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目标演进及现实路径
2016-05-30张凯
张凯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下的产物。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本质是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目标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分层实现的演进过程。认知、认同、自觉分别是提高大学生“三个自信”的不同层次目标。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的认知、认同、自觉目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
关键词:“三个自信”;目标演进;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37-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大学生“三个自信”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任务。
一、“三个自信”的本质
(一)本质
“自信”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种种活动表示肯定的一种心理特征。自信它常常驱使着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它使个体相信自己、认可自身的一种积极乐观情绪,本质上是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肯定。“三个自信”实质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2]“三个自信”实质上是中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实践,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的目标演进
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分阶段、分目标不断演进过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认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三个自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目标:认知、认同、自觉。认知、认同、自觉分别是逐步递进的逻辑过程。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认同又是自觉的前提条件,自觉是自由自在的行为,是“三个自信”的最高目标。
(一)“三个自信”认知是实现“三个自信”认同的基础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三个自信”,必须从“三个自信”的认知开始。认知是指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接收、编码、存储、转换、重建等信息加工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具体来说,大学生要实现对“三个自信”的认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理性认识。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理性认知,大学生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认同,才能从行动上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因此说,对“三个自信”的认知才是对“三个自信”认同的基础。
(二)“三个自信”认同是实现“三个自信”自觉的前提条件
认同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肯定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认知。只有充满认知,大学生才会去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才会去否定资本主义等其他社会制度在中国的可能性。在这过程中,大学生从认知到认同,就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因此,要求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求大学生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大学生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大学生意识中的一部分,大学生才能自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提高大学生“三个自信”的关键就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学生能否实现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上升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三个自信”自觉目标的实现。反之,大学生没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从行动上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提高对“三个自信”的认同,才能提高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自觉。
(三)“三个自信”自觉是实现“三个自信”的最高目标
自觉就是个体自由自在的去做某一件事而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愿而无任何形式的催促,就像中国儒家所提倡的“慎独”一样。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自觉,即大学生从行动上自主的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等等。大学生要实现对“三个自信”的自觉,就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基础之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自觉。因为自觉是主体意识已经渗透到行动当中。当然,行动就需要实践。没有实践,就像建楼不打地基一样,会轰然倒塌,也不会长久。大学生如果缺乏实践,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不可能转化为自觉,也就不能实现对“三个自信”的最高目标。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生“三个自信”,我们不能“一步登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让大学生直接进入自觉状态,而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向前走。因此,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目标演进过程是:认知→认同→自觉。遵循意识发展规律:认知,是基础;认同,是前提条件;自觉,最高目标。
三、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现实路径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3]大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心智不断成熟的阶段,要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就离不开教育。而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的实现路径主要在于教育与引导。对照大学生“三个自信”认知、认同、自觉目标的三个演进过程,与之相对应应从理论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三个方面路径来开展,加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认知、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一)加强理论教育
在高校提到理论教育,我们都能想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书籍,的确他们都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不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你就不可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何况其中的精髓;中国近现代史也是这样,你不了解近现代史,你就不会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不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和“抗日战争”等等,你就不可能了解毛泽东思想。
因此,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我们要对马克思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时代背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形成等等,同时也要加强对原著的解读,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与总结,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断章取义,其他像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知识,也应该如此。同时,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完整把握,积极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如此,理论教育的才有意义。
(二)强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开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认同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认同教育,才能形成对某种事物的真理判断、情感认可、心理归属和价值判断等。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判断问题在理论教育中已经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大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认知之后,情感是影响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就要:第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并不等于情感认同,一个人哪怕从理论上认同了中国特社会主义,但是从情感上不一定认同中国特色主义。现实中,“吃着肉骂爹娘”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缺乏情感教育、价值教育引导而导致的。第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列举感动人物事迹。例如,讲解“感动中国”人物的模范事例,在这过程中,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真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也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自己家庭的变化,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地感受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变化以及成就,从而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情感教育才具有意义。
(三)注重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就是以社会实践生活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在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世界的了解,在真实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会历史、客观、全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4]大学生通过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三个自信”的认同,并逐步转化为对“三个自信”的自觉。因此,实现大学生“三个自信”的自觉目标,要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大学生如果没有对现实社会的感悟、体验、思考,就难以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自信之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不可能前进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实践引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类似社会生活的情境,让大学生在类似社会生活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如: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活动就是将实践引入课堂的教育方式。二是让大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参与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参与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活动就是此种实践教育形式。实质上,大学生在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过程。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会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产生新的认识,在通过实践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5]所以,实践教育既承担着“三个自信”自觉目标实现的功能,也承担着“三个自信”认知目标和认同目标实现的功能。因此,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树立对“三个自信”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康德.康德教育论[M].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
[4]王正明,彭安臣.实践教育:内涵、特征与改革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