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与晚跑的比较与研究分析
2016-05-30黄新新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晨跑与晚跑比较分析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晚跑的接受度较晨跑强,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运动提供基础。
关键词:晨跑;晚跑;大学生;接受度;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金华市晨跑、晚跑的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搜索国内外有关晨跑、晚跑的相关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等资料,努力将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本研究较高的工作“平台”。
1.2.2问卷调查法:结合资料编写《(晨跑问卷)晨跑与晚跑的比较与研究分析的调查问卷》与《(晚跑问卷)晨跑与晚跑的比较与研究分析的调查问卷》问卷,通过问卷星网页对金华市共108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可用率为100%。
1.2.3访谈法:结合资料以及调查问卷随机对晨跑或者晚跑人员进行访谈,共访谈5人,以此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使调查更为准确。
1.2.4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与相关数据的统计、比较,使本课题调查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现状
2.1.1晨跑调查结果与分析
晨跑人员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且相对少,,大家普遍认为相对于晚跑选择去晨跑的原因是激发自己一天的精神。但他们晨跑的时间不固定,包括因为环境的原因影响自己是否要去晨跑行动。晨跑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造成一种负担。即使去晨跑,大家选择晨跑的时间以6:30-7:30,这与大学生的上课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在晨跑运动时间与晨跑距离的比较下,根据表1分析得出,晨跑时间主要是一小时以内,且大家速度不一,有快有慢。
对于晨跑的动机,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动机主要是以保持健康、控制体重,缓解压力以及增强意志为主的。
2.1.2晚跑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会因为温度、上课时间、或者早起困难而更倾向于晚跑。且晚跑有助于消化,睡眠质量。
分析其速度与时间的比例,我们发现他们将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的比重大,且大部分速度较慢,时间为一小时多的比重小。这与大学生的体质还有状态相关。
在这次调查中,即使有时候学院会组织晨跑点到,大家也只是去签字了事,这里面还需要学校围绕大学生的学习、生理状态、特点去更多的思考。
3 大学生对晨跑、晚跑的接受度
适当跑步对压力的缓解起着一定的作用,增强体质、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3.1大学生对晨跑的接受度
总得来说,大学生对晨跑接受度低。大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且大学的生活是相对自由的,晚上睡得相对来说较迟,对于他们来说早起是一种负担,睡眠的不足也将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他们缺乏自主锻炼、全身心锻炼、坚持锻炼的懒惰误区。参加晨跑的学生是因为学校要求晨跑才跑的并不是自愿的,就算自愿也不能天天坚持晨跑。
晨跑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
3.2大学生对晚跑的接受度
大学生在校压力大,需要跑步这个途径进行缓解,而白天温度相对于晚上高,且大学生白天时间都以寝室、教室为主,只有晚上才有空余时间进行活动,自然而然,夜跑成了首选。晚上温度低,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粉尘、化学物质以及部分有害物质都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沉降于地表,晚上进行长跑时,由于血液循环程度高,人体可在有氧代谢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也会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转化为能量而供机体利用。在晚间进行跑步后,人体在半小时后便会出现较强的困意,可以使人入睡快,睡得深。
4 建议
大学生对晨跑接受度较晚跑低。学校可以从学生的情况调整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案。①改长跑类运动时间为晚上。②可以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夜跑,有助于促进学生团体之间的关系。③改变枯燥无味的形式,将各种有趣的活动结合起来,提供其运动兴趣。④普及运动知识,開展有关讲座。⑤在活动区域要紧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继忠.大学生晨跑误区的根源与解决方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98.
作者简介:
黄新新(1995— ),女,汉族,浙江省温州人,学生,本科,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