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标模式
2016-05-30朱坚真索庆华许国炯王继全
朱坚真 索庆华 许国炯 王继全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开展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及其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教学模式和建设路径。
关键词: 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一、新形势下开展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的重要性
当下我国已进入“新常态”发展模式,各项产业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渔业作为传统行业,现代化建设已到了攻坚阶段。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动渔业科学技术化建设,实现渔业经济、生态、环境協调发展,成为当前渔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不断优化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教育,是全面提升渔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开展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教育,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对提高培训教育质量、优化管理干部素质、推动渔业生产改造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渔业管理干部培训已经成为渔业系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渔业干部拓展知识领域、学习专业技能、了解渔业发展前沿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使管理者更好地服务于海洋渔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同时,海洋渔业的发展和南海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切实提高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渔业管理水平及业务知识技能,建设一支懂管理高素质的渔业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的现场教学将最新的渔业养殖、捕捞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传授给广大渔业管理干部,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意义。
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产业的开端(网厂、船厂饲料厂、育苗场、养殖场、捕捞公司)、基础设施(渔业码头、交易市场、物流)到水产品的深加工(食品加工厂、海洋生物制药业等)整个流程的产业链建设。近10多年来,广东海洋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顺应南海区域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趋势,不断探索渔业管理干部培训模式,加强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休闲渔业等方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培训教育体系。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度,帮助渔业管理干部提高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发展渔业经济的能力,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优化渔业管理方式,为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的特征分析
目前,南海区域的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一)授课时间灵活
由于授课对象——渔业管理干部的工作性质,需要协调和交接现阶段的事务,致使培训学习的时间总是不确定的。通常每年以单位组团的方式,参加脱产的干部培训,学习的长短时间也不固定。往往会结合渔业管理干部的实际情况,灵活高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培训基地,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授课教师固定
授训者以高校教授、海洋与渔业部门领导或专家为主,雄厚的师资力量保证渔业干部培训质量。高等学校和实务部门专家领导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理论到实践,有助于学员将培训内容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使学习思考的过程转化为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工作思路、破解管理难题的过程。
(三)授课内容丰富
紧密结合渔业实际生产生活,富有针对性的教授水产品养殖技术、渔业捕捞、渔船渔具改造、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内容,切实提高渔业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知识技能,补充一线渔业管理中缺少的理论空白,使渔业管理干部学到的东西能够在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四)授课形式多样
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和学员讨论为主,以实地考察和在线学习为辅,多角度全方位介绍渔业发展最新研究成果,讲授学员最关心最直接的领域,使渔业管理干部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在实际的渔业管理过程中灵活应用,创造性的破解渔业发展瓶颈问题。
(五)课堂教学生动
最大的培训特点就是以案例为背景,将理论讲解融入到渔业管理实际中,直观清晰的阐述问题本质,浅显易懂。授课专家拥有丰富的阅历,见多识广,拥有独特的见解和学术修养,以诙谐幽默、形象贴切的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度,授课内容丰富且紧凑,大大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三、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一)海洋渔业干部教学培训的总体概况
(二)主要教学点建设情况
1.水产养殖现场教学点建设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养殖对象包括鱼类、虾蟹类、贝类、甲壳类、珍品类。目前南海建立的水产养殖现场培训教学点主要有:北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东海岛广东海洋大学养殖基地、阳西海水养殖场、海南临高新盈镇深海网箱、海南省热带海水水产良种繁育中心、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龙湖区新溪镇绍河珍珠科技园、濠盛水产等。
(1)海南省热带海水水产良种繁育中心
良种场位于在海南省琼海市,交通便利,附近海域水质达国家Ⅰ类标准,自然条件优越。目前,中心已建成配套完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热带海水水产苗种科研、开发、示范、培育基地,有“国家级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引种育种中心”、“海南省南美白对虾病害监测站”、“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国家星火科技海南省水产科技专家大院”、“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之称。
