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2016-05-30李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实践教学

李薇

摘要:通过分析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探讨了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人才。

关键词: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应用能力;财经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72-02

网络类课程是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群体,这些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想真正掌握网络相关原理,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必须通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在财经类院校内,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堂教学往往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真正能够胜任社会中网络相关工作的人才较少。因此,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并根据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改革是目前国内外高校都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其中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的特色开展了网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为财经类院校,由于网络类课程的特殊地位,更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来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第一,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基础实验。第二,建立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特别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将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第三,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在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实现的。但在我国,校企的联系和合作没有国外发展的那样好,要想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充分的实习比较困难。同时,我国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主创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再加上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在校期间的自主创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2.国内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国内各高校对网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置和安排中,通过在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实训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实践教学成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内实验课时不够,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实验室环境不能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滞后;仅通过实验这种实践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等。针对以上实践教学现状,积极探索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特别是作为一所财经类大学,网络类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模块,为了培养出能够胜任社会岗位的网络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网络人才需求分析

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包括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其中研究型主要针对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技能型主要针对各种职业院校毕业的高职高专生,而应用型才是针对本科生的。一般来讲,应用型网络人才应该具备一种或几种网络相关职业技能,包括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工程规划和设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等。结合财经类院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应用型技能应该是各财经类院校网络人才培养的重点。

三、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针对目前各财经类院校网络类课程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应该首先确立完整的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然后以该体系为中心,着重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1.财经类院校网络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网络工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大部分财经类院校的网络类课程体系包含网络基础类、网络工程类、网络管理与安全类、网络编程类和网络技术类课程。这些课程大都配有课程实验,但实验课时有限,学生无法通过仅有的这些实验提高应用水平。因此,需要构建一个通用的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它既适用于计算机专业,也能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或者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同时,这些专业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实践体系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实施。

2.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同时注重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实践体系的初步构建如表1所示。

课内实践教学即按照课程体系中列出的实践课程和实践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实习和设计三大方面,其中毕业实习一般在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学生首先在课堂中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基础实验,加强对基本网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根据具体课程设置完成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提高学生的专项设计能力。最后,在毕业之前进行有目的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去体会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开发的过程,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课外实践在课内实践的基础上完成,面向全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或对网络感兴趣的学生,目的在于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应用设计能力。课外实践将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首先,开放网络实验室。不仅可面向所有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需要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课内未完成的实验,进行创新实验,也可以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相关实验内容。第二,利用课余时间,建立兴趣小组或开发团队,由教师提供开发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际网络项目。第三,建立培训训练营和竞赛团队,每个团队设定专门的指导教师,针对具体的网络方向进行学习,并由指导教师带领参与国内外各种网络相关竞赛。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都可以按照上述体系分层次的来组织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社会的网络人才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来选择体系中某一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的实施。

3.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常是教师讲完实验原理、实验配置要求等内容后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进行验证。而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设置更多的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并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充分提高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除了在实验室完成外,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程学习网站上发布实验项目相关材料,学生可以下载和学习实验原理并进行实验拓扑和逻辑功能的设计。同时,学生可以自选一些网络仿真软件如Packet Tracer、GN3等对教师网站上提供的实验项目,或自己搜集设计的实验项目进行仿真练习。

4.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大部分财经类院校的网络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网络设备比较陈旧,软件也不能适时升级,实验室仅能支持基础实验,有很多综合实验无法实施。第二是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由于专业实验课时有限,而网络实验室仅在上课时才开放,因此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实验室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制定良好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首先要适当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根据最新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时对实验室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同时,制定开放实验室条例,完善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在学生课余时间定期开放网络实验室,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

5.课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培养出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人才,必须要和企业加强合作,逐步建立校外网络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网络相关领域的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被“送出去”,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实训工程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网络开发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可以顺利的从学校过渡到职场。除了把学生“送出去”,还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技术精英“请进来”,在课堂中开展以实际应用项目为案例的实践教学活动,将网络最新的应用和技术带入课堂。

6.结合国内外赛事活动开展实践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训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不够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网络相关赛事,以进一步完善网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参与各种比赛,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为出发点,探索了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网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科竞赛等内容。通过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伟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26-127.

[2]张晓明.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401-404.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实践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