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命教育和语文作文课相结合初探

2016-05-30林怡

大东方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文课语文课堂想象

林怡

摘 要: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各方面因素,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已经越来越为教育部门所重视。为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课两全的效果,笔者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语文的写作课相结合,设计和实践了“生命教育写作课”,以某中职校的15级学前教育班的4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获得了良好效果。该实验的目的:为将语文作文课与生命教育相结合提出一种可操作,有效的供语文老师将生命教育与作文课结合的方法和路径,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①将语文作文课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课结合,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能将生命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合于语文课堂,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效果。②生命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悦纳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验课程分五次课:第一课:种子的故事;第二课:百草园;第三课:长在悬崖上的树;第四课:旅游;第五课:生命是一条河。本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分析是:以生命的历程设计:从生命的源起到经历发展,其中包括欢乐、痛苦、挫折、奋斗种种,最后再走向消亡,并把生命继续传承给下一代。本实验在课程结束后分析了本年段语文老师对实验对象在这一实验前后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和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①该实验的课程设计适合于在中职生语文课堂中使用。

②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語文作文水平是有效的。

③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有效的。

④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作文课

一、前言

近年以来,常常发生中学生自杀,故意伤害,打架斗殴,迷恋网游,吸毒等等恶性事件,究其原因,应是缺少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缺少人生目标,认识不到生命的价值意义所致。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的生命教育越来越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所重视。

但一方面由于普通中学升学压力大,课程安排紧,并且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经常配备不足,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没有得到充分开展。在中职校情况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语文作文课,语文课教师又常常觉得作文课学生写作素材贫乏,缺少真情实感,难以写出生动形象,真切感人的作文。

笔者是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同时曾经是一名语文教师,自从业以来,常感以上两点困惑,也一直在寻求这二者的结合,现在尝试进行将心理健康课和语文作文课结合的探索,望能弥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并为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解决语文作文课的这一问题尝试提供一种方法,也希望广大教师朋友能提出宝贵意见。

二、目的和意义

生命教育是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很多。而在语文教学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目标,融入语文课堂的研究也很多,但将语文作文课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则很少,并且目前的研究并未提出一种可操作,有效的供语文老师将生命教育与作文课结合的方法和路径,本实验将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①将语文作文课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课结合,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能将生命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合于语文课堂,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效果。②生命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悦纳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1)选取以某中职校15级学前教育专业4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2)以语文课作文课的形式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文化课程中去:

第一课:种子的故事 配乐: 爱的纪念

第二课:百草园 配乐:森林里沉睡的宝贝

第三课:长在悬崖上的树 配乐:神秘园

第四课:旅游 配乐:太极

第五课:生命是一条河 配乐:妈咪的爱

(3)在课程上完后请年段的各个语文老师对学生在这一实验前后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这一课程的感受和收获。

四、关于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分析

生命教育是教育人们珍爱和敬重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且悦纳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从生命的历程来说,生命从最初的一颗细胞到发展到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再经受人生的发展,其中包括欢乐、痛苦、挫折、奋斗种种,最后再走向消亡,并把生命继续传承给下一代。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都带着上帝的旨意来到人间。有的落到平原,有的落到沙漠。有的成长为一颗苹果树,有的是沙漠上的一棵骆驼草。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独特的生命历程。本课用讲故事的形式,用音乐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一颗种子的经历,也是重新感受自己的心理历程。加上教师的心理暗示和引导,可以引导学生悦纳生命,面对生命的种种经历,感受生命的快乐。

认识了生命的起源,接着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自我的生命状态,因此借用“百草园”的意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百草园”里的一棵树或一棵花或一只虫子或一种动物,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生命状态,并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一想象,学生可以很直观而准确地描绘出自己的形态和感受,从而更接受自己的生命状态,更尊重自己的生命。

人生岂无风雨,不经历风雨也难见彩虹。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时刻充满了烦恼眼泪和悲伤。如何面对挫折,悦纳生命是人生的重要一课。“长在悬崖上的树”通过一棵长在悬崖上的树来讲诉自己的痛苦,悲伤和不屈的抗争,最后享受到其他树不能享受的生命高度,迎来人生的彩虹的心理历程。引导学生重新看待挫折,激发其内在的生命能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好比一次旅游,看似命运安排,实则无处不是选择的结果。旅游以黑板画出的各种景点,让学生自主选择游览。可以选择一个景点,也可以选择多个景点,画一条游览路线图。有高原雪山珠穆朗玛峰,也有大海辽阔有时平静有时汹涌,有一马平川草原雄鹰,也有浩瀚沙漠绿洲骆驼……这些景点暗示着游览者的价值观,审美观。选择的结果预示着个体倾向于选择怎样的生活。潜意识的具象化有益于个体的自我认识,并把人生的际遇知觉为自主选择的结果,从而更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生命是一条不断奔涌向前的河流,不仅预示着个体的时间如河流奔流不息,也預示着生命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从我们的祖先到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到我们,再到我们的孩子孙子曾孙子,代代传承,每一代都从上一代接过生命礼物,然后传承给下一代,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这样的联想和想象有助于个体认识到生命传承的意义和使命,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礼物。

五、实验方法及解释

(1)音乐和冥想结合,引导学生进入想象世界。音乐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得到音乐的熏陶,音乐也可以直达心灵叩开潜意识的大门。使用音乐可以塑造情境,使语文课堂更有吸引力。

(2)运用意象引导技术,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世界中畅游。联想和想象可以使学生静下心来,进入想象的奇异花园,使原本贫乏的世界变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

(3)在冥想结束后进行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描述不做判断,鼓励其说出真情实感。将联想和想象的画面和感受用文字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描写和讲述可以使学生再次感知自己的想象世界,使潜意识的世界再一次被知觉,这有助于个体的情绪宣泄和情感表达。

六、实验后的调查结果

1.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论

(1)作文中的意象出现增多,绝大多数学生均有对意象的描述。

(2)作文中的心理描写增多,并且真实细腻,真诚动人。

实验对象的主观调查结果:

(1)大多数学生反映随着音乐冥想后,感觉很舒服,很放松,常常看到一些奇妙的景象。

(3)大多数学生反映在分享环节,自己的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无话可说。

(4)大多数学生反映写作文变得有话可说,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能感受到并且描述得出,心理描写也变得细腻,真切。

2.本实验的结论

(1)该实验设计适合于在中职生语文课堂中使用。

(2)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是有效的。

(3)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有效的。

(4)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朱建军.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朱新兵.謶谈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新论视窗,2006

[3]刘雪琴,李鹏飞.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7

[6]常若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

猜你喜欢

作文课语文课堂想象
快乐的想象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马老师上作文课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