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鲍莫尔文化经济学思想评述

2016-05-30周正兵

关键词:学术思想威廉

周正兵

[摘要]作为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者,威廉·鲍莫尔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举世瞩目,而其多少带有业余性质的研究,却在不经意之间成就了“成本病”这样的原创性概念,并因此被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本文从威廉·鲍莫尔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表演艺术:经济学的困境》入手概述其文化经济学思想:一方面通过回顾其生平与代表作,揭示文化经济学经典的原貌;另一方面通过重新还原“成本病”理论的生成逻辑,揭示其学术思想的内核及其影响,以期推动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经济学创始者的认识。

[关键词]威廉·鲍莫尔;“成本病”;创始者;学术思想;文化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6)02005606

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以来,经济学学科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不仅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而且不断开疆拓土,成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盖瑞·贝克(1930-2014年)是威廉·鲍莫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看来,人类的所有行为,不仅仅是经济行为,都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经济学核心理念(“资源优化配置”)及其方法(“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应用到人类行为更广阔的领域。[1]不过,经济学对文化领域的入侵似乎并不顺利,这多少是因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与文化的创造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格格不入,经济学的规范方法似乎对文化问题束手无策,而且经济学家向来对文化敬而远之,自然不愿为其承担过高的声誉风险。而文化经济学的开端就在于少数的杰出经济学者,他们成功地概括了文化生产的不确定性并使之理论化,其成果也推动了文化经济学的发展。[2]而威廉·鲍莫尔就是实现这种突破的第一人,自然也被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他于1996年出版的《表演艺术:经济学的困境》[3]被视为文化经济学学科的《国富论》;而“成本病”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原创概念,其重要性与突破意义则不亚于《国富论》中的“看不见的手”。其后,文化经济学吸引了大量杰出经济学家的参与,如提勃尔·西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艾伦·皮考克(Allan Peacock)、迪克·纳泽(Dick Netzer)、理查德·凯夫斯(Richard Caves)、布鲁诺·费雷(Bruno Frey)、大卫·索斯比(David Throsby),通过他们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如今文化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一齐成为经济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鲍莫尔有着与其他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路径,其研究的文化经济学领域有着明显的双向互动的特征:一方面,经济学入侵文化领域,催生文化经济学独特的概念与话语体系,其代表性成果就是《表演艺术:经济学的困境》(以下简称《表演艺术》);另一方面,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其核心概念——“成本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入侵经济学,重塑经济学的理念与认知方式。

一、威廉·鲍莫尔其人其事

威廉·鲍莫尔,1922年2月26日出生,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退休高级研究员,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世界资源研究顾问委员会主要发起人等。威廉·鲍莫尔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出版的专著达40余种,其中已经成为学术经典的著作包括《表演艺术》《微观经济学》《超公平主义》《企业家精神》《管理学》《支付结构》等,发表的文章更是高达500多篇;所涉猎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如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结构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艺术品市场、表演艺术等,其中可竞争市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鲍莫尔-托宾模型、鲍莫尔成本病等关键词更是为学界奉为圭臬。

威廉·鲍莫尔出生、成长于纽约市,其本科也就读于纽约的城市学院(City College),在读书期间他所感兴趣的对象是经济学与艺术,由于当时城市学院的经济学学科实力有限,这倒是给了他更多接触艺术与社会科学的机会,他对视觉艺术的终生兴趣也许和这段经历有关。

