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研究

2016-05-30缑元祥李长沙

亚太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习效果课程改革

缑元祥 李长沙

摘要:本文以龙岩学院普通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法,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学习效果就体育课的动机与态度、体能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习惯与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态度与参与动机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受欢迎;学生们的竞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存在高水平队员不多情况;学生们的体质健康某些方面得到了明显性的改善,但是在某些身体素质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学生们的体育习惯有了一定的养成,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改善。建议深化俱乐部制改革,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改善考核办法,促进学生健康水平较全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39-02

一、前言

多年来,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一直用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以最终的成绩作为依据评价。但是由于受到遗传、自身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那些身体条件差的学生不管怎么勤学苦练,也很难获得高分。反之,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就能取得高分,这对于身体条件差的学生来讲很不公平。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取得不了高分,对体育逐渐失去信心,最终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因运动不足,身体素质进一步下滑。传统的评价方法虽然在操作上十分简便,但却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变化及教学效果的优劣,也难以从评价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对龙岩学院学生课程改革后学习效果的研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检验本轮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文章根据龙岩学院教改课题,以校俱乐部成员为研究对象,对龙岩学院实施改革后的学习效果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三百份,回收276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243份,有效问卷90%。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选题的需要,研究的方向、选材要求,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方式查阅了相关文献。

3.访谈法

通过和相关教师的交流,获取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以及比赛的次数;和相关老师讨论制定问卷调查等。

4.数据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参与动机的对比分析

动机是指能引导、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想法或愿望。(2)体育动机是学生们对体育运动客观需求在心理上的反映。龙岩学院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表明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以及功能的认可。

由表1可见,龙岩学院学生参加体育的动机分别为“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和陶冶情操”、“减肥与健美体型”、“学习运动技能与技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56%、28.30%、20.47%和16.50%。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体育俱乐部模式下的学生把“娱乐和陶冶情操”放在第二位,“学习运动技能与技术”放在第三位,而传统模式下学生们把“减肥与健美体型”放在第二位,“娱乐和陶冶情操”放在第三位,由于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有差异,以及对体育课认知程度的不一样,他们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也不同。两种模式下大家都把“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放在首位,那么说明学生受到了《国家体育锻炼健康标准》的很大影响,都有健康第一的观念。

(二)学生竞技水平发展变化分析

龙岩学院自改革后,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的考核对比以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有了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是根据自己所上的内容设定一些基本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考核内容,学生在考核的时候没有多大的难度与压力。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是以竞技的模式来考核,既有单人身体素质、技能的考核项目,又有团体竞技类的考核项目,学生在单人的考核中压力不是很大,只要是平常上课认真,下课有练习,都可以轻松应对,但是团体考核的时候,团队中所有的人都要同时参与考前的练习、磨合等,并且还要在多个团队中想要拿取高分,第一,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不能太差,否则给团体拖后腿,第二,就是必须要有团结精神、动作一致、有创新等,这些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和压力。球类的只需要团体多磨合、团结、分工明确就好,但是操类的就不一样,它必须要有创新、动作整齐、动作规范等,这就需要学生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更贴切竞技比赛的要求。参加比赛的次数可以体现出竞技水平是否有提高,如果竞技水平不高,那么它的参赛次数随之也不高,相反竞技水平高了那么它的参赛次数也就随之上升,然而竞技水平却恰恰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体育素养、体质是否有提高。表2是2015年龙岩学生竞赛获奖的一个统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获得的奖项次数总和高达三位数。我们先从比赛的级别来分析,其中省级的获奖次数最多,国家级的最少,这和学生的竞技水平是直接挂钩的,这说明学生们的竞技水平是有提升,但是还不是很高。然后从奖项来分析,其中省级比赛的奖项是比其他两个级别的要多,国家级的最少,虽说前三名的奖项是很可观的,但是第三名以后的奖项是占大多数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前三名的奖项要多于其他的,这就说明我们学生的竞技水平在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时候是比较占下风的,但是在级别低的比赛中,却占有优势。综上所述,得出我校学生的竞技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有待提高,以此来满足更高级别的竞赛需求。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因素有两种,第一:和相关单位举办各级别的比赛次数有关,第二:和学生们现有的竞技水平有关。

(三)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分析

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没有了一个健康的体质,一切无从谈起。我们先从整体的数据来看看改革后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表3是各个年级的2015年龙岩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每一届的学生不及格的人数都占很小的一部分,及格及以上占据了主导。相比之下课程改革后大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整体的体质是有提高的,这只能说明一个表面现象,那么我们现在从体质测试的各子项目中来看看我们学生的体质究竟哪里有提高哪里有问题。表4是我们对改革前后两种教学模式下的一个体质水平的对比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不及格的人数都有了一定的减少,原因是现在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都是按照竞赛的要求来上课,在上课中,学生们的运动时间长,这使学生们的肺活量有了提高,尤其是男生的800M中可以看出,两种模式下相差35人。但是在下肢力量和中断力量上就没有什么明显性的提高,反而还有下滑的趋势,虽说优秀的学生人数在上升,但是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也在递增,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发现,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因素,第一种是自身因素,有的学生会在课后自己去锻炼健身,而有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与,第二种是外在因素,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教师们的上课内容重点都放在了技术的提升上,反而将最基本的素质锻炼减少或者忽略,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们在一些基本的素质方面没有得到锻炼。由此可见,改革后的俱乐部教学模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不管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及格的学生永远都是大于优秀的学生,这说明一个情况,不管是改革后还是改革前,学生们对待自身的体质上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优秀的不管是对待上课还是体质的锻炼上学生都是积极的,但却只是占了很少的部分,及格的同学相比优秀的学生来说不是很积极,觉得上完课后没有必要再去练习、锻炼,只要考试能过就好,这在对待事物的心态上就有了一个很大的差别。

(四)社会适应方面分析

社会适应方面,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关注比较集中,很少注意学生在适应社会的方面经过学习后有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学生对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在传统教育下基本上是被忽略的。而改革后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根据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体育兴趣开展的教学,将课堂的教学、竞赛、运动训练一体化。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在适应社会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活动形式上,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学生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自主的选择群体组建小团队,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团队都是由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好坏分组,学生们不能自主的去选择,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这种情况在社会体育活动中很贴切,但传统教学模式就有点远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参与动机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

(2)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竞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参加高层次比赛较少,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较少;

(3)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体质健康某些方面得到了明显性的提高,但是在某些的身体素质上没有明显的变化;

(4)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体育习惯有了一定的养成,学生们更能适应社会。

(二)建议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初显良好的势头,但是还是要深化改革,加强监督与管理。从考核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方面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教学前或者教学后进行某一项针对性的素质练习,也可以专门抽出几个课时做针对性的素质练习。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参照评价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1998,04:61-64.

[2]林娟.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的互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4:112-113.

[3]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3:372-374.

[4]殷瑞芳,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女生排球普修课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李芳芳.上海市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习效果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学习效果课程改革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