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辅导措施

2016-05-30唐映红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特点儿童

唐映红

【关键词】 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特点;

辅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36—01

一、离异家庭的概念

离异家庭指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导致家庭解体。造成夫妻离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离异家庭一般都存在着一致性,离异家庭在离异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家庭气氛失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不断恶化,家庭功能脆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安全。尤其在幼儿心中,从形式上的家庭到心理上的家庭荡然无存,没有了归属感,甚至对他们造成终身的影响。

二、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

有关方面教育科研人员参加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儿童(3-12岁)心理特点研究》的结果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爱哭;2.放荡不羁,随意性强;3.过分胆小和焦虑;4.冷漠,无动于衷;5.情绪低落;6.悲观,觉得低人一等;7.孤独,经常发呆;8.易烦躁、发怒;9.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

三、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措施

离异家庭本来对孩子已不公平,所以,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老师或其他亲友,更应该关心、爱护、理解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已经经历了不幸的家长,一定要理智,多参加一些社会、社交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正视现实,多为孩子着想,尽量为孩子提供宽松、活泼、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要增强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兴趣和责任意识,多与老师交流。作为老师,要站在敬业奉献的高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换意见,耐心细致地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心理变化反映给他们,让家长认识到他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做到理智、科学、用心地教育孩子。

2.正确对待和理解离异家庭儿童的消极情绪。教师要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通过合理、正当的渠道来表达、宣泄、转化、控制情绪。对儿童的不良情绪、行为应做到理解和宽容,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儿童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和排解消极情绪。老师要多和他们个别交流,利用儿童情绪易转移和易感染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些高兴的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使原有的消极情绪逐步被转化。

3. 消除差别,消除歧视,使离异家庭的儿童融入班集体。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离异家庭的儿童往往与同伴的关系欠佳,游离于集体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孩子比较自卑,总觉得由于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自己跟大家不一样,因而不自觉地孤居一隅,远离群体;二是他们不受欢迎的行为较多,如乱发脾气、行为习惯差、不讲究个人卫生、攻击他人、自私娇气等;三是个别成年人的不当影响,如嘲笑、歧视离异家庭或把离异家庭的孩子当作特殊的儿童对待,无形中造成了儿童的自卑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别,避免使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次,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儿童的做法。再次,要善于发现单亲儿童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使孩子们接受并乐意亲近他们。最后,要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4. 用真挚的爱温暖儿童的心房,叩开儿童的心扉。由于单亲儿童源自父母的爱少了,甚至被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常常得不到正常的满足,而他们却又时刻渴望从其他渠道得到情感的抚慰。对孩子的这种情感的需求,教师除了加强家长的工作之外,还要给予离异家庭儿童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儿童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特殊关爱等。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倾听、赞誉,用温和信任的眼光注视,用前倾低身的姿势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以呼喊他们的乳名,并且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孩子的肩背,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孩子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心理特点儿童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请你们关心我
留守儿童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