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撒拉族“骆驼舞”的表演艺术特征

2016-05-30刘青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撒拉族艺术特征

刘青

【摘要】:撒拉族“骆驼舞”以它独特的风格特征、生活化的动作形态成为了撒拉族群众婚礼庆典仪式中的独有伉俪,广为群众喜闻乐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结合实际,分析了关于“骆驼舞”的表演艺术,从舞蹈起源与发展、艺术特征、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概述。

【关键词】:撒拉族;“骆驼舞”;艺术特征

一、撒拉族"骆驼舞”的起源与发展

(一)撒拉族概况

撒拉族坐落于祖国西北边陲,撒拉族是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嗣,唐朝时住在中原境内,从中亚地区迁移定居于甘肃循化县,自称为“撒拉尔”,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改名撒拉族。撒拉族承载着本民族的特色传统性舞蹈,聪慧睿智的撒拉族群众向来能将来源于生活中的劳作场景和日常生活转化为标志性的、有民族特色的歌舞仪式,如同“骆驼舞”就是为了营造热烈喜庆的婚礼庆典氛围中吸收归纳而来,“骆驼舞”舞蹈动作简单,甚至没有任何乐器伴奏,却彰显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文化。他们通常是边唱边跳,表达了撒拉族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形成了自娱自乐、随性而发的歌舞形式。

(二)“骆驼舞”起源

“骆驼舞”的起源据说是源于撒拉族历代的一个美丽传说,“骆驼泉的传说”,后经过日常生活的衍变与时代的磨砺,口口相传、着意身教,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骆驼舞”,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的特有舞蹈形态。骆驼舞的动作造型都不复杂,没有严格的队形,站位,动作,因为"骆驼”这一形象的局限性,导致表演者的每个动作都不是抽象的,全被化为了具象的表达,更加贴近生活。具象务实的舞蹈动作使舞蹈没有大悲大喜,也更加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

二、撒拉族"骆驼舞”表演艺术特征

(一)骆驼舞的动作特征

“骆驼舞”的表演者大都为群众艺人,日常时从事着各种工作,一旦遇有婚礼庆典便由组织者组织赶赴婚礼现场,为新人和参加婚礼的广大群众献艺。在舞蹈的同时,现场群众也都自发参与其中,以自身的、随性的舞蹈肢体语言表达喜悦的心情。“骆驼舞”既无任何乐器伴奏和音乐形式,也无怪诞、夸张的大幅度舞蹈动作,表演形式多为骆驼形态或是对礼仪形式的模仿,再结合对歌、对话、朗诵诗歌等形式综合呈现。

“骆驼舞”在舞蹈过程中主要是吸纳了少数民族群众带领驼队在迁徙过程中发现骆驼的各种体态和现实跋涉中借用各类物品克服困难的场景,将这些场景转换为舞蹈动作,简便、风趣,易被普通群众接收,也容易模仿动作随性而舞。舞蹈中还有将假扮的骆驼牵入场地的嬉闹场景,丰富了舞蹈的形式,大大增强了“骆驼舞”的群众性。但从舞蹈艺术角度出发,没有乐器和音乐伴奏,也无固定造型和动作标准,更无舞蹈流程和具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骆驼舞”的发展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容易造成片面化和不系统化。

“骆驼舞”的基本舞姿大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动作,但也有一些来自于宗教祈祷、图腾膜拜的形态动作,比如身体垂直站立,双手平抬至双耳,手心照腮,拇指绕耳垂的动作等。还有部分动作是双手遮掩双眼,头微俯、手并举、立掌心、行礼仪,通过这些动作也说明撒拉族民族是一个懂礼仪、讲规矩、重信仰的少数民族。舞动过程中动作平实而又不缺乏风趣,动作具体而又略显抽象,舞蹈虔诚平静而又清澈无浊,充分呈现出舞蹈起源时的历史背景和撒拉族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受的苦难,但却丝毫看不出其中悲苦的一面,反而聚焦出撒拉族民族的堅韧勇敢、勤劳善良的品质。