近年来,中心积极配合政府工作部署,组织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技术咨询12场,帮助养殖业主检测水质和养殖病害1800多次,有效地促进了渔业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
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产种苗培育、海水养殖为主的综合性企业,致力于发展新型高效、生态环保水产养殖业。现有对虾种苗场8个,高位对虾养殖基地6个,东风螺苗繁育场1个,东风螺养殖基地1个,东风螺饲料厂1个。公司集种苗、养殖、饲料开发研究于一体,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长期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公司所属养殖基地和亲本苗种培育廠是粤西地区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规模最大的海水种苗良种场之一。
(3)绍河珍珠科技园
绍河珍珠科技园位于广东汕头市龙湖区,主要由“世界贝类馆”、“珍珠产品展示厅”、“珍珠研究所”、“珍珠食品加工室”、“珍珠化妆品加工室”等组成,其中,“世界贝类馆”收藏了二十多个国家的一千多种贝类标本。科技园集珍珠科研试验、立体养殖、加工销售、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生产经营于一体,在省内外拥有多个养殖基地,2001年被汕头市科协授予“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珍珠养殖技术、生产管理等培训现场教育的理想场所。
(4)金航深海网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金航深海网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加工、销售的外向型、综合性企业。在粤东拓林湾海域建设了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化基地,养殖规模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公司坚持以科技研发应用为动力,实行标准化养殖,以产业开拓、优化为目标,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渔民网箱养鱼的技术水平,通过提供深水网箱形式,吸纳更多渔民养殖从浅到深转移,逐步建立起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创新链,从而带动了当地海洋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2.渔业捕捞现场教学点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在海洋中从事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捕捞活动,其主要是依靠各种渔具(如网具、钓具、标枪等)及渔港建设。南海区域所建设的有关培训教学点包括照灯罩网渔船、北海渔港、白马井中心渔港、阳江市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云澳渔港码头(国家中心渔港码头)、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地(参观生物标本、保护区卫星实况)、大澳中心渔港、崖门渔港、阳东东平渔港。
(1)闸坡国家中心渔港。闸坡渔港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岸线分为海洋渔业休闲区、渔业主港区、海洋渔业深加工区三大区域,具有避风补给、生产休整、养殖、加工、贸易流通、休闲渔业六大功能。港口三面环山,港池面积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1米,最深3.4米,可同时停泊2000余艘船只,是广东省东南沿海船舶补给的重要中转站。闸坡渔港有雄厚的渔业捕捞单位6个,且后勤配套设施完善,有冰厂、冷冻厂共14间,是广东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2)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JNS),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专业制造100000载重吨以下散货船。公司下辖两个厂区(南洋厂区和银星厂区), 拥有现代化的造船设施。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装备制造业100培育企业”称号,2011年被认定为江门市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广东海洋大学网厂。广东海洋大学网厂是一间集开发、生产、经营、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网具生产企业,融合了目前各项先进的网具生产技术,凭借海洋大学的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不断研发创新出各种高质量、实用的新网片品质。产品远销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西班牙、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3.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教学点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南海渔业管理干部培训的水产品加工和流通培训的现场教学点,包括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海南思远食品有限公司、阳江市海达水产有限公司、广东永昊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加工实验室、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湛江水产品交易市场。
(1)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水产种苗、饲料、养殖、加工、贸易、科研为一体的全球化、全产业链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公司拥有QS无菌标准化车间,先进的一条生产设备和急冻库、冷藏库、实现现代化养殖、生产、物流、销售、电子商务等规范化管理体系。旗下拥有国联种苗、国联饲料、国联对虾养殖基地、国联罗非鱼养殖基地、骏美水产等,建有广东省水产品加工工程中心、国联水产(养殖)科研中心、国联监测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
(2)临高海南思远食品有限公司。临高思远实业有限公司,是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成为拥有从鱼粉及饲料生产、育苗、养殖到水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的集团公司。而思远食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加工调冻罗非鱼、冻二去罗非鱼、冻金鯧鱼等产品的旗下公司,拥有一体化产业链,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育苗厂、鱼粉厂、饲料厂、养殖基地以及三个加工厂。
4.滨海休闲渔业旅游教学点
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通俗来讲,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休闲渔业是目前兴起的新兴产业,现场教学会更直接、更能激发创新发展思想。南海区域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现阶段比较有系统性的现场教学点是:湛江特呈岛、渔业小镇——沙扒镇、海口假日海滩、阳江闸坡滨海旅游区、东海岛滨海旅游区、汕头南澳县休闲渔业田仔示范基地、深澳湾旅游度假区(休闲渔业)、渔业小镇澳角村、宫前村、中山市东升镇十里堤岸游艇产业度假区等。
