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盐务学校研究(1920—1935)
2016-05-30张登德柴德强
张登德 柴德强
摘 要:北京盐务学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现代盐务人才的专门学校,是中国近代盐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它的成立牵扯到张弧、李思浩等盐务官员,也涉及北京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等部门。该校师资力量雄厚,重视英语教学,学习与就业相结合,为当时的盐务事业培养了大量的盐务人才。
关键词:盐务学校;盐务署;现代化;英语;就业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6)02—0037—06
目前学界对中国盐业史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内容涉及盐政、盐文化、盐运、盐民、盐商、私盐、盐税、盐法等方面,但很少有成果涉及近代中国盐务教育。1920年成立于北京的盐务学校,是近代中国为培养盐务人才而建立的第一所盐务专门学校,但迄今仅有少数著作对此有所提及。如蒋静一编的《中国盐政问题》①,书中约有300字述及盐务学校;张立杰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盐政改革研究》② 书中也有百余字概述盐务学校。这些零星介绍,使我们很难理解这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对北京盐务学校的成立、整顿、经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考试、毕业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中国近代盐业史和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盐务学校的成立与发展
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税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期待盐税收入的稳定和提高,而盐税收入的稳定和提高,离不开盐务事业高效而专业的管理。近代中国经历了现代化进程,盐务事业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脚步。任何事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盐务事业亦是如此。
(一)盐务学校成立的原因
早在1917年就有报道:“各省盐务,内容至为纷歧,非先预储人才,不足以收驾轻就熟之效。兹闻院部电致各省盐运使,务各就所辖盐区,筹设盐务专门学校一所,为将来整顿盐务之用。”③盐务学校成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现代盐务人才。1920年4月7日,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督办李思浩上呈《为盐务需才拟请设立盐务学校以宏造就文》中写到:“为盐务需才,亟应设立学校,以宏造就而裨榷政,恭呈仰祈钧鉴事,窃维学贵专精,人为政本,储才备用,培植宜先……现在本署办事人员,以及稽核所所用重要华员,均系开办时多方罗致,或于盐务情形较为谙熟,或于欧西文物素有讲求,且任事多年,类可兼综旁通,知其大要,故内外办事,尚可相与有成。惟是人材消乏,继起为难。尚非未雨绸缪,必致临时竭蹶。盐务事宜,日益烦剧,举凡行政收税,皆与地方人民之利病,息息相关。而洋员介乎其中,一切机宜,亦资因应。较之海关用人可司征榷者,其重要殆有过之,储材之举,今日为亟。”① 这段文字显示了当时盐务学校的倡办人充分认识到现代盐务事业的复杂繁巨,急需专业化的新型盐务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既懂盐务,又了解西方,可以跟洋人打交道的人。同年5月,李思浩在《呈大总统拟订盐务学校章程缮折呈鉴文》中写道:“本校以造就盐务专门人才为宗旨,学生以深通中外文字、研究簿记、法律、经济、理化及关于各项盐务知识为成效,尤以敦品励行通晓经史诸书为进修之实践。”② 表明成立盐务学校的宗旨和培养目标。
(二)倡办人与盐务学校的开办
盐务学校亦称“北京盐务专门学校”,系北京政府盐务署和盐务稽核总所于1920年4月合办。它的倡办人是张弧(1875—1937),当时他的职务是财政次长兼署盐务署署长和盐务稽核总所总办。盐务署参事钟世铭兼任该校校长。校舍最初设在东城大纱帽胡同。
《政府公报》(1920年4月23日)刊载《北京盐务学校招生广告》:“本校现定招考本科学生三十名,预科学生二十名,于阳历六月二十五日在本校考试。”开办第一年由盐务署选送学员20人为别科;在京考取学生30名为本科;20名为补习科,共70人。9月开学。据说当时报名投考者有500余人之多,不仅有中学毕业生,还有在大学读了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参加了招生考试③。考生想进盐务学校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求职者都认为,盐务稽核所的职位同海关的职位一样,是一种“铁饭碗”④。后来学校在菜厂胡同设立分院,并添设化学试验室。1925年,学校以19万元购得灯市口旧鄂王府,加以修葺,成为新的校舍。
(三)经费
盐务学校成立后,一直处于经费紧张的状态,常常难以为继,因而无法进行化学实验方面的教学和训练。学校在开办之初不收学费,后来才收取。1920年盐务学校章程第一章总纲第九条:“别科学员仍留分发原资,并由盐务署按照分发定章发给津贴,所需教科书籍笔墨等项,概由本校备给,毋庸在校寄宿,学费暂免,每月须各缴膳费5元。”第十条:“本科暨补习科学生均须在校寄宿,除所需教科书籍笔墨等项概须自备外,学费暂免,每月须各缴膳费5元。”⑤
