该予以保留,如果有损坏应按原来的方式进行修复或替换。在修复旧店铺门脸时,修复细节应尽最大可能根据原建筑信息进行确定。如果原建筑损毁严重或无法提供可参考的修复依据,通常情况下可根据相邻建筑的风格和同时期类似的建筑门脸进行修复。

修复工作开始前,建筑物保护的情况和任何细节都应进行评估和记录。如铝板、塑料、有机玻璃、花哨的瓷砖和层压板,这些可能对科文特花园的历史性特征造成破坏的现代材料应禁止使用。旧门脸的修复应该谨慎小心以免出现草率拼凑的情况。

此外,科文特花园市场有限公司(Covent Garden Market Limited Partnership)也制定了两份设计指南以保证市场的日常运营对市场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不产生负面影响。

2.公共空间的复兴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只是为公共领域提供一个舞台,而公共领域是一种社会的构筑过程,因此保护区的公共领域必须复兴,使之富有活力。

在城市保护区中,有计划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公共领域的活力。其中包括编排节目和公开展示,鼓励人们在公共场所中参观、购物和闲逛。科文特花园鼓励对建筑底层进行积极的利用,如零售、酒吧、画廊以及其他文化设施,有助于活跃街道、提高街道吸引力。此外,丰富的街头表演也有助于激活科文特花园的活力。

3.无障碍设计

英国1995年颁布的《残疾歧视法案》推动了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的无障碍设计。历史建筑首层入口处增加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坡道和自动提升器械),中心市场周边的人行道被拓宽以改善广场与周边街道的通达性,科文特花园保护区内无障碍公共厕所的设置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此外,科文特花园的工作人员和租户均接受培训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和个人援助。

4.经济的振兴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经济的繁荣也是历史得以延续的载体。科文特花园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功能置换以解决区域在物质上和功能上的过时;改善和整治街区环境使街区焕然一新;充分利用保护区在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试图建立和保持其消费娱乐旅游中心的地位。正是科文特花园这种积极的形象使它成为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的地方。高端零售品牌和餐饮场所的引入进一步刺激历史建筑资产的成长和充分利用;新建的高端公寓为街区带来高品质的常住人口,带动街区的房地产发展,恢复本地建筑的住宅用途,重塑科文特花园积极的社区形象。

五、结语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历史、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综合项目,其既要强调历史的保护与传承、文化的延续与传播、经济的复兴与发展,又要三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最大的平衡点在于保留与开发,而科文特花园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在保护工作中,实用与审美相得益彰;在更新过程中,文脉与活力完美融合。区域中历史建筑得到良好的维护并引入新的功能,街区中出现了一座座餐馆咖啡厅、商店和陈列室,街头艺人们在这里施展才艺,各种城市活动在这里开展,整个街区变得生机勃勃,成为伦敦西部最著名的景点。

科文特花园的保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保护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将政府、非营利组织、公众纳入到保护管理体系中,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共同实现科文特花园的保护。受公众保护运动的影响,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和指导方针,与社区组织共同监督管理保护区的保护更新工程,确保保护区的历史特色与价值。

通过对伦敦科文特花园保护区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更新模式的分析与研究,使我们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和更新方式获得有益的经验。科文特花园保护区的做法,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依据。

1.改进历史街区管理体制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中采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模式。由中央政府进行相关保护理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运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更新;同时设立相对独立、专业的保护咨询执行机构,专门处理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事务,为遗产保护更新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提倡民间保护组织的参与,加大公众对项目的监督力度,提升遗产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开放性与透明性。

2.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细化针对历史街区特色的评估

我国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经过50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有形文化遗产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国家、城市、区域等不同层面制定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由于不同城市不同历史街区的差异甚大,从区域保护的角度来统一进行保护规划难以具体化,保护条例编制和实施均颇具难度。相较而言,英国地方政府对城市中的保护区进行特色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保护区的规划、保护、更新及开发制定相应条例或准则,为保护区的保护更新和开发控制提供理性依据。此外,特色评估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值得我国遗产保护部门的学习与借鉴。

3.构建“政府主导、保护组织和公众个人为辅”的公众参与模式

科文特花园的保护过程中,保护组织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民间力量的保护与努力阻止了保护区被虎视眈眈的利益集团和政府的拆除,为濒临险境的科文特花园赢得了一线生机。然而,对于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遗产保护现状而言,由于相关制度尚不完善,非营利保护组织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的作用还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我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而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构“政府主导、保护组织和公众个人为辅”的模式,建设成熟有效的参与渠道,鼓励和加强保护组织和民众加入到遗产保护中。

(责任编辑:文丹)

猜你喜欢

保护区历史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穿越沙漠去看“你”——参观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