[4]当然,他本人对经济学的兴趣则由来已久,据他回忆这与其家庭有关,因为他的家庭有着明显的左翼倾向,他本人很早就认为不歧视、去贫困等是社会首要问题,直至今天也持之如故。也许就是源于对经济学浓厚的兴趣,在其就职、从军5年后,威廉·鲍莫尔开启了作为经济学家最不平凡的历程,那就是在1947年申请伦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由于威廉·鲍莫尔本科就读的学校鲜有人知,伦敦经济学院的老师们觉得这个年轻人也许并不合格,所以他的第一次申请被拒绝了。于是,他再次申请下一年度的入学资格,也许是他的诚意打动了利奥尼尔·罗宾斯(LionelRobbins),罗宾斯答应他入学就读硕士学位。不过进校以后,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由于威廉·鲍莫尔在讨论课上的优异表现,罗宾斯很快就决定让其转入博士课程学习,而大约3周之后,威廉·鲍莫尔又升任为伦敦经济学院教员。在伦敦经济学院期间,他一边教学,一边写自己的博士论文,其论文答辩也富有戏剧性,在经历长达5小时的漫长讨论之后,答辩委员会的诸位绅士都看看手表,有些担心家人等待的时间太长,最终决定投票,而威廉·鲍莫尔也是投票人之一。投票结束之后,所有人都径直回家,以至于当威廉·鲍莫尔被等在外面的妻子问及结果时,他也只能耸耸肩回答说,“我也不知道”。

对于威廉·鲍莫尔而言,伦敦经济学院的经历无疑是其学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篇章,不论是作为经济学家,还是作为文化经济学家。同样是伦敦经济学院毕业生的知名文化经济学家大卫·索斯比(David Throsby),在描述文化经济学史时这样说道:“罗宾斯在1963年发表的文章这里指《国家与艺术》(Art and the State)。,无疑是英国现代经济学家中,第一个分析政府在资助公共博物馆与画廊活动中所承担的经济角色。”[5]而其后艾伦·皮考克(Allan Peacock)(1969年)与威廉·鲍莫尔(1966年)则紧随其后,开辟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新疆域。值得一提的是,艾伦·皮考克与威廉·鲍莫尔都是罗宾斯的研究生以及年轻的同事,由此我们可见伦敦经济学院的经历对其文化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5]无独有偶,罗宾斯、艾伦·皮考克与威廉·鲍莫尔这师徒三人虽然都以经济学家闻名于世,却都无一例外地对艺术情有独钟:罗宾斯偏爱视觉艺术,撰写了不少艺术评论,且是英国几家重要博物馆的理事;艾伦·皮考克则钟爱表演艺术,自己作词作曲、组建乐队,并长期担任苏格兰艺术委员会主席;而威廉·鲍莫尔则痴迷于雕刻与绘画艺术,他不仅业余创作、售卖画作,更是在其供职的普林斯顿大学开设雕刻艺术课程长达20年。一个经济学教授开设雕刻艺术课的确有些另类,不过正是这一点吸引了20世纪基金会(Twentieth Century Fund)的注意。当时,20世纪基金会正准备在艺术资助方面有所作为,任务之一就是做一些艺术领域的规范性研究,他们曾经与很多学者接触过,但是都没有成行。但是,当有人推荐威廉·鲍莫尔——这个在普林斯顿教授雕刻艺术的经济学教授,他们就赶快与威廉·鲍莫尔联系,并最终确定合作事宜,于是便有了1966年的《表演艺术》。当然,如果没有“成本病”概念,《表演艺术》恐怕早已被遗忘,而如今的事实恰恰是,人们往往得鱼忘筌,只记得“成本病”,而其出处《表演艺术》却并不为人所熟知。而“成本病”概念的诞生似乎与其所研究的对象——“艺术”有些类似,并不是来自于规范分析,而多少与灵感有关。据威廉·鲍莫尔本人自己回忆,他在撰写《表演艺术》期间的一个早晨,大概4点钟,他突然醒来,写下只言片语,然后继续回去睡觉,而这只言片语就是有关“成本病”的,于是文化经济学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概念,文化经济学学科也翻开了历史的第一篇章。