有关办学经费问题,可以从以下数据中对比得知:盐务学校1929年的年度收入预算合计为3706元(学费+体育费+宿费+房租),而当年的年度经费支出预算合计为55043元(教职工薪给+办公费+杂费+临时费)⑥。1931年盐务学校经费收支情况:“下半年度岁入经常1580元,下半年度岁出经常30378元”⑦。从这些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盐务学校每年需要的运作经费大致为6万元,其中大约有5万元是需要盐务署或者其他部门提供。盐务学校学生个人应纳各项费用大致有:保证金40元(毕业时退换)、制服费40元、学费30元/年、宿费20元/年、体育费2元/年①。如此算来,新生入学,第一年需要交纳大概132元的费用,这对一般家庭来说,应该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整顿与停办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盐务专门人才的缺乏,盐务署对盐务学校进行了整顿。其中的改进有:1.“指定坨清高线铁路公司每年应缴给本署价款津公砝平银41600两,分月由公司拨以作该校经费,使与政费分离,完全独立。”② 维持学校运作,这一条无疑是最重要的。不过具体执行情况尚不得而知。2.“又因本署筹划改良,盐质化验需人,爰将该校原设之理化科添授制盐化学,并拨款购置化学应用仪器,增加授课时间,以期将来学生能归实用一面。”③ 这无疑加强了学员实验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训练和能力。
该校至1933年停止招生,1935年7月经财政部饬令停办,改设盐业研究所,聘请专家从事盐质改进、渔盐及工农业用盐的变色变性、硝磺之炼制及一切副产品之利用等项研究。盐务学校举办的15年间,先后招收9届学生④,共约222人⑤。1935年9月17日的《监察院公报》报道了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发给审计部的命令,其中写到:“查盐务学校因停办结束,请将在校员工发给两个月薪工,计银2130元,以资遣散。”⑥ 学校停办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二、盐务学校中的职位和师资力量
盐务学校从创办初始,就是一所“高投入、低产出”的高校。高投入表现在师资力量、办学成本较大;低产出表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数太少,这也体现了近代中国精英教育的一贯特征。一所学校的正常运作,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领导和执行体系。
(一)过多的学校职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北京盐务学校全校教员人数:民国十七年21人;民国十八年21人;民国十九年23人⑦。但据1929年《盐务年鉴》上提供的“盐务学校教职员一览表”显示,当时盐务学校所设立的职位大致有:校长、总务长、教务长、校长秘书、国文教员、盐政教员、英文教员、英文兼政治学教员、政治学教员、商法教员、行政法教员、票据法教员、社会学教员、财政学教员、银行货币教员、经济学教员、化学教员、簿记兼会计教员、党义教员、翻译教员、统计学教员、体育教员、武术教员、音乐教员、注册教员、出版主任、教务员、学监主任、学监、文牍主任、文牍副主任、文牍员、会计主任、会计员、庶务主任、庶务员、图书馆兼仪器主任、图书员、西医员、书记员等以上共约40个职位⑧。
这些职务多数是一人一职,个别职务有2~3位成员,少数职务是一人身兼两职,虽然这些职位不可能同时设立,但对于常年在校学生不足百人的学校,教职工人数竟有30多人,足以体现办学成本之高。
(二)不俗的师资力量
从师资力量方面看,北京盐务学校是一所档次颇高的大学,其校长和执教教师不少人都有留学经历,或者是从当时中国高等学府毕业,还有教员曾在政府中担任过要职。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当时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部分教员可从1929年《盐务年鉴》上提供的“盐务学校教职员一览表”中看到,其中还有来自英国的外教。其中盐务学校的历任校长有:钟蕙生、文韶云、王紫虹、邓和甫、符定一、刘百昭、王祖祥、徐宝璜、王仁辅、蔡远泽①。这些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盐务学校的许多教员都有留学背景,具有硕博学位。如:法学教员郑天锡,1916年获伦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卫挺生,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硕士;经济学教员蔡增棠,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为研究员;翻译教员彭沛民,1914年留学英国,1917年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盐政教员左树珍,著有《中国盐政史》,是当时中国著名的盐务问题专家,整个盐务学校的盐政教学,几乎都是由他主持。
三、在校学生和课程安排
有关日常在校人数,可以从1920年《盐务学校章程》第一章总纲的第五条看到:“本校开办第一年由盐务署选送学员20人为别科,在京考取学生30名为本科,20名为补习科。”②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盐务学校时,“该校学生共分三班,计四年级生17名,三年级生25名,一年级生40名,共82名。”③ 而有的著作中关于北京盐务学校学生总数的统计数字为:民国十七年57人;民国十八年76人;民国十九年91人④。由此可知,盐务学校日常在校学生大致七八十人。年级愈高,学生人数愈少,这也可推测盐务学校在学生升级考试中严格把关,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升入高年级,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按期毕业。