(1)中山市飞燕游艇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地处于粤港澳珠三角核心地带,丰富的河流资源、优质的生态环境、便达的交通条件共同造就了极佳的海上休闲娱乐中心。飞燕公司是集游艇研发制造、游艇码头、游艇会所、游艇人才、游艇新天地、游艇保养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游艇综合服务运营商。旗下有五大游艇会,包括中山十里堤岸游艇会、阳江大飞洋游艇会、阳江国际帆船港、肇庆西江金帆游艇会、广州意桥岛游艇会;两大游艇制造基地:中山大飞洋游艇制造基地(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一个大型游艇研发基地)和阳江帆船游艇制造基地(生产各类型的帆船,与中山大飞洋游艇制造基地形成互补优势);6大游艇会所和5大飞洋游艇新天地并且有相应完善的配套服务。
(2)深澳湾旅游度假区。深澳湾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汕头市,自然景观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海、山、史、风景结构各具特色,景观互补。度假区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突出总兵府、雄镇关、叠石岩佛寺等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特色,通过对历史名人、史迹、寺庙的包装、推介,形成了较具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以山海为依托,着力引进开发猎屿海上观光和后花园园林生态旅游。目前已形成了集旅游观光、教育培训、商贸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体验区。
5.其他现场教学点总览
(1)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是一家集饲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以水产动物饲料、水产种苗、添加剂预混料、水产生物制剂、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大型的集团化优质水产饲料生产基地。公司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构建种苗、饲料、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中国最强、世界一流的水产饲料企业集团。
(2)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地。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地是粤东首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以保护独特的海底自然地貌和近海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境,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复杂的生物群落为主要目标。基地分布着的海洋生物达1308种,不仅是龙虾、石斑鱼、大黄鱼等海珍品和重要经济鱼类的繁殖和育肥场所,而且是中华白海豚、江豚、鹦鹉螺、海龟、黄唇鱼、海马等多种珍稀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洄游和栖息海域。此外,保护区内还分布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17种及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多样的生物、完整的生态系统,是进行渔业资源保护教育的重要平台。
(3)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物博物馆。陈列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内有有鲸类、鱼类、贝壳、海藻类、虾蟹类、棘皮动物、腔肠动物以及其它水生动物等九间陈列室,共陈列水生生物标本近3000种。按分类系统陈列,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价值,也是渔业干部培训的形象教材和实地考察的理想教学点。
(4)临高思遠饲料有限公司。隶属于思远集团,致力于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安全、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拥有两条各时产8吨膨化颗粒饲料生产线,年可生产高档金鲳、石斑、海水鱼饲料、罗非鱼饲料等系列产品10万吨。以质量求生存,在高标准现代化生产车间的基础上,公司推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管理的同时,进一步落实“5S”平面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安全。“思远”品牌的鱼饲料,具有“健康环保、抗病力强、饲料系数低、性价比高”的特性,销售情况好。
四、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20世纪80年代,渔业培训就已开始,但就当前实践来看,南海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场教学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在整体建设力度上欠缺火候,体现在两方面:主阵地建设和培训工作机制上。
1.现场教学场地建设力度不够
从硬件上来看,教学设施落后。虽然这几年投入较大,但与发达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主要靠自筹,很难有明显改善。信息化建设滞后,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教室等设施有的还不能与时俱进,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授课教师不能运用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从软件上看,教学上没有特色,仅停留在集中讲解、理论辅导等层面。由于流动性少、教职工队伍明显老化。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教学人员大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师资社会化程度不高,干部培训教师聘请出现临时“拉郎配”,影响培训质量。
2.干部培训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宏观管理还比较薄弱,对培训对象的继续教育缺少统一安排。干部调训难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主要领导、关键岗位和专业性强的干部调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缺少机制上约束。二是对干部学员培训在管理制度上缺少系统性,缺少相互衔接,强调从紧从严,但结果都是教师开口子,干部学员钻空子。三是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虽然培训、考核制度一大堆,而实际管理松懈,特别是在学与用的结合上没有明显突破。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问题突出,致使有的培训对象脱产培训不脱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走读现象严重。
(二)教学培训模式落后单一
目前,渔业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内容多数停留在参观考察以及静态单向传授知识的层面,并没有把教学融入其中,效率与效果均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培训现场教学实施过于简单
行业培训现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由负责人负责现场组织,包括与现场教学点人员的联络、交通食宿的安排等,注重培训的组织、干部学员的安全等问题。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持教师在整个现场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现场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引导干部学员解决什么问题、促进干部学员提高什么能力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思考、研究和落实。干部学员以自己看和听为主,现场教学效果在整体上不能得到保障。
