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资源运营方式和特点调查研究
2016-05-30王少杰刘炳光
王少杰 刘炳光
摘要: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实训资源的立项过程、建设和使用效果,提出了利用勤工助学和社团辅助实训教学的模式。根据在天津职业大学的实践与追踪调查,表明该模式可提高生产性实训装置利用率,提高学生收入,提高学生技能,且是对高职院校实训资源运营方式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并为同类实训资源运营管理模式的转换提供了实践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资源;运营方式;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71-02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依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而实训资源则是其实现实训教学的硬件与软件,包括设备、装置、仪器、仿真、程序及相应的实训指导文件[1]。利用实训资源实行实训教学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并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
实训资源从规划到建成,以及后续的管理与使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是一个涉及资金、规划、发展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建成后的实训资源能否获得相应的教学效益,以及如何运营、改进和整合,需要高职院校和财政部门在实训资源投用后仔细地总结[3]。然而,实训资源在建成验收合格后,鲜见有其运营方式的评估与报道。本文对天津市高职院校的部分已建成实训资源的运营方式和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对同类实训资源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实践支持。
一、调查方法与重点
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与近年资料查找的方法,对天津市二十余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其中文献资料主要是近三年的《天津教育年鉴》和公开发表的论文与部分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的立项与结题文件[4]。通过实地考察与对实训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访谈,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调查主要涉及工程类专业,所调查专业均有自己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装置。
调查的重点是实训资源承建时的立项目的、实训装置运营形式和实训效果。目的是为得出高职院校实训资源合理的运营方式,并提出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的有效运营模式。
二、调查内容
(一)实训资源立项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共调取了35份实训室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29份实训室建设立项书,并针对性地与部分实训室管理人员、实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调查发现,实训设施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一般包括仪器设备概况、建设的必要性、效益预测、风险分析、安装及使用条件、管理方案等内容。单从论证报告的内容上,几乎所有的实训装置都从教学、科研、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等角度详述了建设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而实训装置的安装及使用条件,管理方案等方面,一般也认为已具备或改善现有条件后可以很好地实施,同时所存在的风险是可规避的。实训建设立项书则更详尽地补充了论证报告,并把拟建实训设施的先进性作为考量指标。对服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乃至课时数都做了仔细的规划,并对使用安装与后续的维护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参与人员身上。就单一的立项书而言,可认为实训设施的建设是紧迫的、必要的,且在建成后,会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调查中同一建设单位不同装置的立项书,所配备的人员一般为同一批人,即很多教师先后或同时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立项,从而在人员配置上,不能保证项目后期的人员工作量的落实。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咨询了部分实训管理人员,并就其中的困惑与实训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得出,对学校而言,增加实训项目显然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实训资产的多少往往是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所以在有机会获得国家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时,高职院校一般会创造条件争取项目。同时,参与实训资源的立项与建设一般可认定为专业教师的工作量或科研业绩,因此对教师而言,也尽可能会参与到实训资源建设中去。然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为1∶25~1∶47,教师配置普遍处于严重短缺中。为申请到立项,往往所有的专业教师被罗列到项目执行名单上,这不仅不能很好地保证项目的实施,而且还会对实训资源的后期管理带来人员短缺的隐患。
(二)实训装置运营形式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实训中心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一般以系或院为中心构建;各专业实训装置使用相对独立。实训资源的使用大致方式为,教师制订实训计划并编制实训指导书;在学期初,实训计划被集中至实训管理部门,并由管理部门根据实训装置的情况安排实训时间,由教师和实训管理人员按既定程序实施教学。考虑到安全和教学人员短缺的情况,除教学外,实训室一般不对外开放。
为进一步了解实训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走访了部分参训学生和实训教师。受访学生认为,受装置台套数和指导教师数量的制约,一般实训方式为班级内分小组实训,即有的同学在实训,而更多的同学在等待。这样尽管实训的课时比较长,但接受实训的时间并不能完全满足掌握技能的要求。受访实训教师认为,由于缺少人手和资金,实训设施的维护、保养、检修以及耗材不能及时跟上,且在实训前,指导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训效果,这需要在实训设施建成后予以更好的重视。
三、调查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影响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人员和资金的短缺,这与文献[1]的结论是一致的。过高的师生比例与有限教师编制之间的矛盾,从项目立项开始已经显现。至于后期的维护、保养与实训准备的不足,则是这个问题深层次的表现。文献[5]在实训资源运营管理模式上提出来吸纳除社会上有经验人员和部分学生参与的观点,以期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受有限的教师编制和资金的制约,吸纳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方式并没有可操作性;而单纯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也难以很好地满足实训教学的计划、实施与评价,且由于勤工助学人员的流动性,更难以实现辅助实训指导人员技术的连续与衔接。
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科技社团对不同实训设施的运行、维修和保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由于实训装置的使用规则,学生在课外难以有接触实训设施的机会。部分实训指导教师则缺少合适的助手,需要花很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重复和简单的操作程序。因此,若能由指导教师与社团学生一起参与实训教学,一方面可减少指导教师的重复简单工作,一方面可使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的实训装置获得跨专业的实操技能。
(一)模式的实践
我们以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的纯净水装置、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教学计划为目标,由该装置的指导教师和“奇客思维”科技社团一起参与实训装置的运营与教学。课题组首先在设备管理部门申请试点,使管理部门允许该装置在教学计划外开放相关设施,然后指导教师从生产运行、设备制造、维护保养、质量控制和安全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培训,在考核合格后,社团的学生与指导教师一起,参与到实训教学和装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中去。
“奇客思维”科技社团是由包括化工工艺、化工设备、工业分析、安全技术、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社团学生专业的不同,可实现辅助实训团队具有跨专业的思维并实现技能的互补,而不同年级的组成,则能保证参与辅助实训教学学生团队的稳定和水平的传承。
(二)该模式的追踪与调查
课题组历时4年,跟踪由勤工助学组织和学生科技社团辅助实训指导教师实现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结果发现,采用本模式,两套实训装置的稳定开车率达100%,这与之前由于缺少维护与保养,实训设备只能做演示性教学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纯净水装置为例,其实训项目由仅有“生产过程实训”1项发展到包括“自动控制、无菌生产、水样分析、设备检修、安全生产”等5项,大大提高了实训装置的使用效率。
对参与辅助实训教学学生团队,因其在校期间的工作与专业紧密结合,且具备多个专业的技能,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问题处理能力。从学生的求职情况来看,其简历更能引起招聘单位的重视,其拥有的跨专业技能往往使学生获得了更广的职业提升空间。
四、结论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高职院校实训设施的教学效果不能完全满足掌握技能的要求,表现为设施维护、实训准备不足和学生接受实训时间过短,而这个问题在实训设施立项之初就已经显现。问题的核心是实训指导教师因编制等原因而造成了数量严重不足。
调查发现,学生科技社团对实训设施的应用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趣,但因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学生在课外没有接触实训设施的机会。由此,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科技社团辅助实训教师实现实训教学,一方面解决了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实训装置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使学生具有跨专业的技术技能,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创新意识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冰,崔永波.辽宁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情况调查与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9.
[2]吴加权.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状况调查[J].职业教育,2014,(6)下:38-40.
[3]王冰.刍议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流程式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38-40.
[4]王少杰,贾立军,刘炳光.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与探索[J].天津教科院学报,2012,(6):37-39.
[5]周天沛,代洪.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