学生素质方面,《盐务学校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本校别科学员不拘年岁,由历次文官考试分发盐务人员及本署人员中选送。第七条:本校本科学生以年在16岁至20岁,经各省中学校及中学同等学校毕业,其中英文造诣较深、品行端正、体质坚实者为合格,由本校考试录取方能入学。第八条:本校补习科学生以年在14岁至18岁,经各省中学校及中学同等学校毕业,品端、体健者为合格,由本校考试录取方能入学⑤。在生源录取方面,最显眼的莫过于本科生录取条件中,要求“英文造诣较深”,这显示了盐务学校对英语技能的重视。本来中国的盐务管理并不涉及对外交流,但因为此时的盐务部门已经被洋人层层插入、控制,中国的盐务人员不可避免地要与洋人打交道,当时的公文和报表也都以英文为主,外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
关于学生学习课程,根据1920年的设置,分为“别科”和“本科”两种,本科课程设置更多一些。其本科应授学科如下:
第一、二年:中文学科(经学、国文、史学、盐政沿革史),英文学科(英文、算学、物理、法律、经济、体操)。英语每星期钟点数12,国文每星期钟点数为6,其他学科或3或2。
第三、四年:中文学科(经史、国文、盐政沿革史、现行盐务法规),英文学科(英文、算学、化学、政治、货币、簿记、统计、外国语、体操)。英语每星期钟点数为10,其他学科或3或2①。
从这份本科学员的开课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出,盐务学校共开设了17门不同种类的课程,课程丰富而具有现代性,是一所比较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学校。另外,盐务学校很重视学生的英语教育,英语的课时是最多的,盐务学校毕业生张邦永在《关于盐务专门学校》一文中也提到,无论是盐务署保送的职员,或是张弧推荐的私人学生,和被录取的人都是英语较好的,包括张邦永本人。盐务学校章程第二章第十条中写到:“本校课程除中文学科外,其余各种学科得用外国文教授”②。这是英国会办要求的,需用外文教授的学科大致有法文、数学、经济史、物理、化学、统计、英文和国际公法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盐务学校进行了整顿,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本科培养时间由4年改为3年,课程也有改变,主要是增加了党义课和化学实验,还有打字课,取消了经学课。
四、考试与毕业分配
关于盐务学校的考试,盐务学校章程第四章“学业及操行成绩”中有规定:本校考试分为临时考试、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3种。两学期成绩之平均为学年成绩。三学年成绩之平均为毕业成绩。本校学生学业成绩在丙等(60分以上)以上,而操行为丁者不得升级及毕业④。通过以上章程我们可以看出,盐务学校很看重学生的日常成绩。学生想要获得较好的毕业成绩,不仅不能偏科,每年都不能放松学习。盐务学校并不是仅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还考核学生的日常操行,类似于当今高校里的“德育分评比”,这更利于选拔品学兼优之才。
有关盐务学校毕业生的工作分配问题,学校章程里有明文规定。1925年制定的“盐务学校毕业员生任用条例”第二条规定:毕业员生年岁、籍贯、毕业分数,经盐务学校呈报盐务署后,分别留署,或由署分发所属各盐务机关练习,名为盐务练习员。第三条和第四条内容大致是:毕业生毕业考试列甲等者实习6个月,月给津贴50元;毕业生毕业考试列乙等者实习9个月,月给津贴40元;毕业生毕业考试列丙等者实习1年,月给津贴30元⑤。
据盐务学校毕业生张邦永介绍,当时“盐专”的学生都想毕业后进盐务稽核所工作,而不愿留在盐务署系统里。无论是北京盐务署,各省盐运使署,或基层盐场公署,都没有实权,职工也没升迁之望⑥。然而由洋会办把控的盐务稽核所故意刁难“盐专”学生,在第一班快毕业时宣布不用“盐专”毕业生,但个别报考是可以的。总体来说,优秀的“盐专”毕业生是可以考入盐务稽核所的。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情况更加好转。
据1929年《盐务学校十八年毕业生姓名成绩及分发任用表》① 中毕业生的“毕业成绩”与“分发任用机关”对比得知,成绩最好的毕业生被分到盐务稽核总所实习,成绩最末的毕业生被分配到江淮等边缘地区,按成绩高低分配的规定似乎执行得比较公正。但实际执行起来也有例外,如1931年盐务学校毕业生李象森本来被分配到西岸榷运局实习,后改为分配到离家更近的长芦盐运使署实习,财政部训令中的理由竟是“该生来呈以老亲在堂不忍远离拟请就近改分”②。张邦永指出:盐务学校历届毕业生,盐务署都派到该署或所属的盐运使署和盐场公署去工作。不过派去不久,有些考进了盐务稽核所,有些考进了海关,有些人也自找了门路。如第一班的钟履坚进了久大盐业公司,第二班的叶碧亮当过张学良的秘书,杨隆祐则在戴笠手下当特务头子,戴笠死后才转入盐务,当上海盐务局局长③。
结 语
盐务学校无疑是一所非常具有现代色彩的专门大学,它是中国近代盐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一所针对性强、实用性实践性强且区别于同时代那些综合类大学的专门学校。它类似于今天的高级职业培训学校。它重视英语教学、精致培养、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直到今天都是有借鉴意义的。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它是由国家盐务部门创办的,这种由国家产业机关直接创办学校的模式尤其值得今人好好思考一番。这个存在了约15年的盐务高校,为近代中国培养了200余名现代盐务人才,其特点和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考察。
(责任编辑:邓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