2.现场教学的保障和协调工作不到位
由于现场教学的构成要素很多,因而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才能保障其有序展开,取得实效。当前来看,除了教师对现场教学模式的组织、引导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之外,保障和协调工作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这其中也包括现场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教学模式的选点一般都选择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现场,对于被选中的地方政府或现场单位而言,他们最初是会全力准备的,力争将其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样本,但是随着现场教学次数的不断增加,会出现敷衍了事的应付式的对待,而这种疲态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情绪,使现场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现场教学前应该提前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放给学员并提前组织初步讲解,并引导学员进行准备和思考,但是在实践中教学部门往往忽略这一点,或者这个环节没有做实,致使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因缺少事前的准备而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比重不足
案例教学是请一线工作者走上讲台,现身说法。这种培训模式是实践性较强、接地气的培训方式,深受干部学员欢迎。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学员认为目前案例教学比重不足。这些干部学员反映当前现场教学流程需要优化。如案例教学授课效果有限,介绍做法、经验多,剖析问题少,讲授得多,干部学员参与得少,没有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研讨交流。现场教学中看的环节做得比较足,讲、评、议三个环节相对薄弱,没有把现场教学的优势、现场教学点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三)能力建设培训效果偏低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旨在提高干部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全面的提升。目前普遍存在的纰漏是在培训过程中,能力提升能力建设类培训比重偏低。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更要特别注重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建设类培训内容不足主要体现在:
1.现场教学内容浅显
讲解教师能否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并全面深刻表现出来,各现场点存在差异。有些讲解教师理论水平高,同时又是事实的实践者,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但更多的讲解者只能介绍事实的结果,对事实的总体谋划过程、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等等,不能生动叙述出来,因而难以达到启发学员进一步思考的目的。
2.现场教学追求全面、缺乏针对性
干部培训在现场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现场教学基地的发展情况,力求详实的为学员呈上一份“完整”的发展经验报告,足见培训机构对于现场教学的重视程度。但在实施现场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梳理和规范,对于其现场教学基地的参观点、参观线路等,存在不分层次、不分类别、“千篇一律”的现象,而过于全面的教学也势必给学员带来“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印象,往往培训结束时学员都说不全参观了哪些现场教学点、围绕的是哪些主题。
(四)师资力量水平还未达标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在师资方面存在教师人数少、學科不全、学历层次不高、授课水平有限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骨干教师偏少
由于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政治待遇、经济待遇都不高,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较为艰难;教师与渔业管理干部交流的机会过少,出现“不懂管理的讲管理,不懂机关工作的培训机关干部”等尴尬局面。这使得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师普遍缺乏适应性,难以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一些培训基地能够上台讲课的教师还不到教职工人数的一半,在干部培训时基本上全是靠外聘讲师授课。
2.知识结构不完备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对象相当一部分是渔业管理干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水平和知识结构,但部分教师的原始学历较低,有的虽经进修达到了规定要求,但面对专业性强的教学层面和学习要求,难以胜任范围广、层次深的干部培训工作任务。
3.进取意识不足
部分教师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不够深,到基层调研少,讲课不能做到充分联系渔业管理干部的思想实际。此外,培训基地的学历教育,多数是由大学教师到基层授课,一些临时性培训任务也是聘请专家到基地里上课。由于大学教师平时授课任务不多,一些干部学员获取有价值教学信息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培训管理双向反馈不足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主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人员和干部学员之间的互动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因此双方的信息反馈至关重要。目前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双向反馈不足主要体现在:
1.重成果,轻效果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成果形成、轻效果反馈的现象。一方面,干部学员对于现场教学的成果形成情况了解不足,向教学人员及时反馈知识获取程度认识不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积极性,也阻碍了授课效果。
2.注重“中间”,遗漏“两头”
从流程上来说,现场教学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除了实地参观阶段的教学以外,还应当要有前期“通气”和后期“消化”。“通气”,是指事先让干部学员了解现场教学的参观点基本情况以及考察目标,帮助干部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去参观,能够“有的放矢”。“消化”,是指考察结束后及时的组织和引导干部学员进行交流研讨,让干部学员对所观所感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提炼,能够“不虚此行”。虽然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重点投入精力的不多,现场教学的效果难以有明显好转。
