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初探

2016-05-30伍飞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说明性词汇量生词

伍飞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92-02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的内容,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探索,我对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认识。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阅读材料按照文体分为三类,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而把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规律。

一、故事性短文

故事性的短文最重点的是要理解好最后的一两句对话,多数情况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的,而是有含义的。它还有条规律,当你理解到它的含义时,就会情不自禁会笑起来,因为它们是点睛之笔,给平凡的短文增加了幽默感。例如,有篇短文讲一个人喜欢打猎,他的朋友跟他打赌,如果他能打只老虎回来,就能赢得1000美元。他去森林里打猎,但一听到响声就爬上了树。结果是一个农民经过。他问农民哪里有老虎。农民说;“I saw a lot of tigers tracks, about a kilometre north near here.” 那个人马上问:“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south?”如果学生能理解最后这次对话,那么就很清楚,老虎在北,他想去南,其实他是想逃跑。短文的五条题目,其中有三条是围绕最后的对话而选答案的。1. Which is not true?——A . Mr Black is a brave(勇敢) hunter. 2. Mr Black knew it was________ to meet a tiger.——D dangerous.3.We can guess________finally. ——D Mr Black lost the bet. 如果学生没注意到对话里面的north 和south,就不明白短文的旨意,更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了。所以,老师平时就要叮嘱学生碰到故事性的短文,一定要仔细思考最后的对话隐藏的玄机。训练多了,学生就会条件反射,碰到此类题目就会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找出短文蕴含的内在意思了。

二、说明性的短文

有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偏难,生词量过多,与学生的水平不符,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读起来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老师就要求学生不但平时要做好阅读的各种基本知识的准备,而且还要在考试时注意策略。

1.平时的知识武装

(1)拓宽知识面。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阅读时,读者头脑中已储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利于文章的理解和保持。如果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即便拥有一定阅读能力,有时对文章所含信息意义也很难理解。因此,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积极扩大知识面,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我们老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也应多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增进理解。

(2)扩大词汇量。学生在阅读这类短文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词。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见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样可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平时也要适当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要有效扩大英语词汇量,就必须改变多数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鼓励学生学一些构词规则,如词根、词缀的意义、复合词的构成等,举一反三,迅速扩大词汇量;鼓励学生将单词放在语篇中记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3)长难句分析。此类短文比较多长句,复合句。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2.考试时做说明性短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说明性短文看起来很费力,但其实问题很简单,基本可以在短文里找到答案的直观题。但学生最怕做这类文章,因为他们看了几行,发现文章很难明白,就开始失去信心,没心机再往下看,做题目也是不假思索,按自己的推断就胡乱蒙过去。其实这类短文只要学生克服害怕心理,是最不容易出错的。遇到此类短文,我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一次短文,明不明白也没关系。重点是要理解短文的五条题目,根据每题的问题,再结合刚才浏览短文留在自己脑海的一点不详细的信息,先判断应该在哪一段找答案,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那一段,把自己认为是答案的那句话划出来,在答案A,B,C,D中找出跟自己划出的句子相同意思的答案。最后,还要把题目加答案连成完整的句子读一遍,对比自己划的句子,如果是完全相同意思的,那么选的答案肯定是对的。

三、人物传记的短文

此类短文又分为两种:一类:整篇围绕一个人物的。通常就是按照人物从出生开始的成长历程,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学生一定要理解好短文里的年份所发生的事。此类短文并不难。二类:表格式介绍几个人物。这类短文需要学生掌握方法,从题目的人名或者专有名词判断在表格的第几格找答案。通常每格的信息量都不大的,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考试时阅读文章总是按照每套试题四篇文章分布,学生要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吸取教训。因此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技巧的训练,制定出阅读题目应试的策略。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说明性词汇量生词
提升幼儿说明性讲述能力的策略研究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生词库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