二、被遗忘的《表演艺术》

正如本书委托方20世纪基金会主管奥古斯托·

赫克歇尔(August Heckscher)所言:“解决问题的首先步骤是了解问题,如今的美国民众拥有巨大的财富,且对那些魅力无边且社会价值明显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不希望艺术机构始终处于未经研究的不确定状态。”[6]质言之,《表演艺术》的核心目标是分析表演艺术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或者按照作者自己的话就是:“分析表演艺术机构的财务问题,并揭示这些问题对于美国艺术未来发展的意义。”[3]4就此而言,《表演艺术》无疑是“美国迄今为止对表演艺术经济学状况最仔细、最周全的分析”,[8]其首创意义毋庸置疑,这也恐怕是威廉·鲍莫尔被视为文化经济学鼻祖的原因所在。遗憾的是,人们似乎只记得“成本病”,而对于其所出之处则几乎置若罔闻,甚至我国大多数学者更是将“成本病”的出处算在威廉·鲍莫尔1967年发表的论文的《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城市危机解析》[9],于是,全球文化经济学界,特别是国内研究者彻底忘却了《表演艺术》,自不必说其学术价值。作为学术界必要的补课,我们的分析还是从其内容开始,共包括现状描述、趋势及其分析、财务来源等3章,以下依次分析。

第一部分描述表演艺术现状,主要包括机构、环境、观众、艺术家以及财务等五个方面,可以说是史上数据最全面、范围最广泛的一次表演艺术现状梳理,并在详实的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很多振聋发聩的结论,而“成本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表演艺术“在机构规模、艺术及财务目标、机构寿命以及管理机构的复杂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有关表演艺术机构的性质及其发展的研究本身就意义深远”。[3]15在这个部分,作者系统辨析了商业剧院、外百老汇剧院、地区性剧院等基本概念,分析其历史与现状,为全书奠定了概念基础,拟定了分析范围。在环境部分,作者对美国二战后的文化繁荣(cultural boom)现象做了系统分析,构建了美国表演艺术发展的整体环境。而在观众分析部分,作者充分展现了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原创能力,这不仅体现为原创性的调查问卷设计,也体现在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其对观众特征的描述:“59%的观众是专业人员,只有8%的是蓝领工人,平均的教育年限是4年本科,平均的家庭收入是9500美元。”[3]94这些都成为后来文化经济学中消费者以及文化财政资助合法性分析绕不开的话题,并在文化经济学中不断地演绎与发酵。在艺术家分析部分,作者不仅以大量数据雄辩地说明,艺术家收入在专业人员中位居末位,而且探讨了高失业率、低社会保障程度等现象,这些也是日后文化经济学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艺术家劳动力问题。而在财务分析部分,作者通过表演艺术机构收入与支出的比较发现“收入差(income gap)”现象,这就是“成本病”概念的前身,也是现状分析部分最大的发现。

第二部分的核心话题就是“收入差”现象,这个部分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收入差”现象的成因及其趋势,其实质是论证“成本病”问题,对此我们下文将有详解,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三部分所讨论的是财务来源问题,包括个人、机构以及政府这三种来源,主要是通过实证方法描述三种财务来源的现状,详见原著,这里就不再复述。在我看来,第三部分最被忽略,然而也是最为重要、最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是有关公共资助合法性的论证,它既是对美国战后出现的政府资助艺术现象的理论回应,也是作者对其伦敦经济学院导师罗宾斯关于国家艺术资助理论的继承,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将这部书献给其恩师罗宾斯的原因所在。正如后来的评论者所言,“‘公共资助的合法性论证无疑是本书最杰出的一个部分”。[7]在我看来,这个部分无疑是自其恩师罗宾斯以来,关于政府资助艺术合法性论证最全面、最权威的论证。先让我们看看其恩师罗宾斯的论文《国家与艺术》,该文主要探讨博物馆与画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财务问题,并从教育的视角论述国家资助艺术的必要性。作为罗宾斯的得意门生之一,威廉·鲍莫尔在继承老师精神遗产的基础上,将国家资助艺术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概括而言,这部分的论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概述国家资助艺术问题上的两种针锋相对的观念,赞同的观点主要包括:有人在对比其他国家的基础上认为,美国政府在资助艺术方面极其不力,政府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与其他国家一样加大艺术资助的力度,而更多的人则是强调艺术的内在价值;而反对的观点则包括,艺术的重要性远不如贫困、疾病等事务,与此同时,政府资助不仅会对社会资助有挤出效应,而且存在政府控制艺术的风险。其二,作者从公共产品、平均主义等多种维度论证合法性:首先,作者从平均主义的视角认为,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在机会面前并不平等,因此政府资助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其次,作者从教育的视角认为,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均等,并非所有社会阶层都能自主决策,特别是在艺术方面,因此,政府资助有助于改变这种不平等局面;再次,作者从公共产品的角度认为,表演艺术具有诸如教育、增强荣誉、凝聚力、改善代际传递效果等多种外部性效果,因此,政府资助具有天然合法性。