“骆驼舞”表演的形式近似于载歌载舞的形式,既有对白诗歌,也有歌曲舞蹈,这种形式为撒拉族婚庆典礼平添了欢声笑语和热列氛围,真实地反映了撒拉族群众在劳作和驼队迁徙时的真实生活场景。通过撒拉语的叙述来展开情节,有时在表演结束后,人们还会唱宴席曲,也配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跳,夸新郎英俊潇洒、学识渊博,夸新娘貌美如花、聪慧贤良,将整个庆典仪式推向了高潮。最后,在群众热情洋溢的祝福声中结束当晚的婚礼庆典仪式。

(二)骆驼舞"边舞边吟”的表演形式特征

“骆驼舞”在表演过程中,大家或是席地而坐,或是围成圆圈,人人都在参与着舞蹈和对白诗歌,并根据场景的不同转换随时调整舞蹈节奏,舞者既是舞者也是观众,情绪得以互相传递,场面十分热闹。

“骆驼舞”在表演过程中,大致需要持续2个小时左右,主要由舞蹈动作和对白诗歌组成,人物对白的形式主要由对话、独白、一问一答、一问群答等形式,内容也基本涵盖着撒拉族祖先在迁徙和民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艰辛和苦难,表演形式既是叙述也是追忆,更是一种传承和感恩。舞蹈的形式也是整个舞蹈表演中最有亮点的组成部分,在表演过程中,一般为四人组合表演,动作大多为手臂动作和走路动作为主,以模仿骆驼走路为基础,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反穿羊皮大衣,装扮骆驼。另外两人一人身着民族长袍,头戴白色箍巾,手里牵着骆驼,并在骆驼的褡裢里装载经书、水土等物。另一人则装扮为蒙古人,边唱边跳,主要负责向观众讲述民族先祖迁徙、繁衍民族过程中劳苦与艰辛。

三、骆驼舞的文化意义

从音乐艺术文化特性和符号特性看,作为仪式符号中的音乐一定有其意义功能。在音乐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都必然遵循特定的符号代码。各民族用"口哨”,"口簧”和不同的声音模拟或用"鼓”来传达信息以及生活中哼唱不同曲令的音调来表达此时的心情等等。在这种仪式的传达与接受中,双方是作为"局内人”依照共同的语意来传播和诠释仪式符号背后的意义的,同时也并不是完全使用单纯的语言符号,而是使用舞蹈(节奏、动作)的"内向所指”和"外向所指”(音乐律动)共同支持,共同完成。对于"骆驼舞”这一仪式行为来说,它必须是以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的文化圈中的局內人所共同接受的仪式模式为前提,并将特定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族习惯和民族宗教等因素紧密结合。因而,与单纯语言符号相比,这种仪式符号具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性,是只有"局内人”可以解读,而"局外人”却难解的"密码”。

今天,"骆驼舞”的表演形态虽然已在撒拉族民众的生活行为中渐趋消逝,但"骆驼”这一物态化的符号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撒拉族民众的内心中,其"骆驼”神性的精神却在撒拉族民众中流传,并将该事物作为一种物态化符号来永久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李松茂.撒拉族的来源及其历史[J].《历史教学》, 1986(02)

[2] 芈一之.试谈撒拉族的历史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82(01):114-118

[3] 马盛德,司马力.试谈撒拉族舞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3):36-39

[4] 马桂香.撒拉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舞蹈》, 2005:24-25

[5] 刘羽.浅论撒拉族骆驼戏的历史价值及其现状.《新西部月刊》,2009(3):116-116

[6] 蔡秀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民闻舞蹈的现状调查

[7].《青春岁月》, 2013(23)

猜你喜欢

撒拉族艺术特征
沿着丝绸之路行走:骆驼泉传说考察
青海撒拉族婚礼数字化建设对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撒拉族民歌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临夏回族自治州撒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撒拉族的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