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2016-05-30刘学龙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习题新课程

刘学龙

【摘要】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在小学教学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如何让数学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练习设计追求趣味性,强调针对性,融入现实性,注重开放性。

【关键词】练习设计有效性

在现在日常数学教学当中,实施新课程一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数学授课时,课堂变成了热闹的场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教学方式都在变化,但是练习课却十分冷清。一些老师在练习课上依然进行着机械训练,追求数量,认为题海之中学生一定可以学会、学通,没有注重做题的质量;一些老师则是按照课本上的习题顺序,做一题讲一题,学懂了再进行下一题;一些老师更为直接,直接讲评之前留下的作业。老师们教得没劲,学生们学得也没意思。新课改中使用的新教材,在使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对一些知识的练习题设计量不是很够、缺乏对重点的针对性、跳跃性很大,因此一些老师在使用这些题目的时候随意性很强,缺乏分析和选择,使得练习可得效果不明显,没有起到作用,因此,对练习课有效性的探究很有必要。

一、练习课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行为和新课程理念不符

从现在练习课的设计上来看,存在着教学行为和新课程理念不符、课程的改革和追求教学质量表里不一的问题。我们的数学练习课教学中,練习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大部分老师的练习设计只是在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不关心学生的思维练习。像练习数量设计过多,使学生只在忙于做题,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大大减弱了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

2、练习课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新课程的教学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来制定教学目的,这样比较容易进行掌握,练习课的目的由教师自己编写,很难把握具体的定位,达标的程度更是没有保证,更多的时候教师依靠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和在家庭作业上出现的问题情况来编写,只是在解决一些问题,练习课上的重点、难点都是跟着感觉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目的也过宽、范围过大、重点难点不突出,不能满足《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的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内容,如果练习课的目的模糊,那么一定会导致练习课的有效性降低。

3、练习课上练习内容随意化

因为老师对练习课没有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在操作方面的指引,所以练习课上的练习内容随意性很大:首先,没有按教学目的有效制定练习的内容。很多时候学生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一道一道地做题,老师只是布置习题,没有去研究书上习题的设计功能是什么,练习课的突破点是什么。其次,就是模仿的内容太多,思考性不够。学生在一些知识的掌握上是需要一定数量的模仿练习,但是过量的重复练习,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引起学生们去积极思考,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最后,练习的知识跨度大,没有层次感。在设计练习内容时,没有做到循序渐进而是想一步到位,增加了练习的难度,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练习设计追求趣味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追求趣味性原则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题型可以有口头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在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集体练习,还可以有独立练习,当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练习,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如学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可组织学生做“龟兔赛跑”的游戏。游戏两人一组,在地上(或硬纸板)画一条有20级石级的大路,在路尽头画一棵大树,一人手持乌龟卡片代表乌龟,一人手持兔子卡片代表兔子;准备20张扑克牌(A、2、3……10各2张);每人摸出两张牌,谁摸出的两张牌的数字的和大,谁就往前走一步,如果一样大,两人都不走,看谁最先跑到大树下。

三、练习设计融入现实性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任务之一。传统的数学习题是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因而拉大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造成设计的问题离学生太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甚至设计问题的情境是人为编造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感到枯燥乏味。显然有悖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的基本理念所提出的要求。例1.小越为全家买了3张参观动物园的票,价格最低的一张为3元钱,价格最高的一张为5元钱,下列哪一个可能是3张票的总价钱?①8元②9元③13元④15元例2.今天我看见有4辆轿车停在仙居宾馆,每辆车走出了5位客人。现在宾馆要安排他们住宿,如果每个房间安排3位客人,那么至少需要安排几个房间?由此可见,练习设计要扩大视野,加强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化学科的途径和方法,密切知识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与“生活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练习设计注重开放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增强练习的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紧密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自觉运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练习设计。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重视操作性、实践性练习,循序渐进,注意练习坡度,因材施教,努力使练习新颖有趣。内容丰富而有系统性,形式多样,才能有效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习题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