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视野下谈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功能
2016-05-30黄元元
黄元元
摘 要:高校志愿服务成为一项推动高校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校园活动,受到全体师生的普遍关注、热情参与和高度重视。志愿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乃至社会公益活动与劳动保障事业,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同时,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使人民群众释放出建设和谐家园的巨大能量。
关键词:志愿者;慈善活动;公益活动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七大报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提法随处可见,可以看出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文化视野下高校志愿者活动则具有以下功能:
一、充实校园和谐文化的需要
高校志愿者积极参与组织“三支一扶”计划、支援西部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公益服务等活动,较好实现了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与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些志愿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的舞台,而且充实了校园和谐文化内容与形式;塑造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强调了奉献精神,强化了公民意识,加强了校园和谐文化的价值导向,为新时期的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丰富了校园和谐文化内容。
二、促进人与自我和谐的需要
人与自我的和谐即人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使内心活动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高校志愿者文化的公益性和慈善性体现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甘于奉献的行为,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符合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达到了人与自我的和谐。
三、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需要
高校志愿者文化“尊重、关爱、互助、奉献”的内涵外化为行动就是高校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建立起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四、促进了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需要
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高校志愿者文化鲜明的时代性和奉献性要求高校志愿者在行动过程体现时代特征,在积极主动地为弱势群体、受难人群和贫困地区提供支持和帮助时,大力宣扬国家政策,唤起媒介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弥补了市场的缺陷,建立起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地带,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五、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需要
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在我国的建立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绿色型GDP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高校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文化所宣传的公益性植根于高校志愿者心中。多年来,高校志愿者活跃在“保护母亲河”、保护植被、环保宣传、環保公益活动等领域,这些环保行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倡导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推动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在全社会倡导志愿者精神的需要
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属于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它是符合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因而是值得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建立针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推动志愿者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和更多公民的言行举止里体现,进而增强社会感召力,有利于弘扬新风正气,有利于净化社会空气,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升时代精神。
七、青年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还是一项较为新鲜的事业。如何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质量,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说到底,就是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探索青年志愿者的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问题。只有建立机制才能保证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建立激励机制即建立保障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性的机制,它客观上必然起到促使青年志愿者活动稳步推进和有效开展的作用。
八、对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认可和赞许的需要
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青年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激励的功能正在于激发这种原动力。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根源于人的现实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强调自我,主张个人奋斗,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投身志愿者行动,用自己的知识、能力服务社会与他人,就是从这一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实践的结果。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青年志愿者行为和思想的认可与赞许也就是对志愿者的精神层面需要的满足,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激励,能够起到给予志愿者一种奉献的荣誉感,激发志愿者更积极的行动之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建良,傅忠道.志愿精神:先进文化的典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6).
[2]陈霞.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9(02)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