五、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与教学模式
(一)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标方向
现场教学基地是海洋渔业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形式,完善现场教学基地的硬件,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作用和价值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对现场教学基地进行分类管理,使现场教学更具规模、更成系统、更有章法、更可持续地发展。充分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增加现场教学基地的数量,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干部培训的水平,扩大现场教学基地的知名度和培训能力。在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中,注重教学设计的高层次立意,教学主题的高品位内涵,教学效果的高标准追求,严格教学管理、严谨教学流程、严肃教学纪律,最终树立起品牌化的现场教学基地培训模式。
(二)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基本原则
现场教学即将课堂搬到现场,在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和实践特色的地方,把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境展示给培训对象,让学员亲临现场、亲身体验,通过参观、主题演讲、研讨交流、互动答疑等方式,提高培训对象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将培训学习的模式从传统程序化的知识灌输式和报告式,转变为适合干部学习特点的高度参与式,调动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其创新之处就是将培训教学由灌输变成互动,生产经营现场就是课堂,实际生产经营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教材,是干部培训中一种符合现代培训理念的方式。现场教学不同于单纯的参观考察,在实际干部培训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典型性
现场教学凭借其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坏境设立在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实践特色的地方,将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直接展现到学员面前,走进现场,让学员能够通过亲眼目睹和亲自体验加深对需要传授的知识的理解,对现场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解和掌握,因而现场教学是学员考察认识事实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对现场教学地点的选取则至关重要,现场教学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代表性关乎着学员对该领域相关知识技能是否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能否通过对某一典型的认识扩展到普遍,只有抓住典型示范案例才能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的优势。
2.生动性
现场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员自己参观体验,还离不开现场教学指导老师的介绍解释和组织指导,学员在现场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性也直接影响了现场教学的有效性。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能够将学员真真切切的带回到实践中,还原实践的全过程,才能让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让现场实施的实践者亲自讲解,介绍事实真相、经过、实际结果和工作思路、经验、体会相比而言具体的多,能够与学员进行深入交流,回答学员问题,从而提升教學实效。同时作为现场教学的主持教师需要注意调动学员的热情,激活学员思维,使其打开思路,畅所欲言。此外现场教学材料内容也要鲜活生动。
3.先进性
“新常态”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升级改造,渔业作为传统行业,同样面临着改造升级,需要运用先进的渔业生产模式、渔业生产工具、作业方式和相关的渔业技术来推动渔业的发展。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到先进的生产现场去更好的学习体会当下海洋渔业领域的一些先进的技术、生产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而运用到当地的渔业发展中。如果只是了解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而不将领域内先进的前沿的相关知识展现给学员,那就无法实现干部培训的初衷。可以说先进性是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的精髓。
4.针对性
现场教学过程中,培训机构为了能够详实的为学员呈现发展经验和状况,总是希望能够全面的挖掘出现场教学基地的发展情况,但由于没有对教学主题进行明确划分和精确定位,对现场教学基地的参观路线和参观点又缺乏针对性的梳理和规范,导致现场教学点的选取“千篇一律”,不分层次、不分类别,给学员留下了“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印象,而培训结束后学员都说不全参观了哪些现场教学点、围绕的是哪些主题。这样一来,培训的实效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培训前首先要深入调研了解学员需求,分解和提炼出不同的主题,配备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进而根据不同的主题,有针对性的划分和规范现场教学点,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让学员能够在每一次的现场参观过程中都带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一般性的参观考察甚至是沦为变相旅游,这样才能起到现场教学应有的作用。
(三)海洋渔业管理干部培训现场教学模式
1.互动解惑式教学
现场教学强调学习主体的高度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解疑,在问题中实现思维双向互动的过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现场教学是教学双方相互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分享与探讨,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现场获得解答,增强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力的促进了学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干部能力培训中,互动解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培训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把读书自学和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单向传授和多向互动结合起来,把知识获取和能力转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干部能力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现场综合式教学