当然,该书值得推荐的原创性内容还有很多,读者诸君自己可以登堂入室进一步领略风采。这里我需要提及的是,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开拓者,这本书在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文化现象之间的融合上无疑具有典范作用,诚如奥古斯托·赫克歇尔所说,“要想找些能够持续且严肃对待表演艺术的经济学家并非易事,所幸的是,我们找到的这两位经济学家将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能与艺术敏感性无缝地结合起来”,[6]这恐怕也是《表演艺术》成为文化经济学经典的重要原因所在吧!

三、“成本病”的由来与影响

1、成本病的由来

如前所述,作者在财务分析部分,发现了表演艺术机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收入差(income gap)”现象,并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核算出全美表演艺术机构收入差在1950~2250万美元,如表1所示。

我们知道,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上述数据所呈现的只是现象,甚至只是一个假设,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与分析:收入差现象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还是一个持续性的现象?它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作者探索的目光从收入转向生产力,他们发现由于技术的进步,20世纪全美生产力的复合增长率为25%,这就意味着劳动力的生产率每29年就会提升一倍,而表演艺术的生产率却不能借助技术进步而保持同样水平的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简单的两部门 “非均衡增长模型”(Unbalanced Growth Model)。在模型中,作者假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进步部门”(如汽车生产部门)和“停滞部门”【如表演海顿三重奏(haydn trios)的表演艺术】,前者的生产率随着技术提升而不断提升,而后者的生产率则停滞不前。这样的话,前者随着生产率的提升,工人的工资也随之增加,而其单位生产成本并没有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没有因为工资上涨而下降。但是,对于表演艺术而言,情形就变得异常复杂,作者假设了三种可能性:其一,我们假设艺术家的工资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艺术家相对工业领域就业的工人而言,工资收入水平低甚至陷入贫困,其从业意愿将大大降低;其二,我们假设艺术家的工资增长幅度与全社会保持一致,而其生产率却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表演艺术的成本与价格将会不断增长,这无疑会阻碍表演艺术的发展;其三,我们假设艺术家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其增长幅度不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由于生产率停滞所致的收入差部分地转嫁给艺术家,而这也是表演艺术的现状。于是,“如果劳动力单位时间生产率水平保持不变,工资水平的任何增长,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增长,也会导致成本的相应增加”,而这必然导致“收入差”。[3]170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收入差”并非暂时性现象,而是长期持续性现象,并且有随着技术进步、生产率提升而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概念,“成本病”“鲍莫尔病”“收入差”“生产力差”的由来,不过需要提及的是,在《表演艺术》一书中,“成本病”的一贯称谓皆为“收入差”,“成本病”概念更多是后来学者的演绎。

2、“成本病”的演绎与影响

《表演艺术》出版后的第二年,威廉·鲍莫尔就着手优化“收入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范围从表演艺术扩展至服务业,于是便有了那篇被引次数高达2900多次的名篇——《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城市危机解析》。在该文中,他系统优化了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该模型假设经济活动分为两个部门,即 “进步部门”(工业部门)与“停滞部门”(服务业部门),前者的生产率随着创新、资本累计以及规模经济而不断提升,而后者的生产率由于其本质所限无法实现持续增长。于是,我们假设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那么由于劳动密集的公共部门是 “停滞部门”,其工资率与“进步部门”的工资率同比例增长,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 “进步部门”工资率提升而不断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就是 “成本病”理论。[8]鲍莫尔的“成本病”理论受到经济学界广泛的关注,后续很多学者不断演绎与深化“成本病”,不过大多数的研究都着眼于宏观经济领域,与文化经济学没有多少关联。这里要分析的“成本病”的影响只限于文化经济学领域。

