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朋友圈”课堂大延伸
2016-05-30陈艳
陈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手机“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软件,更为大众普遍使用。微信具有的短信、图片、语音传输等功能,特别是“朋友圈”分享传播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部门所认知,应用。“微信”也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向外延伸,其手段的新颖性和交流的便捷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密切了家校间的关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本文从微信的功能出发,结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转变等内容,浅谈微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一、微信的含义及功能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功能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网页、平板电脑、快速发送语音、图片和文字、视频。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带给使用者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据腾讯公司发布的数据,至2015年一季度,微信活跃用户5.49亿。微信所具有的音视频、发布图片和公告、传输文件、共享资源等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微信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延伸
语文是一个需要知识长期积累的学科。现行的课堂教学中,40分钟的时间内,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解与课文有关的重要知识点,很多内容无法进一步展开阐述,只能一笔带过。课堂知识的局限性,需要学生在课后自我学习,不断补充。语文素质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建立微信群、开通公众号的形式,把微信作为课外语文知识传授平台,通过搜集整理名人佳作,“常见错别字,易读错字”等各种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分享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家就可以学习。将有益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学习,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新的教育理念。
三、充分利用微信传输的互动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微信是一个互动的平台,通过微信群,师生间可以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好习作”“好作业”可以在微信群中“晒一晒”, 既是对展出作业同学的认可与鼓励,也为其他同学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标杆。在教学环节布置语文作业,让家长协助监督,利用微信语音发送功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拼音认读,课文诵读过程中,将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录音上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避免有些学生偷懒,利于老师检查。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通过在网络上搜集阅读好的文章、好的语文知识点等资料在“朋友圈、同学群”中分享。同学之间对好的作品通过“点赞”进行交流学习,老师也可对学生上传的资料,分享的内容进行回帖评价,如写读后感,同学留言等,让微信分享成为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
四、利用微信开展差异化教学,强化家校间沟通交流
传统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讲授的内容都一样,学生在理解接受上也各有快慢,无法做到差异化教学。老师将微信作为第二课堂,采取小组讨论,同学互助、学生求助、个别辅导等形式做到因人施教。特别是对班级中的学困生群体除在校加强个别辅导外,还可利用微信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根据学生特点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家校互动一起做好学困生转化。此外有些学生由于内秀,顾忌颜面,课堂上发言不踊跃不积极。通过微信这一看不到的交流平台,利用抢答等形式,老师对回答快有奖励,加分表扬,微信让学生变得更自信,更大胆。以往家长和学校间交流主要靠“家长会”这一方式,而采用“微信”,通过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老师可以随时与家长沟通,解决家访的不便、家校通短信的单向联系,使家校间沟通更便捷,且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与生活。特别是在开学、放假之际,利用微信平台发布相关通知,既快捷又节约,让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一清二楚。利用这种互动平等交流方式,使师生能就学习中的问题平等沟通,交流新工具。“微信”在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对于加强家校合作,提升育人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微信”发展方兴未艾,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逐渐备受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将微信引入小学教育,真正发挥微信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让小“微信”变成大课堂,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受益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