传统的以课堂专题讲授为主的培训,说教味太浓,过于枯燥乏味,影响培训效果。现场体验式是凭借特有的物化手段,通过亲眼目睹、亲自体验,进行情景式、沉浸式教学,但是,现场体验式在有限的时间里难以阐明系统的思想理论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将专题讲授和现场体验结合在一起的现场综合式教学来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接受度。现场综合式教学方式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特定的现场教学点,教师引导学员参与到具体的生产和作业过程中来,让学员在亲身体验中进行学习和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现场专题讲授和现场点评,从而达到学员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特定能力的意图。
3.研讨交流式教学
研讨交流是现场教学目的与教学成果的显现阶段,学员间的研讨、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是整个现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研讨交流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在小组内部初步交流;第二,班级交流。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体学员汇报学习体会。学员在研讨交流中,学会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辨证思考。为了使每位学员参与到现场教学主题化互动研讨中,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员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也就是:看什么、听什么、问什么、思什么以及说什么,为参观考察后的研讨交流做充分准备。通过学员参观过程中、参观结束后等特定阶段进行引导式主题教学,由讲解老师适时提问,鼓励学员讲出感受、感悟,并组织学员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帮助学员巩固提升考察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场教学点往往会更多的展示自己成功的一面,如何辩证分析现场点讲述的案例,需要学员在有准备的情况下,通过有技巧的运用提问和交流提升现场教学的研究深度和教学效果。
学员间研讨交流之后,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的总结提升。教师的点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点评老师要把教学基地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或者某种精神给总结提炼出来,找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具有共性的、规律性、经验性的东西,这样就能起到“点化”的作用,使学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了理性的思考。这对主持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教师应力求做到:理论扎实,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基地要了如指掌,并跟踪研究;了解学员的全面信息,特别是工作岗位、培训需求等信息;最后还要了解学习同行的现场教学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的问题,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4.主题讲解式教学
培训的现场教学讲解应当不仅仅局限于介绍,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查目标对教学基地的各个考察点进行主题凝练,按点分类,在对主题进行讲解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其次,必须紧贴教学主题;第三,必须具有一定容量,具有广阔的分析空间;第四,事实必须具有一定存留空间,以便考察和研究。通过安排现场教学的讲解老师分组进行专项备课,并采用试讲等平台对讲解内容、语境进行调整规范,让讲解更能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教学模式之间并不是割裂开来、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具体的干部培训实践中,常常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搭配组合,力求达到培训效用最大化。例如在进行类似养殖方面注重扩展渔业知识的干部培训时,可以首先通过主题讲解的模式给学员介绍海水养殖的分类方式、养殖水产品的品种以及水产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让学员对水产养殖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可以带领学员参观阳西海水养殖场、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等现场教学点,通过现场讲解员的介绍,让学员对养殖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忆;而对类似水产食品加工销售等注重推广水产品先进企业的生产销售模式方面的培训,则可以在告知学员相关教学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员就水产食品的加工制成品和销售模式、消费者定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不同小组之间还可以提出自己认为有特色又有市场的水产食品,通过这一阶段的相互交流和老师的点评可以让学员自己对水产食品加工领域的相关环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学员去国联水产、东山博广天兴食品有限公司等现场教学点实地参观了解食品加工的流程和先进工艺以及行业内成功的食品生产销售模式;而对于类似滨海旅游业等注重体验方面的培训,则可以首先带领学员去特呈岛、海口假日海滩等滨海旅游胜地去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之后再让学员进行相互交流,总结提炼出这些度假旅游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最后老师可以围绕现场教学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员交流思考,并进行点评,以达到总结提升的效果。总之,不同的教学主题、不同的教学目的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匹配,而不能忽略不同学员培训的目的,一成不变的用传统的思维和模式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学基地提前做好深入调研和教学规划,包括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讲解老师的培训、现场参观点的合理选取和布置,结合学员需求,围绕特定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妥善选取和定制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六、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一)对培训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