在文化经济学界,最早介绍“成本病”理论的学者,是鲍莫尔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学长艾伦·皮考克,他发表于1969年的《福利经济学与艺术的公共资助》不仅详尽介绍了“成本病”及其 “非均衡增长模型”,而且对其结论的有效性提出几点质疑:其一,表演艺术自身应时而变,如现代表演艺术中采用大量技术手段,且演出人员也在不断减少,这必然影响其理论的有效性;其二,关于工资水平的趋势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考虑到一些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有关工资持续增长的判断就应该存疑;其三,“非均衡增长模型”假设两个部门的产出保持相对稳定,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假设的前提不存在。[9]在艾伦·皮考克之后,文化经济学家对“成本病”问题的讨论也不在少数,概括起来可分赞同与反对两派:赞同者多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收集来证实“成本病”理论,如玛丽安·菲尔顿(Marianne Victorius Felton)通过美国25家大型交响乐团21年的数据证实表演艺术存在“成本病”现象;[10]

反对者则从不同的变量因素出发对其结论展开质疑,如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就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认为,表演艺术也许未来能够像竞技体育那样从电视转播中获得比门票更多的收入,[11]而泰勒·科温(Tyler Cowen)则认为艺术工作者可以通过其创造性克服 “成本病”。 [12]无论如何,“成本病”作为文化经济学屈指可数的原创性概念,自诞生以来就为文化经济学者所津津乐道,更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它更是文化经济学对经济学而言唯一值得称道的贡献。

2014年,威廉·鲍莫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提名理由是 “企业家精神的突破性研究”,其落选多少有些遗憾,但是这足以证明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力。而文化经济学对于威廉·鲍莫尔而言多少有些业余性质,只是一位对艺术情有独钟的教授的即兴之作,却在不经意之间成就了“成本病”这样的原创性概念,并开创了一门新兴经济学科,因此,将威廉·鲍莫尔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赵晓:《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前世今生》,引自钟伟等著:《博士咖啡(第3辑):经济学帝国主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2]Gillian Doyle. Why culture attracts and resists economic analysi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0) 34, pp. 245-259.

[3]Baumol, w. J., Bowen, W. G., Perfor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 New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6.

[4]Alan B. Krueger and William J. Baumol.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J. Baumol.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5, No. 3 (Summer, 2001), pp. 211-231.

[5]Throsby, David. 1994.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rts: A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2 (March), pp. 1-29.

[6]August Heckscher. Foreword. cited in Baumol, w. J., Bowen, W. G., Perfor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 New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6.

[7]Richard Moody. Review. American Literature, Vol. 39, No. 3 (Nov., 1967), pp. 432-433.

[8]William J. Baumol.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7, No. 3 (Jun., 1967), pp. 415-426.

[9]Peacock, A. Welfare economics and public subsidies to the arts,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 4 (December 1969), pp. 323–35, reprinted in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8,pp. 151-161, 1994.

[10]Marianne Victorius Felton.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ost Disease in the Performing Art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8, pp.301-312, 1994.

[11]James Heilbrun. Baumols cost disease. Cited in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Edited by Ruth Towse. Edward Elgar(2011), pp.67-75.

[12]Tyler Cowen. Why I Do Not Believe in the Cost-Disease: Comment on Baumol.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Vol. 20, No. 3, pp. 207-214.

A Review on William Baumols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Economics

ZHOU Zhengbing

(Departmentof Cultural Iindustry at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As the one of the nominations of Nobel Prize 2014, William Baumol is world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 in economics, while his research on performing arts, a bit amateurish, unintentionally fabricates an original word as “cost disease,” which makes him the founder of cultural economics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his life and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Performing Arts:The Economic Dilemma, this thesis generalizes his thoughts on cultural economics: first, it reviews its lifetime and representative work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lassic work in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it restores the logic of “cost disease” so that we could get the gist of his thought. By all these efforts, the understanding of William Baumol as the founder of cultural economics has been deepened and widened.

Key words:William Baumol; cost disease; founder; academic thoughts; cultral economics

(责任编辑刘永俊)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威廉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破耳兔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静物与秋叶》
一粒沙子
威廉·福克纳的《熊》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孙思邈学术思想点滴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李可攻癌2号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