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学结合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016-05-30朱雅芸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朱雅芸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原因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20—0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通俗地讲,即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地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劳动给企业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它能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帮助学生提前实现角色转化,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作出铺垫。然而,在工学结合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思想现状

1. 学生对学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理解。主要表现为:(1)抵触。部分学生表现出不支持,不愿意去实习。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送他们下企业,主要是学校要从中得利,情绪上有所抵触。(2)怨恨、敌对情绪。学生对教师,甚至对整个学校都表现出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与学校对立的情况时常发生。(3)失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学校这个大家庭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与其他同学在相互交流中结下了友谊,然而,实施工学结合后,学生不但原有的人际关系网被打破,还必须去适应新的陌生的环境,容易让学生造成一种被舍弃、不被关心的失落感。

2. 学生对学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宽松、浪漫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在象牙塔里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而进入工学结合的模式后,从允许犯错误、各方面不作过高要求的学生迅速转变为对产品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责任主体。同时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既要“工”又要“学”。面对着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如何把握好“工”和“学”这两者的平衡,如何适应社会的“流水线”作业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恐惧和逃避的不适应心理。

3. 角色意识转换滞后。学生在进到企业后,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学生,还应该是企业员工。因此,他们得服从企业的一切管理与安排。然而,部分学生仍然以学生自居,以学生的身份来逃避困难和面对挫折,并未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企业中。

4. 过分的自我优越感。部分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一种过分的优越感,他们对自己以后工作性质的定位是既轻松又高薪。因此,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表现出怕苦怕累的思想,不愿意做基层工作,不愿意去艰苦的岗位,不愿意加班,而同时又希望拥有较好的待遇。

二、原因分析

1. “两课”内容单一,缺乏实效性。“两课”是高效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我们的两课往往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教条式的道德教育的面貌出现的,这些内容往往都不贴近学生实际,致使“两课”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大面积的逃课现象。

2.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发挥不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文体活动,让我们的校园五彩缤纷,就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才素养。但就高职院校来说,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应注重专业社团、专业活动以及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等与之相关方面的建设与构建。

3.学术界缺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性研究。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在

少数,然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章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此类文章大多都是经验性的、理论性的文章。当然,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的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具体该如何来开展他们的工作。

(1)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虽然现在学校喊得都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却大打折扣。工作在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缺乏,已经使得他们的工作不能有效正常开展,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担子基本就交给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辅导员或是聘用而来的后勤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肩上,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只能治标不治本。而学校一方面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其他一切与学生有关的的行为都纳入他们的工作范围,造成他们的日常所担负的事物性工作繁重;另一方面,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地位、待遇等问题上,学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自身因工作造成的压力,学校也关心不够,造成队伍的不稳定,整体素质和经验的不足,人员流失现象也很严重。

(2)缺乏对学生人格特质的了解。目前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是80后。他们这个群体的特征如何,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活,对待困难,学校和大部分老师仍然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用旧方法解决新矛盾,束手无策。

三、 解决策略

1.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改革方向为增强现实性,实现多样性。实现性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将教育落到实处;多样性即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其摆脱单纯的道德教育理论及政治理论的教育。除了基本理论的传授外,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从高职院校学生出发,压缩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大学生接受能力的抽象理论内容,切实从他们日常所出现的问题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出发,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责任心的教育、职业意识、服从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等方面来开展。如,在实施工学结合到企业之前,可以先委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下到企业基层一段时间,以了解企业基层现状和探究学生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此研究结果带回课堂,这一方面增强了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同时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益。另外,各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观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着重于实践,在学生下企业前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侧重于就业形势分析与就业能力训练方面,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下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和气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即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分、教分、学分等的建设。另外,加强专业社团的建设与引导,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社团成员都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志同道合,这使其在交往中能够保持情绪上的愉快,使得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另外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不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方面的培训、组织外出学习以及组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等途径来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增强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4. 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引导,发挥他们的先锋示范作用。这支队伍力量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小视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比教师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他们在教师与学生中起着桥梁作用,一方面他能以学生的视角解释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并将之传达给学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吸收,另一方面他们能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为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团的选拔并定期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会议,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定期召开表彰先进大会,树立典型。

5. 发挥企业作用。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因而,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企业的文化、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师傅”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一,他们具有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实践知识及职业素养。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开始“工学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力棒就责无旁贷地传给他们,因而要从这个角度给他们付酬带薪给待遇。

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如前所述,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在下企业前与下企业后都会出现一些不良适应心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调适,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在模拟情况下的训练,并不断强化获得。

7. 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在确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各高职院校应着力制订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对工学结合的形式、时间、指导人员以及目的、内容、效果的评估等都应做出详细的规定,使得工学结合“有法可依”,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下企业的抵触心理。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