整个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零散无序的教育培训,成本高、效率低,成效差。因此,干部培训应当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干部所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出发,科学制定各层次,各类别、各岗位干部的素质、知识、能力标准,并将此标准与干部队伍现状进行比较,准确地确定干部培养目标,再根据干部培养目标,制定出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首先,应对干部队伍现状做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准确地掌握各层次类别干部的理论水平、文化知识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强弱。这是提高规划科学性的前提。其次,应分层次确定干部应具备的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标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干部素质能力坐标系,其纵坐标代表不同层次的干部素质能力层次要求,横坐标代表不同岗位的各类干部素质能力定向要求。在构建好这一坐标系后,将每一位干部按照其工作岗位的层次和分工放到坐标系中去对照,确定出每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再从整体上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干部的培训计划。这样的规划不不仅能够较好地将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在制定干部队伍整体培训规划的同时,也完成了干部个体培训规划。
(二)健全培训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1.优化干部培训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这在整个干部培训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干部培训仅仅凭借自愿性而没有一定的强制性,是难以达到效果的。当前建立一套完备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参与干部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对此可以采用学分制,规定各种培训课程的学分,要求每一位干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学分。各培训课程的学分可根据学习对象的工作岗位而有所不同,学分的高低与工作岗位需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
2.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综合考核制度
针对当前干部培训过程中考核流于形式,考试组织不周密、不严格等问题,干部培训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实际,从干部参训的不同形式、不同类别出发,制定严密的考试考核制度。要把考试考核作为衡量干部培训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考试考核情况要通过某种形式反馈给干部主管部门,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建立干部培训与提拔结合的制度
在对拟选拔任用干部进行资格预审时,要把参加干部培训的情况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培训没有达到一定要求的,一般不予提拔任用。确实有特殊情况的,在任用的同时,应规定其接受培训的期限和内容。在进行干部任前公示时,应把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公示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强化基地师资队伍素质建设
1.重视师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拥有一支经验成熟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条件。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受两种原因所致,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基地遇到实践教师数量不足的瓶颈。一方面,过去培训的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和数量十分匾乏,另一方面培育实践教师的工作刚刚被提到师资队伍建设的议程,还没有进入到具体的培养阶段,缺乏实践教师的境况依然如故,所以加强实践教师团队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2.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建设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在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实践骨干教师队伍,选择热衷于实践的教师进入实践教师团队,通过“走出去和走下去”的方法,为实践教师创造实践教学进修的机会,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本积淀;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和引进来”的方式,在基地外聘用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师。通过自己培养和培训基地外聘用的双重方式,强化实践教师团队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四)突出实践特色,改善教学设计
1.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培训内容
课程设计必须根据培训需要以及不同培养对象的资历、受教育程度来设置理论课程。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样重要。基地培训的是渔业管系统中的干部,他们对于渔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还是相对缺乏,因此理论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于课程的设置还要有“干货”,不仅包含基础理论的教育还要包含前沿的理论成果。
2.明确实践课程设计的重要作用
渔业管理系统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授课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渔业主干课程要有运用本领域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讲授的技术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合理开课,精细培养”主要体现为针对不同学生学历特点,按照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制定适合于不同来源学生的培养计划。渔业行业农业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课程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结合培训基地师资力量及专业特色进行设置。培训基地应根据国家渔业推广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培养基地优势与专业特色,在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单位实际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开设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渔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案例的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趋于合理化
富有效率的实践教学环节依赖于合理化的设计,在设计上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应该只着眼于实践教学阶段,应该向前延伸到理论教学阶段,即实践教学环节要前移到理论教学环节之中。为此,需要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模拟演练设计,推动实践教学悄然进行;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侧重点不应该完全地放在最后的综合实习环节上,而是应该设置并重视课程实习环节。一般而言,课程实习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短期的课程实习,既可以为培训干部提供初步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又可以培养学员面对实践问题的处理能力。
