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的轮回无常观
2016-05-30昂文卓玛
昂文卓玛
【摘要】:《红楼梦》的提材主线是爱情,但作者把这段原本凄美的爱情,放入了一个更为让人心动的提材——木石前盟。这样一来,爱情已不在是苍白的情爱,而是融合了“轮回”“因果”的浪漫。所以本文重点从佛教观中分析文中的“因果轮回”与“无常”。
【关键词】:佛教;因果轮回;无常
宗教的信仰对象是基于想象而形成的超脱于现实人间之外的彼岸世界。宗教本质上是基于虚构的信仰,而小说则是作家虚构的审美世界,通过艺术的变形和合理性想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升华。所以作家在小说中虚构出的世界与宗教信仰的超现实的世界无疑是相通的。《红楼梦》开篇就以“一僧一道”的故事,奠定了其宗教的美学基调。此后,无论花柳繁盛还是温柔富贵,统统都笼罩上了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而“因果轮回”、“无常”是全书的重要范畴。
一、因果轮回观
人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每个人的人生也都不一样,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追逐名禄,有的人追求平淡的生活。前一种人惧怕死亡;后者则无所求,平静地看待生死。何谓生,何谓死?
佛教的思想认为众生依善恶业因,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有如车轮般旋转不停地投生,这在佛教称为轮回,即六道轮回。人们把生死轮回与因果报应相联系。所谓因果说:“每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在因缘成熟后,它就产生‘果,这个果叫报应。”与道教的生死观不同的是,道教认为,人在死后会变成鬼,鬼也可以修行,记忆与修为都可以在死后绵延相续,即使选择重新投胎做人,也不会有所影响。而佛教的生死轮回会随着轮回齿轮的旋转所有的记忆和修为都已停止,所有的一切都会因“轮回”而重新开始,因此,生命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没有情感的重复,永无休止。但是,在轮回当中,轮回者虽然一直处在永无休止的无知状态,但有些东西是可以突破“轮回”的界限得以延续,这就是“因缘”和“果报”。
第一位将因果报应加以系统阐述的是东晋高僧慧远,他将“因果”报应扩大到了三生。而“三生石”就是由轮回概念而衍生出来的。“三生石”乃相传人在死后,穿过黄泉路,走过奈何桥,就会看到立在桥边的三生石,见证着人们往来的轮回。
《红楼梦》中,作者将整个故事架构交给了前世今生的因果轮回。文中林黛玉的前世,就是生长在三生石畔的一株仙草,不仅日饮神瑛侍者灌溉的甘露,而且受了天地的精华,得了雨露的滋润,修成正果之后,也尽得仙灵的气质。因此,轮回转世而生的林黛玉,天生一股灵秀的气韵,前世因与“三生石”为伴,时时与三生石共同守望来来往往的轮回者。但只因前世一段“还泪”的因,就将今生交给了眼泪。在整体构思上,作者吸收了佛教的轮回和因果的观念。《红楼梦》的提材主线是爱情,作者将这段原本就凄美的故事,放入了一个更为让人心动的提材--木石前盟 木与石的前缘,让宝玉初见黛玉时有了“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和“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会心一笑。这样一来,小说里的爱情不再是苍白的情爱,而是融合了“因果”、“轮回”的浪漫。此外,在现世中,在主体的“因果”之下,作者又设置了大量的复式层次的“因果”。比较典型的是四大家族的存亡与兴衰、巧姐的留余庆等。如在巧姐的留余庆中,凤姐偶尔对刘姥姥的济困扶贫,极乐阴德,得到了善报。不难看出后面巧姐的命运,必然与凤姐对刘姥姥的恩惠有关。另外四大家族的存亡兴衰也是小说的提材主线之一。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岂非奇轻,分离聚合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收尾·飞鸟各投林》)
这段对于兴衰史的述说也不仅仅是佛教所谓生死福祸,富贵贫贱都是报应之说,而且给人以“真幻”的交织感和“无常”的反思。在《红楼梦》中的“轮回”“因果”是全书的重要范畴,离开了“轮回”与“因果”全书的内容无从谈起。
二、无常观
无常,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佛教中的无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无常四边”--“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这在《红楼梦》文中第一回由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唱的“好了歌”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意思。无常其实无处不在文中也通过“乐极生悲”和“悲极生乐”的相互转换来感叹人生的无常。
《红楼梦》:“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涉佛主旨。佛教表现在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空”、“无常”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是现实人生,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佛教则传入了万法皆空,诸行无常的观念,如《红楼梦》中就浸润着浓郁的佛学思想,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红楼梦》中充盈着诸行无常,万法皆空的观点。第一回中石头听到一僧一道的高谈阔论之后,不觉打动凡心,也想入红尘,“在那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而僧道则憨笑曰:“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整部《红楼梦》就是围绕着这样一种诸行无常、万境空幻的理念而展开的。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说解也是佛教空观的形象再现。卒章当甄士隐再遇一僧一道,僧道告诉甄士隐,入过红尘的宝玉已经回来,将其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将大观园里的一幕幕活剧全部包容于这石头入红尘而最终回归于石的轮回之中,亦即整部《红楼梦》就是以佛学空幻无常的理念为基本构架的亦佛教中聚际必散的无常观在这里体现淋淋尽职。
三、《红楼梦》中的轮回无常观对世人的影响
《红楼梦》在诸多的情节设置上,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对宗教精神加以表述。较为直观的表述,就是以“因果”报应为核心的情节。由此看出,《红楼梦》是极其重因缘果报的,但却不入恶俗的“善于善报,恶有恶报”的桎梏。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红楼梦》的无常观看出人生百态。
人的一生有时风云变幻,坎坷不定;有时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所以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结果也并不是都像人们预料的那样。
所以我们要保持生不是喜,死不是忧的心态,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痛苦, 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名与利,正确地把握人生中的点滴。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仅仅是“忽然而已”,一切的音符便戛然而止,一切的构想、激情、生命都成灰烬。所以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遐想,挥霍。因此我们要正确的面对人生。
四、结语
《红楼梦》在主旨、表述与内容上,都体现了浓厚的宗教精神。这种宗教精神对于小说的影响是十分透彻而且全面的。这在一方面体现了宗教对于小说中人物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和《红楼梦》本身对于宗教精神的情愫。本文以《红楼梦》中的木石盟约为开端浅析了佛教中所信奉的一切皆有因果报应之说,又从佛教的无常观来理解《红楼梦》中的结尾飞鸟各投林。通过这部小说的教化功能,导引我们时刻活在当下,因无常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不被过于执着世间万物。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周群. 宗教與文学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12月。
[3]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堪布慈城罗珠.慧灯之光 [M]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4 年。
[6]麻天祥.中国人的生死观[J]中国政法大學学报,2011年第6期。
[7]王剑锋.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