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
2016-05-30欧小蓉
一、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目前,石柱县有国家级保护项目3项:“石柱土家啰儿调”、玩牛、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市级保护项目14项:石柱土家啰儿调”、“土家斗锣”、“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打绕棺”、“石柱土戏”、“男女石柱神话”、“玩牛”、“石柱黄连传统生产技艺”、“石柱酒令”、“薅草仪式”、“石柱土家族倒流水豆腐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石柱板凳龙”、“盐运民俗”、“石柱土家断头锣鼓”。有“石柱耍锣鼓”、“民间吹打”、“玩灯”“摆手舞”“高桌狮舞”“倒流水豆腐干”等121项县级保护项目,已初步形成国家级、市级和县级保护名录。
(二)非遗项目传承人情况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斌、黄代书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斌、黄代书、胡德先、李高德、帅时进、秦文洲、马兹文、刘远高、江再顺、刘成柏、刘成海、谭松方、王洪奇、彭家胜、郭华贵、余绍军、谭世银、申蓄权、马兹美1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长珍等195人。该县已经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制定了传承人保护和扶助措施。
二、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困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队伍传承后继乏人
(1)青年文化人才外流及认识上有误区。首先,青年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视。其二,文化娱乐方式增多,青年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化。
(2)留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群体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工作开展困难
(1)方言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带来限制。部分作品如山歌等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平时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延续,要真正不走味地记录下来,难度非常大,因为普通话里难以找到对应的字或词。
(2)交通的限制。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地域广,山高地偏,交通不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采集客观上有难度。
(3)财力方面的限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1)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是不能立竿见影带来效益。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效益的产出期过长,民间资本不愿注入。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位于短期的经济效益。
(2)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有品牌,延续困难。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有品牌。二是个别品牌因缺乏关注走向自行消亡的地步。
(3)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被当作垃圾推倒。三是缺乏法律的支撐,对那些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没有处罚措施。
三、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现状
(1)地方政府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些特定场合作修饰。可以说,他们是怀着一种“扔了可惜,用之不雅”的心态来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只是偶尔用作点缀而已。比如,在节气时,在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开大型的会议时,以此渲染气氛,吸引观众等等。
(2)县文广局、文化馆等单位的部分专业人士在那里摇旗呐喊,但声音甚微。但他们的声音太微弱了,成果被束之高阁,除了在参观展览时能一现真身,多半时候见不到阳光。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①用于乡村旅游。②搞特色农家乐。只是他们快速致富的工具,只有物化的形式,缺乏对它内在精神的挖掘。③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的保护资金太少。
四、新常态下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的举措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1)各地政府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2)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使广大人民认识到破坏它的危害性,自觉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3)开辟相应的网站,营造“人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主要打造几支队伍
(1)广泛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资源。一是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宣传站等单位中培训专门人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信息库,分类建档,全国联网,可供查询。二是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人,要做好探访工作,并把他们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信息库。三是活跃在乡间的民间乐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聚居地。四是县城晚间出现的各种文艺演出队。五是在中小学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2)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设计规划人才。
(3)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的专家。一是作协。二是党史办成员。
(三)地方财政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极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创新与传播工作
(1)当地宣传部、文广局、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宣传站等要担当起主力军作用。
(2)作家协会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创作工作的义务。
(3)当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应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
(4)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四)多渠道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提升其经济效益,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路径
(1)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以此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2)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村,开展“一节一赛”,打造品牌。
(3)通过产业引导,主办一定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来打造品牌。
(4)推介特色文化旅游,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路子,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首先,可以开发乡村石器、竹器、木器、泥塑、草编、雕塑、刺绣等土特名优工艺品,体现地方特色。其二,可以组织乡村歌舞、龙灯等表演和竞赛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其三,开展乡村观光、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外来游客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其四,多渠道筹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
(5)开展非遗传承人技艺大赛。以赛促传,扩大影响力。
(五)加大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处罚力度
(1)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按照就近原则,给予一定的费用,安排其附近的人员加以保护,力争保持其原生态。
(2)加大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政策,加重处罚成本,使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者付出惨重代价。
作者简介:
欧小蓉,女,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硕士。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