4.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活动
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需要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承载,而实践教学活动应该紧紧围绕骨干课程体系,针对明确的实践实习目标项目来展开。骨干课程体系是指以一门课程为核心,以其它相关课程为辅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起来,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实习目标项目一般是指实践培养单位的研究项目,核心课程的选定应该与实践教学基地的科研项目相联系,以此取得双赢的结果,因为这种联系既可以为实践基地定向培养专用的非在职在编研究工作人员,以此加固培训基地与外界的关联,又可以使培训生在顺利地开展践习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推动培训生应用能力的集成与升华。
(五)选择优质基地来提升教学效果
1.把握現场教学基地特点
渔业行业农业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不同于普通实践教学基地,也不同于学术研究基地,其重点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实践基地。这样的实践基地除了具有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的一般特征外还要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基地建设必须包含完整的社区。对于渔业管理干部现场教学基地来说,就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组织体制,开展与渔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外,能够独立运营并承担相应责任。渔业管理与应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渔民个体、家庭、家族、渔民组织、社区资源与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等,必须考察各项渔业与渔村政策的实施与影响、政府机构的设置与渔村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同时也要考虑社区乡土知识、民俗习惯与信仰等对渔业的影响。这些只有在完整社区内才能体现,离开社区的“实践基地”是不能满足实践教育要求的。
(2)基地建设必须有重大推广项目。培训干部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本科生的实习,也不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埋头钻研,而是开放地考察一项技术、一个政策的传播和执行过程,评价其效果和分析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能够体验、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实践活动置于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利用国家或地区推广项目开展实践教学。而不能小打小闹地自行设置所谓推广项目,因为在推广问题上实验室成果或模拟结果与社会实际运行具有本质的差别。只有让学员在真实环境中实践才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满足实践教学基本条件
(1)实践基地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且能满足培训干部完成专业实践各项条件,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队伍。
(2)实践基地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培养渔业系统管理系统意向,具有进一步拓展与培训基地进行包括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科研技术合作等潜力。
3.规范教学基地设立程序
(1)由培训基地组织相关专门人员共同协商论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并初步拟定实践基地候选单位,并根据单位所属行业性质确定适用专业或研究领域。
(2)实地考察并进行基地与单位初步协商。由基地组织相关人员与被培训干部单位关于培训事宜进行磋商。
(3)签订协议。根据实地考察和磋商结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拟定正式协议及其相关附件并由实践基地与被培训单位依托单位签定《合作协议书》并报培训基地主管部门备案。
(六)从严管理学员,创新监督制度
1.加强出勤的考核
由于培训的是渔业管理系统的干部,他们在培训之余有自己的工作,即使培训是连续的实践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他们在培训期间不处理工作。因此要对他们的出勤率进行统计,切实保障培训的效果。只有按照培训基地设置的课程踏踏实实地进行学习才能达到培训目标。将实践课程的出勤率情况纳入最终成绩考核,促使渔业管理干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
2.理论课程的考核
要想取得培训效果仅仅考察出勤率是不够的,还要对培训干部进行理论考核。理论课程的考核比较简单,就是对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主要以试卷的考试形式进行,将渔业管理知识和主观题型结合来检测培训学员对于理论课程的掌握程度。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来,而不仅仅是做表面工作。
3.增强教学互动
实践课程的设计主要针对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不仅仅是教师示范,而且要求培训学员都要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把知识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会用理论来解决问题。不断推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增强课堂吸引力,加强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管理干部培訓的实效。
(七)培育畅通的教学双向反馈机制
干部培训不能单方面强调培训基地的培训管理,也要根据干部自身要求以及对培训课程的接受程度,通过学员的反馈信息来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培养计划等。高度重视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现场教学基地应该定期向学员及所在单位反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要改正和注意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状态。海洋渔业管理干部要运用实际工作经验对所学理论提出质疑,对培训基地的培养模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将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报告给教学基地管理部门。这样有利于培训基地清醒认识到干部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善管理。重视培养管理的双向反馈,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接受培训,圆满完成培训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